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涵容
5G可能是近兩年很多消費者經常聽到的話題,但5G網絡的存在感似乎不是很強。即便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通信網絡,但是真正用上5G網絡的又有多少呢?這“近”在眼前的5G,離你還有多遠呢?
5G普及還需要多久
近期,工信部起草編制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其中提到:2023年我國5G用戶普及率超過40%,用戶數超過5.6億,5G網絡接人流量占比超過50%。 40%的用戶普及率是什么水平呢?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4G用戶數量11.7億,普及率84%。所以說5G大規模普及還需要很長時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4G和5G將會共存。
這一點從SG基站的數量上也能看出端倪,截止2021年3月末,我國的5G基站數量在80萬個左右。與之相比,截止2019年底,我國擁有的4G基站數量544萬個。而5G網絡因為頻率更高的原因,想要達到目前4G網絡的覆蓋率需要的基站數量會更多。
5G離我們已經很“近”,但是離我們也很遠。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目前5G缺乏“殺手級”的應用,直白點說就是:現階段的5G網絡對消費者來說實際用有限。
5G缺乏“殺手級”應用
在5G商用已經快2年的今天,Speedtest依舊是5G最大的應用,普通消費者對于5G網絡唯一的感知是速度上的提升。但是目前手機上的應用場景4G網絡已經可以滿足,并不是非5G網絡不可。
固然,5G網絡的“快”在視頻加載、文件下載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5G資費偏高,目前5G套餐的價格普遍百元起步,還沒到多數消費者愿意承受的范圍。
工信部發布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也提到SG技術還要進一步應用到具體的場景。5G+信息消費、5G+融合媒體、5G+智慧物流等都是未來著重發展的方向。 按照移動通信技術十年一迭代的速度,商用不到2年的5G還處于發展的初期,5G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還有無盡的想象。新技術的普及需要先行者,但也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