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琳

高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是為培養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高職教學也要從學生的就業角度出發,講授計算機應用的概念和基本知識,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高職教師需要對教學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改進和完善,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高職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高職學生在學習中的側重點是面向就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明確教學的重點和具體的措施。
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
舉例論證法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本身專業性較強,學生剛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教師若是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枯燥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故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播放互聯網技術的成功事例,讓學生了解到所學課程和實際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技術高手的事例后會產生崇拜心理,并對網絡產生濃厚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種心理講解網絡基礎課程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理解。
自我管理法
在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情況,很多學生缺乏課外自我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只是依靠課堂的講解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教學知識,為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下任務,鼓勵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了解網絡知識。
形象化引導學生
課堂內容如果較為枯燥,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如坐針氈,為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環境里學習到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印象。可以在教學中播放動畫知識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的時候了解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學生學習的局限性,學生在觀看動畫之后勢必會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疑問,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進一步展開深入地教學。
傳統的教學形式多是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務吸引,上課時無法有效接受到教師講解的知識。為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分組教學,讓小組自行學習章節中的知識,組織各個小組對所學知識進行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來講解難點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更有針對性。
以應用和項目為核心進行教學
計算機課程對實踐的要求較高,學生想要靈活掌握課堂上的知識需要多上機實踐,教師在安排教學的時候需嚴格遵守I:I的教學和實踐比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得到鍛煉。任課教師要認真對待上機課,發現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不足。為了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師除了布置上機的作業之外,還需要布置課外作業,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到院系的計算機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練習樹立起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有效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
計算機應用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教師也要經常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為學生更好地講解相應的知識。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以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內外的聯系,在教學中引用案例,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學校在選擇教材時,要適當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選擇能夠讓學生在社會上靈活就業的教材。
綜上所述,為提高學生計算機的實踐能力,教師需要明確計算機教學的重點和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與實踐有聯系的環境,樹立學生在計算機學習方面的自信心。教師需要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教學方式,以學生的成長為核心開展教學,積極和其他教師交流教學的經驗,共同進步。還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狀態,適時地改變教學方式和節奏,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