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靜 陳莘桃 莫冬妮 吳竹杰 馬俐 黃莉婷 劉英
認知衰弱是指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儲備降低(除外癡呆),同時存在軀體衰弱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目前已被認為是衰弱的一種亞型[1]。已有研究指出,衰弱增加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全因死亡率,使其服用藥物的依從性降低、功能狀態下降,且與老年高血壓病人嚴重跌倒風險相關[2];認知功能障礙影響老年高血壓病人的生命質量,對老年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并發癥的出現[3]。但目前尚無老年高血壓與認知衰弱之間關系的研究。本研究通過調查老年高血壓病人認知衰弱的患病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老年高血壓合并認知衰弱的早期識別、干預提供依據。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10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壓病人10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例,女62例,年齡65~94歲,平均(75.76±8.36)歲。依據Fried標準[4]及MMSE將病人分為認知衰弱組和非認知衰弱組。認知衰弱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80.92±8.80)歲;非認知衰弱組80例,男30例,女50例,平均年齡(74.08±7.50)歲。納入標準:(1)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 次測量血壓,SBP≥140 mmHg和(或) DBP≥90 mmHg 診斷為高血壓; SBP≥140 mmHg 和DBP<90 mmHg 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或有明確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雖然血壓<140/90 mmHg,也診斷為高血壓;(2)愿意參加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繼發性高血壓;(2)合并急性心腦血管事件者;(3)嚴重視、聽力障礙病人;(4)癡呆病人。本研究所有入選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19-018-01)。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對所有入選病人詢問病史,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吸煙史、飲酒史,測量身高、體質量并計算BMI。詳細詢問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壓(病程、既往最高血壓等)、T2DM、COPD、慢性腎臟病、腦梗死、CHD、心房顫動、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本研究吸煙史定義為>20支/d,連續>6個月者,不考慮總吸煙量及戒煙情況;飲酒史定義為飲酒>20 g/d,連續>6個月者。基礎疾病診斷主要依據病人的病史及目前各疾病相應的診斷標準。
1.2.2 老年綜合評估:(1)衰弱的評估使用Fried標準[9],包括體質量下降、行走時間、握力、體力活動、疲乏5條內容,具備其中3條及以上被診斷為衰弱綜合征;不足3條為衰弱前期;0條為無衰弱健康老人。(2)認知功能的評估使用MMSE,共30 道問題,內容涉及6個方面,包括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回憶力以及語言能力,總分30分。MMSE的評分標準:結合病人受教育程度,文盲≤17 分、小學程度≤20 分、中學程度或以上≤24分診斷為認知功能障礙。(3)營養狀態評估使用微型營養評估量表(MNA),總分30分。MNA評分標準:總分≥24分為營養狀況良好,總分17~23.5分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總分<17分為營養不良。(4)焦慮及抑郁評估使用宗氏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SAS及SDS),2個量表各自總分<50分為正常,≥50分為存在焦慮或抑郁。(5)睡眠評估使用阿森斯睡眠評估量表(AIS),AIS評分標準:<4分為無睡眠障礙、4~6分為可疑失眠,>6分為存在失眠。
1.3 相關指標定義 多重用藥:目前使用藥物≥5種。慢性疼痛:在過去的1年里,病人經歷持續超過1個月的頭部、肩頸、腰背四肢的疼痛。慢性便秘:近6個月有反復發作的便秘。跌倒:近1年內發生過跌倒或撞到其他物體(墻壁、椅子)。認知衰弱:同時存在衰弱及認知功能障礙。

2.1 2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 106例老年高血壓病人中合并認知衰弱者26例,占24.5%。與非認知衰弱組比較,認知衰弱組年齡更大,3級高血壓更多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n,%)
2.2 2組老年綜合評估結果及基礎疾病的比較 與非認知衰弱組相比,認知衰弱組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不良風險、跌倒、慢性疼痛、多重用藥、合并T2DM、合并CHD及合并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比例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基礎疾病的比較(n,%)
2.3 老年高血壓病人合并認知衰弱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項目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后發現年齡(OR=7.828,95%CI:1.558~39.321,P=0.012)、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不良風險(OR=20.364,95%CI:2.807~65.387,P=0.001)、慢性腎臟病(OR=5.699,95%CI:1.172~27.716,P=0.031)是老年高血壓病人合并認知衰弱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見表3。

表3 認知衰弱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由于評估方法的差異,國內外研究得出的有關住院老年人認知衰弱的患病率為10.7%~25.4%[5-6]。本研究結果顯示,住院老年高血壓病人認知衰弱的患病率為24.5%。王凌霄等[5]以住院共病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發現認知衰弱的患病率為25.4%,認知衰弱組高血壓的患病率達66.5%,高于非認知衰弱組(5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壓認知衰弱組年齡大于非認知衰弱組,且隨著年齡增長認知衰弱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這是因為高血壓、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衰弱都好發于老年人群,且都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7]。另外,老年高血壓認知衰弱組3級高血壓的比例明顯高于非認知衰弱組(P=0.006),這可能與高血壓本身就是衰弱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且高血壓程度越高,認知障礙越嚴重相關[8]。
本文結果顯示,高血壓合并認知衰弱組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不良風險、跌倒、多重用藥、慢性疼痛、T2DM、CHD、慢性腎臟病多于非認知衰弱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有研究證實,慢性病或老年綜合征是衰弱老年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9]。慢性病或老年綜合征與高血壓共存的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患病率明顯高于非共病者。慢病共存的老年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后會影響日常護理實踐,從而導致疾病管理不善,影響服藥依從性,并最終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10]。因此對于多病共存的老年人進行慢病的規范化管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進一步發現年齡、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不良風險、慢性腎臟病是老年高血壓合并認知衰弱的獨立影響因素。有研究證實營養不良和營養不良風險都與明顯增加的衰弱風險有關[11]。這是因為這2種情況有許多共同的病理生理途徑,以及共同的社會人口學、體力和認知風險因素。此外營養不良還加劇了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質量和力量的下降,而這兩者都可能導致衰弱[14]。一項7個國家的研究顯示,營養不良與65歲以上人群患癡呆癥的可能性更高有關[12]。這也進一步證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人群中的營養不良相關,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以上提示我們應對同時存在認知衰弱和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良風險的老年人進行早期干預,以防未來的殘疾和其他的不良健康后果。衰弱在腎病所有階段的病人中都非常普遍[13]。同時慢性腎臟病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癡呆的最強危險因素之一[14]。本研究也發現慢性腎臟病是老年高血壓病人發生認知衰弱的獨立相關因素。提示應對所有慢性腎臟病病人行衰弱及認知功能狀態篩查,并經常重新評估,努力識別慢性腎臟病病人衰弱及認知功能障礙,以降低發病率、死亡率。
當老年高血壓病人伴有慢性腎臟病且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良風險時,需要第一時間進行衰弱及認知功能的評估;同時,臨床上應該通過積極加強老年病人的營養,改善腎功能等措施來預防老年高血壓病人認知衰弱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