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慶
防止高晝溫
初夏,設施蔬菜的溫度管理應以防止出現高晝溫為主。日光溫室栽培喜溫果菜,如瓜類、茄果類、豆類蔬菜等,在外界最低氣溫高于13℃的條件下,白天應使溫度盡快達到適宜蔬菜生長的溫度并盡可能維持。番茄保持25℃±2℃,黃瓜30℃±2℃,茄子、辣椒27℃±2℃,西瓜、甜瓜32℃±2℃,草莓23℃±2℃。
防止高溫低濕
最新研究表明,在高溫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低,不利于蔬菜生長。同時,空氣相對濕度低也是導致刺吸式害蟲暴發的重要環境條件。因此,當環境溫度超過30℃時,一定要提高空氣相對濕度。可在栽培壟間大行澆水,保持設施內人行道濕潤,有條件的可在環境溫度超過33℃時進行噴霧降溫增濕。
隨著設施蔬菜采收、追肥澆水增多,白天設施溫度高,晝夜溫差大,蔬菜容易產生“結露”現象。“結露”是誘發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避免長時間“結露”是當前溫室管理的重要目標。可采取最大限度加大放風口寬度進行晝夜通風、保持大行和管理通道地面濕潤、盡可能保留更多葉片、少量多次灌溉以及中午前后短時間覆蓋保溫材料降溫等措施,縮小晝夜溫差、降低白天溫度、增加蒸騰降溫、減少作物吐水,控制“結露”,力爭把“結露”時間控制在4小時之內,以控制和推遲病害的發生。
防止肥水滲漏
灌水、施肥要樹立定量觀念,注意水肥定量搭配,選擇全營養滴灌肥。每畝一次灌水量不要超過20立方米,10-15立方米最佳。配合澆水,每畝每次的追肥量依據植株高矮控制在7-10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澆水量過大,會使得水分把肥料帶入60厘米以下的土層。如果灌水頻率高,就會導致肥水浪費、地下水富營養化及土壤次生鹽漬化等問題。
提高光合效率
二氧化碳施肥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在溫、光、水、肥和土壤通氣良好的前提下,應重視二氧化碳施肥。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化學法二氧化碳施肥,每畝每天二氧化碳氣肥的用量應該在3千克以上才會有明顯效果。有機肥使用量少以及采用無土栽培的溫室,更應開展二氧化碳施肥。
利用秸稈自然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是一項經濟安全的方法。可采用玉米等作物秸稈,適當粉碎,按照生產草菇的配方,調整碳氮比(不能加尿素)、含水量和酸堿度,然后裝入直徑60厘米以上、高50厘米的塑料袋內,放置在溫室邊角或壟間大行內,有空間的要盡可能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