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國際景園幼兒園 謝紅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經驗來源于生活和動手操作,而興趣是學習活動最好的推動器。”只有追隨孩子的興趣,捕捉孩子的問題,關注孩子的行為,學習活動才會更具意義、更有效果。
戶外種植園地是孩子們親自“播種—觀察—照料—收獲”的實踐基地,也是幼兒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平臺。但長期以來,由于教師的關注點不夠精準,沒有觀察到幼兒現階段的興趣需求,沒能深入分析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導致戶外種植園地成為了擺設。在課程改革的引領下,我們需要基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有效地開展種植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種植活動中,從而體驗探究的樂趣。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老師們改變已往教師帶領、幼兒跟隨的活動方式,轉而從幼兒的發展需求出發。以前每一季每個班種植的植物種類多達兩三種,教師不知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探究,也難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了讓幼兒從被動變為主動,我們調整原有的種植計劃,和孩子們共同討論決定。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決定只種植蘿卜,而蘿卜種類很多:白蘿卜、紅蘿卜、綠蘿卜、胡蘿卜……每個班則根據本班孩子的自主選擇開展種植活動。

圖1.中班年段種植園地蘿卜調查記錄表
按照種植計劃安排,我們開始了蘿卜種植活動。在種植活動開始之前,課題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如何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蘿卜種植活動能發展幼兒的哪些能力?活動中我們的指導策略是什么?應該選擇怎樣的方式促進幼兒的學習與探究?……通過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應從幼兒的實際發展能力出發,密切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行為,從而生成有價值的、多樣化的活動,為推進每個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發展給與支持與幫助,從而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成長與發展。
隨著種植前調查活動的開展,我們開始了蘿卜種植活動。在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下,孩子們了解了蘿卜由葉、果實和根須組成,果實的形狀、顏色都不一樣,種植時需要松軟的泥土、充足的水分和陽光,在生長時期還需要定期施肥來增強營養。
蘿卜籽在孩子們的期待中播種入土,每天每個班級的孩子們都會去種植園地看一看、比一比哪種蘿卜先發芽——在大家的期盼中蘿卜終于發芽了,孩子們很開心!細心的孩子還發現:有的蘿卜長得快,有的蘿卜長得慢,有的蘿卜一點都沒長……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們立即進行了調查活動——他們來到蘿卜園地仔細地觀察,忽然看到一只只蚱蜢在蘿卜葉上跳來跳去,那蘿卜葉上的洞洞是蚱蜢咬的嗎?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由此我們生成了“蘿卜調查記錄表”,由幼兒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答案。
從圖1可看出,孩子們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言言小朋友認為蘿卜長不出來的原因是泥土太硬,只有松松土或抓蚯蚓到蘿卜地里松土,蘿卜才能快快長大;諾諾小朋友則認為蘿卜葉上的洞洞是被蟲子吃掉的,要及時抓蟲子,如果蟲子太多也可以噴殺蟲藥水。
蘿卜地里露出了紅紅的蘿卜頭,孩子們看到后開心地大叫:“老師,有紅蘿卜啦,快看呀!”大家朝一心指的方向看過去,“哇,真的長出紅蘿卜啦!”“可是我們班的地里怎么沒長出蘿卜呀?怎么回事?”天天問道。“是啊是啊,怎么回事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孩子們的探究欲望一下就被調動起來,“肯定是我們沒有按時給蘿卜澆水,蘿卜沒有水喝就長不大。”“還有營養也不夠啊,蘿卜跟我們一樣也需要吃飯呀!”
跟隨孩子們的興趣與需求,我們進行了班級討論活動。在晨談時間,大家一起了解了本班蘿卜的現狀,討論了造成該現狀的原因:有蟲子在吃葉子;泥土缺少水分;泥土的顏色不一樣;有的地方種得多,有的地方種得少;種植地里有石塊……孩子們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交流了各種解決辦法,并利用每天的自我服務時間去種植園地為蘿卜澆水、施肥、拔草、除蟲……
餐后孩子們又來到了蘿卜地,銘銘小朋友隨手拔起一個蘿卜說:“老師你看,我們的蘿卜這么小,但是我看到大一班的蘿卜長得又紅又大,怎么回事呀?”聽到銘銘的發現后,我指著兩塊蘿卜地說:“除了銘銘看到的紅蘿卜長得大、白蘿卜長得小,你們還有別的發現嗎?”“我們班的蘿卜一個挨著一個,特別多。”天天說。軒軒接著說:“是的,你們看大一班的蘿卜是一個一個分開的,而且很少。”
孩子們已經感知到蘿卜的間距跟其生長有一定的關系,于是我和孩子們又進行了探討:
1.蘿卜喜歡怎樣的生長環境?
孩子們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得出結論:蘿卜和小朋友們一樣需要寬敞、舒適的環境才能茁壯成長;同一食物分給所有人,人少了每個人就吃得多,人多了每個人就吃得少,而吃得少營養就會少,因而就長得慢。
2.怎樣使蘿卜長得又快又大?
楠楠說:“我看到很多蘿卜和蘿卜靠得很近,有時候小朋友趴在我的身上,我也會覺得不舒服,能不能把蘿卜分開一點,這樣蘿卜就會舒服了。”“那你試一試吧!”楠楠小心翼翼地掰著蘿卜葉片,結果把整個蘿卜都掰斷了,她趕緊停下來不敢再嘗試了。“沒關系,你現在發現了什么?”“兩個蘿卜之間有空位置了,它們沒有擠在一起了。”“我來看看。”“我也來看看。”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搶著看,邊看邊說:“是的,不擠了,不擠了,我也要試一試!”
蘿卜一天一天長大了,孩子們很開心!在“嘿呦嘿呦”的拔蘿卜聲中蘿卜豐收啦!在以往的活動中,我們只把農作物的果實作為活動題材,而忽略了農作物的根、莖、葉和花,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合理利用農作物的所有部分納入了研討內容。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共同制作、品嘗不同的蘿卜美食……孩子們從不愛吃蘿卜到喜歡吃、爭著吃,這就是活動帶給孩子們的轉變。這一系列的課程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興趣,還幫助他們養成了認真做事的良好品質,同時在多元化的活動中提升了孩子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了挑食現象。

表2.蘿卜主題活動匯總表
在活動的推進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和發現是活動不斷延伸的主線,老師在其中只給予支持和引導,幫助幼兒將實際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并在動手操作中不斷建立新的知識經驗。雖然蘿卜系列的探究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園本活動還在繼續,我們將本著立足本土、服務幼兒的理念一直在嘗試和探究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