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鋒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38)
沈海高速公路水口至白沙段改擴建工程全長125.2km,鑒于原雙向四車道通行水平有限的現狀,改為雙向八車道,路基寬度由28m改為42m,設計速度120km/h。本合同段施工中,針對現狀路基采取兩側加寬措施,具體包含行車道寬2×4×3.75m、硬路肩寬2×3m、中間帶寬4.5m、土路肩寬2×0.75m,總寬42m。
精準劃定施工紅線,形成準確且清晰的標記;組織導線點、中線高程等的測量放樣工作,作為擴建施工的參照基準;后續施工期間,若有新增點,則及時做全面的復核,使各點位均可滿足要求。
根據施工要求,確定填挖作業區域,對其做全面的清理,不可殘留樹根、廢棄物等影響施工的雜物。清理過程中產生的雜物不可隨意堆放,宜將其統一轉至指定的堆放場所,以節能環保的方式予以處理,減小對路基填筑施工的影響。待現場具有潔凈性后,采取夯實處理措施,此舉目的在于提高道路路基的密實度,使其達到90%及以上,并保證平整性,以免在后續施工中出現局部沉降現象。
路基填筑施工期間易出現水侵蝕問題,因此防排水工作需落實到位。以永久性排水裝置為主,輔以適量的臨時排水裝置,共同作用,提高排水效率。路塹施工環節,根據需求施作截水溝和天溝,將其對接排水體系,有效排水,避免積水。
三階段:有序將準備、施工、修整驗收三個階段的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準備階段夯實施工基礎,施工階段構筑路基結構實體,驗收階段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四區段:填土、平整、碾壓、碾壓,劃分特定的施工區域,將攤鋪厚度、碾壓速度、碾壓遍數、填料含水量等作為控制對象,對其采取控制措施。
八流程:指的是“準備工作→基底處理→填筑→攤鋪→含水量控制→夯實→檢驗→修整”,由專員以規范化的方式完成各階段的工作,全面保證路基填筑的施工質量。
(1)路基填筑質量易受到填料性質的影響,以級配良好的粗粒土為宜,粒徑在100mm內;局部路基遭水浸泡,為避免水損害,要求施工所用的填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諸如中粗砂、硬質巖等均是較為可行的材料。
(2)從最低處開始填筑,逐層施工,最終完成整個路基范圍內的填筑作業。按水平分層、分段的方法施工,根據前期試驗所得的松鋪厚度予以控制,保證厚度的合理性,且要求相同水平層均使用同類填料,否則將由于多類填料的性質具有差異而影響最終的填筑效果。經壓實處理后,填料連續厚度需達到50cm,路床頂層處的厚度需達到10cm以上。
(3)路基兩側有超填區,該部分與路基同步施工,有序推進施工進程,并加強質量控制。
(4)應當及時做好邊坡的清理作業,踐行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將所得土方用于土路肩培土,除此之外的剩余土方則回填至取土坑內,若有剩余則將其轉至不影響現場施工以及不造成環境污染的棄土堆,做針對性的處理。
(1)在邊坡高度低于20m的常規填方路段施工中,分情況設定邊坡率,其中0~8m處的該值按1:1.5控制,次級邊坡調整為1:1.75;較特殊的是8m處,在該處設2m寬、4%橫坡的平臺,并在坡腳處修筑護坡道,寬度取2m。
(2)在臨近隧道的路基填筑施工中,在許可范圍內適度放緩邊坡坡率,并根據實際條件采取反壓護道等相關措施,及時清理產生的多余土石方,減小不良影響。山區借方路段施工過程中,考慮到取土場數量控制、生態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在挖方路段內適度內擴超挖,與此同時小幅度放緩邊坡坡率。
(3)路基放坡環節存在阻礙時,可以采取增設支擋結構的方法,例如設置路肩墻,其作用在于可在一定程度上收縮邊坡。
(4)常規路段施工中,清表土的深度按0.3m控制;對于路基施工范圍內所存在的不良土質,則予以清理,避免現場堆積,將其統一堆放至棄土場地,也可充分利用該部分土料,作為中央分隔帶的綠化土則是可行的方法。
(1)攤鋪整平。卸石施工階段,啟用推土機,利用該設備做適當的整平處理,使現場具有平整性;經某區段的推平施工后,再由施工人員精細化處理細部,使石塊緊密排列,石塊的大面統一朝下,以增強石塊的穩定性,再用合適規格的小石塊填補石塊的縫隙,構成完整、平整且穩定的整體。
(2)碾壓夯實。重型壓路機作業,加強對激振力的控制,以25~50t為宜。根據路段特點控制壓實方法,直線段從兩側開始逐步向中間推進,曲線段碾壓時按照先內側、后外側的順序依次施工,考慮到穩定性要求,橫向接頭重疊區域需達到0.5m。首先,按照1.5~1.7km/h的速度靜壓1遍;其次,按與前述相同的速度振動碾壓1遍;最后,再做4遍的振動碾壓處理,此階段的設備運行速度可適當加快,即2.0~3.0km/h。富有秩序性地推進碾壓作業進程,經過逐步的碾壓后,有效提高路基的質量,使其具有平整、密實的特點。
(3)作業要點。填料的質量是影響路基填筑施工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以施工要求為準,選擇質量達標的填料,再以科學的方法填筑。若石料含量達到70%或更高,較合適的是采用填石路堤施工方式;加強對石料質量的控制,較合適的是中硬質巖,該材料需滿足抗風化的要求,在外部環境影響下依然需維持穩定。
在施工前,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組織試驗,確定壓實度等關鍵的參數,匯總結果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批,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作為施工的依據,正式施工中未經許可時不得隨意調整參數。
根據施工現場的地形特點,合理開挖臺階,要求成型臺階的寬度達到2m及以上,松鋪厚度控制在500mm。在填筑施工中,填料包含土石材料,其應當達到均勻混合的狀態,填料級配應良好。考慮到填料的均勻性要求,可采取機械翻拌或是人工翻拌的方法。施工后,填石路堤石料頂面應具備平整性,不允許存在孔隙或是其他質量問題。在厚度控制中,要求填石路堤頂層的厚度在400mm內,過渡層施工中所用碎石的粒徑需在150mm內,且要加強對0.05mm以內細料的含量控制,其應當占到30%或適當增多,否則易由于該部分細料數量不足而影響路基的填筑施工質量。關于各部分的填筑作業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填石路堤填筑要求
路基填筑踐行精細化的施工理念,逐步采取控制措施,每結束一層路基的填筑后,均按照規范測量放線,有效控制上層填石。
此外,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擾動性影響,除了確保路基填筑本體的施工質量外,還需考慮到周邊地貌的穩定性要求,即采取控制措施,盡可能減小對周邊地貌的破壞,還需使原有植被仍維持完整的狀態,現場土體應具有較強的水分涵養能力,以抵御降雨等環境因子的影響,避免滑坡事故。地下水位偏高時,可施作盲溝或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排水效率,給路基提供“防護屏障”。
在進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或選擇時,要以現場的實際環境為基礎,結合相關特殊情況,最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確保施工機械設備發揮最高的性價比和最強的施工能力,同時保證填料的強度和穩定性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和施工要求。此外,在施工設計方案和設計圖紙完成后要邀請專家或第三方進行復核,施工開始后要定期檢查、維護參與施工的各類機械設施設備。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在施工開始前,要對用到的設備、材料等進行提前試驗和檢測,保證其復核國家的法律法規標準,并保證路基工程使用到的各項材料和試驗段一致,必要時,可提前在試驗段施工階段對施工順序和秩序進行適當調整規范。針對各參建方的碰頭、協調工作要盡可能在施工前完成,為后續的順利、有序施工提供保障。
由于本工程屬于延續長度較長的公路工程,不同的施工段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址狀況,對于不同階段的填筑施工,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當地地質條件,選擇不同但恰當的填筑施工方式,確保本工程中公路路基的施工契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也符合設計要求。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擴建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行之舉,路基填筑是擴建中的重點施工環節,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做好填筑工作,由此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質量。在本文的分析中,則提出了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藝要點,希望所提的內容可作為同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