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研究

2021-08-02 15:54:56馮浩朱美榮何思炫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12期

馮浩 朱美榮 何思炫

摘要:構建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耦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與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并探索兩大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結果表明,2009—2019年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農業保險的發展受政策的影響較大,呈現較大的波動;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的耦合度較高,說明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大;但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維持在0.73~0.80之間,整體耦合協調度呈現出中級協調水平,耦合協調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農業保險;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F840.66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12-0222-07

收稿日期:2021-03-29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編號:2572019BM01);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編號:202010225001);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項目(編號:18JYC256)。

作者簡介:馮 浩(2000—),男,江蘇鹽城人,主要從事農業保險與農戶行為研究。E-mail:13812562667@163.com。

通信作者:朱美榮,博士,講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E-mail:heuzhumeirong@163.com。

早在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提出要構建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保駕護航。近年來農業保險的業務范圍、保險的規模不斷拓展,2020年我國成立農業再保險公司,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隨著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快速發展,農業保險業將面臨諸多新的挑戰,迫切需要依托新型農業業態,進一步探索從“小農險”向“大農險”的跨越。近年來由于重大自然災害頻發,導致農業保險保費持續上升,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致使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協調性降低,農業保險對于農業高質量的支持力度降低[1]。為此,探究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耦合互動關系,探索實現二者協調發展的機制,對于實現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1 文獻回顧

回顧相關文獻研究,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中,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存在的問題、實現路徑等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張露等認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從本質上來說是要實現農業的“保質”“高效”“減量”“增收”[2]。謝艷樂等指出農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應進一步加強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3]。劉濤等認為由于農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農產品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差異以及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導致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地區間的結構性差異[4]。學者們對農業保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業保險體系的構建、農業保險對農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的效果等方面。郭江華等從農業保險需求、供給以及補貼3個維度探討構建農業保險體系的思路[5]。馮儉等利用元回歸方法分析農業保險需求影響因素以及財政補貼效益對需求的影響程度[6]。李燕等通過實證方法檢驗了農業保險對農業綠色生產率的促進作用[7]。張弛等認為從長期來看隨著糧食保險保障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保險將對農戶農藥施用量的減少產生積極影響[8]。何榮勛提出農產品應加大對戰略農產品、農業供應鏈、農業新業態的風險保障[9]。王丹丹研究發現農業保險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有顯著正效應且高質量新型城鎮化區域農業保險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程度最大[10]。

隨著農業保險體系的不斷完善,農業保險的經濟補償作用、資金融通作用等功能也將在農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現有研究中學者對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內在耦合協調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研究以安徽省為例,通過構建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探索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對比分析安徽省各個時期農業發展的滯后因素,深入分析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各個時期的耦合協調關系,對二者協調共進、相互促進發展提出建議。

2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機制

2.1 農業保險是有效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強調要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支農領域的重要作用,但實踐中農業保險仍是金融支農的薄弱環節。農業保險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金融保障,在風險分散、增加農民收入、緩解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業保險可有效分散農業生產風險,降低農民遭受自然風險的損失,將風險帶來的財產損失通過農業保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有效地緩解了農戶遭受自然災害的損失程度,通過這一事后補償機制,充分發揮穩定農業生產安全、保障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重要作用。農業保險在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同時,還有助于農戶對生產經營保持良好穩定的預期,有助于促進農民生產投入的增加,促進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以及農業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從而有利于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2.2 農業高質量發展支撐三農領域的保險創新發展

隨著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農業智慧化、數字化程度不斷上升,借助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也有利于保險行業運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災害進行遠程查勘和遠程驗標,精準定位災害發生的地理位置以及受損情況,降低了農業保險查勘定損成本,特別是對一些農業保險標的較為偏遠的地區,能夠大大提高農業保險的理賠效率和準確率,保障農民的收入,有效推動農業保險向更大范圍擴展。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提升農戶風險意識的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農業高質量發展對于農民生產意識和經營意識具備聯動效應,促進完善農業保險市場結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較為全面的發展,在實現實體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聯動拉動農民思想的升級,對于農業保險涉及到的種類和方面有所補充。在擴容農業保險橫向類別的同時,縱向推動項目保險內容的規范化與具體化。

3 材料與方法

3.1 研究區域概況

安徽省近海臨江,氣候條件適宜,農業資源豐富,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省之一,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畜禽生產基地,2020年安徽省糧食生產實現連續17年豐收,總產量達到 4 019萬t,總量居全國第五位。但安徽省也是我國南方地區洪澇災害、病蟲害等多發地區,農業生產面臨著較大的自然風險,因此農業保險的發展和完善對于安徽省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安徽省農業保險支農能力顯著提升,三大主糧農業保險覆蓋率保持在90%左右,特色種植、養殖業農業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特色農產品保險占農業保險總額的比重顯著提升,農業保險深度、農業保險密度均得到顯著提升。自2019年開始,花生、芝麻、馬鈴薯等農作物相繼納入補貼范圍,育肥豬保險試點范圍也進一步擴大。目前安徽省農業保險已經實現全省覆蓋并且大宗農作物參保面積實現過億畝(1畝=667 m2),農業保險在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助力農戶脫貧、助推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2 數據來源

本研究根據安徽省農業保險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狀況,以2009—2019年安徽省的相關數據為基礎,探索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研究數據主要來自2009—2019年的《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保險年鑒》《安徽統計年鑒》等,缺失數據運用指數平滑法計算得到。

3.3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IQ系統)耦合協調度模型構建

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模型的指標體系構建在參考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情況、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及可得性等,按照系統性、可比性、可行性、科學性等原則進行指標選取,分別構建農業保險子系統(I)指標體系、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Q)指標體系。農業保險子系統指標體系從發展規模、實施效率、保險結構、可持續性4個維度進行測度,共選取10個指標。其中農業保險子系統發展規模通過農業保險保費的收入與支出2個方面測度;農業保險的實施效率通過農業保險的收入深度、支出深度、收入密度、支出密度4個方面測度,農業保險的收入深度通過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總額與農林牧漁總產值相除得到,農業保險的支出深度通過農業保險的賠付支出總額與農林牧漁總產值相除得到,農業保險的收入密度通過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總額與當年鄉村人口總數相除得到,農業保險的支出密度通過農業保險的賠付支出總額與當前鄉村人口總數相除得到。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指標體系從生產效率、社會效益、綠色發展和產業融合4個維度進行測度,共選取10個指標[11-13]。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IQ系統)耦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3.4 IQ系統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

3.4.1 指標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為了進一步消除由于指標量綱不同而導致的評價結果誤差,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設評價對象的數量用m表示,評價指標的數量用n表示,xij代表第i個評價對象的第j個評價指標的取值,其中(i=1,…,m;j=1,…,n),分別對指標體系中的正向指標與負向指標的標準化處理如下:

無量綱化正向指標標準化公式為:

yij=xij-min1≤i≤mxijmax1≤i≤mxij-min1≤i≤mxij。

無量綱化負向指標標準化公式為:

yij=max1≤i≤mxij-xijmax1≤i≤mxij-min1≤i≤mxij。

3.4.2 指標權重確定 運用熵值法對農業保險子系統、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分別進行指標權重的確定,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①計算指標熵值。根據熵值計算公式,令zj為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值,則有:

eij=yij∑ni=1yij;

zj=1lnm∑mi=1eijlneij

其中,yij為標準化處理后的指標值,當eij=0時,令eijlneij=0。

②計算第j個評價指標權重。設wj為指標j的熵權值,即指標j的權重,則有:

ωj=1-zjn-∑nj=1zj。

式中,0≤ωj≤1,且滿足∑nj=1ωj=1。

3.4.3 IQ系統耦合協調度測算 對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的測度包括對農業保險子系統內部的協調度測算、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的協調度測算以及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之間的整體協調度測算、整體耦合度測算。

①子系統內部協調度。定義子系統指標值為xij(i=1,2;j=1,2,…,n),序參量為xj=(x1j,x2j,x3j)T,序參量的有序度為Rij,當Rij=xij-minxijmaxxij-minxij時具有正向影響,當Rij=maxxij-xijmaxxij-minxij時具有負向影響(maxxij、minxij分別表示子系統穩定狀態下的指標的限值),則子系統內部協調度為:

Ui=∑ni=1Rijωj。

其中,Ui=Ii,Qi∈[0,1](Ii、Qi分別為農業保險子系統、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的內部協調度),子系統內部的協調度綜合反映了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內部協調度的取值越接近1,說明內部協調度對子系統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越高。

③IQ系統耦合度。根據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發展水平、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發展水平計算系統耦合度為:

Ci=IiQi[(Ii+Qi)/2]21/2。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耦合度Ci取值范圍介于0~1之間,Ci的取值越接近于1,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度越大,整體系統越趨近于有序結構;當Ci的取值越接近于0,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2個子系統之間耦合度越小,整體系統趨近于無序狀態[14]。

④IQ系統協調度。根據農業保險子系統內部協調度、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協調度以及系統耦合度,通過線性加權計算系統協調度Ti為:

Ti=α(γIi+δQi)+βCi。

其中,α、β分別表示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內部2個子系統協調度以及系統耦合度的重要程度。本研究認為子系統內部協調度與系統耦合度同樣重要,因此設定α=β=1/2。γ、δ分別表示農業保險子系統、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在IQ系統中的重要程度,本研究認為二者同等重要,因此設定 γ=δ=1/2。IQ系統的協調度介于0~1之間,協調度越接近于1,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越協調。

⑤IQ系統耦合協調度。由于耦合度模型主要反映不同系統之間的耦合關系,但是耦合度的高低不能直觀地反映出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程度,2個系統的不同發展程度的組合有可能會得到相同的耦合度。如果僅僅依靠耦合度模型直接得出2個系統的耦合程度,有可能會出現與現實相違背的情況。因此根據安徽省IQ系統耦合度、IQ系統協調度,計算得到IQ系統的耦合協調度Di為:

Di=Ci×Ti。

參照文獻[10-12]的相關研究,確定IQ系統耦合協調度的等級劃分標準如表2所示。

4 結果與分析

4.1 IQ系統耦合協調度實證結果

運用熵權法得到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關系評價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計算得到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內部協調度、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協調度、IQ系統協調度、IQ系統耦合度以及IQ系統耦合協調度如表3所示。根據表2中IQ系統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對安徽省IQ系統耦合協調關系進行判定(表3)。

4.2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協調度分析

根據表3中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的內部協調度,繪制子系統內部協調度變動趨勢圖(圖1)。從圖1可以看出,安徽省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協調度總體上呈現波動上升趨勢。

從農業保險子系統內部協調度來看,2009—2011年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是由于安徽省自2008年7月份開始全面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以農民的自主自愿投保為前提,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業保險領域的支農作用,政府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力度增大,保險覆蓋范圍增加、農業保險理賠兌付率上升,但由于存在農業保險經營水平粗放、農業保險承保手續不健全、保險勘查定損理賠程序不規范等問題,影響了農業保險整體的發展水平。2011—2013年呈上升趨勢,安徽省通過不斷創新農業保險發展模式,規范農業保險行業規范,到2011年農業保險機構的經營基本穩定,在養殖業農業保險領域逐步形成了“保險公司+地方政府”的保險支農模式,2011年安徽省部分地區遭受旱澇災害,通過提取巨災風險準備金有效保障了廣大種植戶的收入。2013年底安徽省農業保險大宗農作物保險覆蓋率基本達到飽和狀態,為更好地提高農業保險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程度,提高農業保險的針對性與差異性,安徽省對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進行了改革,探索特色農業保險共保模式,因此2014年農業保險子系統呈現出較低的內部協調度。2014年到2016年為安徽省農業保險的快速發展時期,農業保險內部子系統協調度呈現上升趨勢,2014年安徽省大宗農作物承保面積超過1億畝,同時試點進行農業保險綜合改革,農業保險服務網絡不斷擴展,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農業保險全覆蓋的省份。2017年安徽省為更好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保險在災后農業生產能力恢復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業保險創新、拓展農業保險的保障領域,構建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農業保險協同發展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因此自2017年以來農業保險子系統內部協調度雖然有所下降,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從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內部協調度來看,2009年安徽省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困難,農民轉移就業壓力大,農業自然災害加重、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等不利因素,使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處于較低的內部協調度水平。2009—2019年子系統內部協調度呈現平穩上升趨勢,這是由于隨著我國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特別是2016年農業部印發《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將安徽省列入試點對象大力補貼安徽農業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安徽省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農業土地產出率不斷提高,再加上安徽省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水平不斷提升。

4.3 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耦合協調度分析

根據表3得到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耦合度、協調度以及耦合協調度變動趨勢(圖2)。從圖2可以看出,2009—2019年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度較高,處于高度耦合階段,且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較強的相互作用。但是從子系統之間的協調度來看,協調度水平處于0.556 2~0.645 0之間,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良性耦合程度處于中等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從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整體來看,耦合協調度呈平穩上升趨勢,2009—2015年處于中級協調階段,2016年、2018年處于良好協調階段,2017、2019年系統耦合協調度處于中級協調階段,農業高質量系統與農業保險系統相互作用效果良好,說明農業保險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較強,農業保險子系統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子系統之間長期處于良好的耦合協同發展關系,子系統協調程度和水平不斷上升。

2008年財政部確定安徽省成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省份之一,安徽省農業保險進入全面發展階段。2009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被納入民生工程,承保面積達到480萬hm2,是2008年承保面積的4.4倍,農業保險在農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日益提升。2011年安徽省農業發展又遭受到了60年一遇的秋冬春3季連旱的自然災害、旱澇急轉的局面,安徽省財政安排2.71億元支持抗災生產,保障了農業的豐產豐收。因此在2009—2011年這段期間農業高質量發展滯后于農業保險的發展,表明農業高質量發展對農業保險的促進作用要小于農業保險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作用。2011—2013年,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穩步提升,處于中級協調階段,說明該階段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這個階段安徽省大宗農作物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逐年增長并于2013年突破億元大關,農業保險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作用顯著;與此同時安徽省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7 400億元,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7%,26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運用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高質量發展也有效地促進了農業保險的快速發展。2013—2015年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雖然保持中級協調水平,但耦合協調度呈一定的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2014年隨著安徽省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發展壯大,政策性保險難以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障需求,因此為了在政策性農業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2015年安徽省在進一步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礎上,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加商業保險的模式試點,推動六大農作物保險全部覆蓋直接物化成本,逐步發展成為安徽省第二大財產保險險種。因此2014—2015年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處于磨合階段,因此在這段時間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呈現略微下降趨勢。2016—2019年安徽省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呈上升趨勢,說明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協調程度不斷提升,相互促進的效果更加顯著。這主要是由于2016年安徽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出臺商業性農業保險發展的相關細則,有效地促進了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風險抵御能力,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度達到良好協調階段。2017—2019開始安徽省不斷創新保險產品、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質量,對玉米、大豆2種農產品推行目標價格保險,有效地保障了農民的收入,同時積極推廣特色農業商業性保險,全力推動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2019年安徽省綠色優質農產品進一步增加,有效“三品一標”農產品超過7 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900多家,新增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1家,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耦合協調作用進一步提升,逐步向良好協調階段邁進。

5 對策與建議

2009—2019年安徽省農業高質量綜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農業保險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系統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促互進的效果。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綠色發展、產業融合發展對農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安徽省農業保險的綜合發展水平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是發展不夠穩定,受農業保險政策的影響較大。從總體上看,農業保險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具備較高的推動作用,農業高質量發展帶動了農業保險需求的全面提升。農業保險對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應當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對于農業高質量的促進作用,加快農業系統內部各項機制的全面提升。

5.1 提升農業保險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能力、服務能力

進一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在用足用好中央財政補貼政策的同時,針對安徽省農業自然災害的特點,建立農業大災保險儲備基金,提高省財政資金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降低農戶投保的資金成本,并由多部門協同推進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在保障主糧作物保險覆蓋率達到90%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特色農產品的保險覆蓋范圍。在擴大保險覆蓋面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農業保險的有機銜接方式,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進一步激發農業保險的市場活力,創新農業保險產品。

5.2 持續加強對農業保險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并完善政府對于農業保險市場的監管職能。完善市場監管機制,構建一套公正、透明、合理的農業保險市場運作體系,確保農業保險系統的正常運作并具備一定的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同時明確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農業保險的市場邊界,建立完善的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提升農業風險的預警與防控能力[15]。

5.3 注重農業高質量體系建設與水平維護

不斷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園發展水平,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同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對農業經營主體的科學培訓,高效開展農業綠色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貢獻率,提高農業廢棄物的全量化利用水平。要積極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聯動機制,加快農業與二三產業的協同發展,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產品附加值。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的推進,為農業保險核保、理賠提供重要的支撐,降低農業保險的核保成本,提升農業保險的理賠效率。

參考文獻:

[1]邵全權,郭夢瑩. 發展農業保險能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嗎?[J]. 經濟學動態,2020(2):90-102.

[2]張 露,羅必良. 中國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本質規定與策略選擇[J]. 天津社會科學,2020(5):84-92.

[3]謝艷樂,祁春節. 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聯動的機理及對策[J]. 中州學刊,2020(2):33-37.

[4]劉 濤,李繼霞,霍靜娟. 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空格局與影響因素[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0,34(10):1-8.

[5]郭江華,齊灶娥. 鄉村振興戰略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內涵與構建[J]. 農業經濟,2020(11):111-112.

[6]馮 儉,張立明,王向楠. 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及財政補貼調節效應的元分析[J]. 宏觀經濟研究,2012(1):60-66.

[7]李 燕,成德寧,李朋.農業保險促進了農業綠色生產率提高嗎?[J]. 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8(6):101-108.

[8]張 馳,呂開宇,程曉宇. 農業保險會影響農戶農藥施用嗎?——來自4省糧農的生產證據[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9,24(6):184-194.

[9]何榮勛. 全力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為上海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J]. 上海農村經濟,2020(7):7-10.

[10]王丹丹. 山東省新型城鎮化中農業保險對農業經濟的影響研究[D]. 青島:青島大學,2018.

[11]呂開宇,李春肖,張崇尚.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地區農業保險發展水平分析——來自2008—2013年中國省級層面的數據[J]. 農業技術經濟,2016(3):4-15.

[12]辛 嶺,安曉寧. 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與測度分析[J]. 經濟縱橫,2019(5):109-118.

[13]黃修杰,蔡 勛,儲霞玲,等. 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評估[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4):124-133.

[14]黃 靜,余國新,胡殿毅. 農業現代化與農業保險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新疆為例[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9,40(2):197-205.

[15]董曉朗. 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J]. 中國金融,2020(13):7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老色鬼欧美精品|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精品福利网| 国产乱论视频| 99资源在线|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熟女视频91| 亚洲免费三区| 婷婷六月综合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色婷婷丁香|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内毛片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1024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h| 一级片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黄网在线| 在线国产三级| 欧美另类第一页|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毛片视频网| 亚洲成人播放|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18|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国产精品性|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国产不卡网|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亚洲va视频|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中文字幕66页| 亚洲一区网站| 亚洲va视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91亚洲精品第一| 99草精品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婷婷午夜影院|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