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幼兒園 徐明宏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投入了極大的關注,尤其關注現代家庭生活方式對幼兒健康的影響。
福祿貝爾曾經說過:“家長給幼兒創造了生活的第一個環境,父母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幼兒教育態度會直接影響幼兒身體健康。”由此可見,現代家庭生活方式對幼兒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有些孩子挑食,不吃動物內臟、肥肉,甚至連肉都不吃,更不喜歡吃蔬菜,如果家長不注意及時調整食物結構,不僅影響幼兒生長發育,而且會使幼兒抵抗力也降低,容易得病。另外,中國人的飲食重油、重料、多煎炸,為兒童制作的食物在色、香、味上用足了心思,在飲食習慣方面更傾向于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而食物的營養價值往往成為其次考慮的因素。因此,越來越多的“小胖子”出現在我們身邊。除此之外,電視、計算機、游戲機的普及使幼兒減少了與大自然的接觸和鍛煉身體的機會,長此以往,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另外,不可見的電磁波射線對人眼有一定損害,會影響兒童的視力。
陳鶴琴先生曾指出:“父母對幼兒的教養態度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要注意自己對幼兒的教養態度。一般來說,父母們都視孩子為掌上明珠而關懷備至,孩子想要什么只要不太過分父母就會盡全力滿足他們,殊不知這樣的滿足使得有的幼兒成為家中的“小霸王”,指揮與決定整個家庭的動向,幾個成人圍繞著孩子團團轉,百依百順,孩子為所欲為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任性、霸道等行為。
另外,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顧孩子的興趣與感受盲目要求孩子上興趣班、找家教,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導致現代家庭生活方式改變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家庭內部環境和家庭的外部環境。家庭內部環境的構成主要有家庭的結構、家庭的氛圍、家庭內部的成員等等;家庭外部的環境主要包括家庭社會地位、家庭居住環境、家庭活動場所等等。下面我們將以家庭內部成員以及家庭外部居住環境進行分析探討。
陳鶴琴先生曾經指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對幼兒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處理得好,對孩子的成長會起促進作用;反之,孩子則成長緩慢,甚至不能成才。”因此,家庭對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當問及一個人生活方式形成的緣由時,父母的關系是最常被涉及的,如一個家庭中的男孩,如果其父不稱職,父母經常發生沖突,這個男孩的社會化很可能會發生問題;反過來,母親是個很能干的,會教育的,男孩也可能發展得很好。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所生活的環境對他的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從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發:良好的生活環境非常有益于幼兒健康成長。我們發現,許多家庭住的都是高層居民樓,所以兒童的活動空間大多限制在室內,活動量相對減少。當人們改變生活方式時,環境也被相應地改變。有些生態因素的改變是不利或有損健康的,如污染、砍伐森林等。值得注意的是,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又會反作用于人類本身,危害人們的健康,對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影響更大,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家庭的居住環境是導致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而生活方式的改變將衍生出不同的健康問題。
保持個人衛生不僅有益于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而且是個人良好修養的體現,更是人類文明程度的反映。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我們可以試一試這樣的方法:在家里,可以通過一些清潔活動來促進兒童的清潔行為,比如,家長讓兒童每周給自己的洋娃娃或其他最愛的玩具洗一次澡,如果家里沒有清洗玩具的水槽,我們可以給兒童提供一個塑料澡盆;孩子們都很喜歡玩水,我們也可以讓他們清洗洋娃娃的衣服,這樣也為跟他們討論清潔衛生以及如何使人們保持健康、遠離疾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
對于兒童而言,生活的規律性主要體現在保證睡眠時間上。睡眠質量決定了兒童一日活動的精神狀態。對于學前兒童來說,年齡越小,需要睡眠就越多。一晝夜總的睡眠時間,托班要有13~14小時,小班和中班要有12~13小時,大班要有11~12小時。同時還要根據季節和氣溫的變化及時更換被褥,被褥要經常暴曬。
蒙臺梭利說:“我們必須把體操和一般肌肉訓練作為有助于生理運動(如走路、呼吸、說話等)的正常發展以及保護這種發育的一系列訓練。如果孩子表現出發育遲緩或異常時,就應鼓勵他們做有助于完成最基本的動作(如穿衣、脫衣、扣衣扣、系鞋帶、拿物品如皮球、積木等)的有關運動。”我們贊同蒙臺梭利的這種觀念,也認為對兒童身體的鍛煉是為了保證兒童身體健康和正常的生長發育。學前兒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至少要有一個小時以上的戶外體育鍛煉時間。
食物是保證幼兒健康的物質基礎,營養是促進其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家長每天都應為幼兒提供合理的膳食。然而,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有些家庭早餐馬馬虎虎,午餐“窮對付”,晚餐才精心燒制,把大量熱量和油脂集中放在晚餐,這樣不符合健康飲食的要求。同時,也造成兒童“肥胖癥”的原因。在幼兒時期應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平衡供給,以保證能量需求,這樣才能滿足各年齡階段兒童的生理需要。
以下是某幼兒園幼兒一周的午餐食譜: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午餐食譜米飯、五彩魷魚絲、蜜汁相干、萵苣蛋花湯三鮮大肉包、泰國香米粥玉米軟飯、豬心炒韭菜、黃瓜炒山藥、番茄蛋湯芹菜豬肉混沌 米飯、紅燒肉、燜土豆、青菜蝦皮蛋花湯




在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園幼兒的午餐食物多樣化,并且在食材安排上不僅是葷素搭配,還注意了主副食搭配,這樣安排合理,營養均衡。在此基礎上,我們總結出在為幼兒配置食譜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⑴按照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恰當分配三餐一點的食物。
⑵注意食物品種多樣化,盡可能使不同食物中的營養素得到互補。
⑶盡量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例如,綠葉蔬菜或鮮豆營養價值較高;經常選用粗糧比單一選用細糧要好。
所以,要合理分配營養素,應該把全天的食物按熱量、營養成分、主副食品和油脂量等較均衡地分配到各餐中去,比例要適當,間隔要合理,要嚴格按照幼兒膳食營養素適當給幼兒配給。
5.幼兒應積極配合健康檢查
家長應帶幼兒定期做體檢,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便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治療。
通過現代家庭生活方式對幼兒健康影響的分析與討論,我們認識到家庭生活方式與幼兒的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現代的家庭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幼兒的健康。因此,要想幼兒在現代的生活方式中健康成長,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人也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讓幼兒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