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林愛萍
李樹易成花,但常常是滿樹花,半樹果。開花多,營養消耗多,落果現象嚴重。李樹落花落果一般有三個高峰:第一次落花,自開花完成后開始,落花的原因主要是花器發育不全,失去受精能力或未受精造成的。第二次落果,發生在開花后29 天左右,果實似黃豆粒大小時,幼果和果梗變黃脫落,直至核開始硬化為止。這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的。比如授粉樹不足,缺少傳粉昆蟲,花期低溫,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長等。第三次落果,也叫“六月落果”,在第二次落果后3 周左右開始,落果量少。落果的原因主要是營養不足,胚發育中途停止,以致衰亡,最終造成落果。現就李子落花落果的常見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李子樹開花結果是在早春時候,這時是低溫時期,氣候變化無常,極為不穩定,而這時如果遇到低溫霜凍氣候,對于李子樹的授粉授精極為不利,在嚴重時就會造成落花落果的現象。
防治措施: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越冬前施入越冬肥,在采果前要及時追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寒力。在霜凍前要及時澆灌封凍水,將樹干涂白或綁縛,以及在果園熏煙,可以提高抗寒耐凍力。在早春后推遲接觸防寒物,使花期錯開霜凍期,減少落花落果。
在春季時陰雨連綿,日照時間短,長期這樣的天氣,植株蒸騰作用減弱,影響到養分的合成,極易造成落花落果,另外土壤在長期干旱缺水時,也會造成落花落果。長期不施肥或施肥過少,也會因為營養不足而造成落花落果。
防治措施:對李樹在花期的肥水管理一定要加強,干旱時要及時澆灌,雨后要及時排水。李子樹花量較大,需要大量的營養來供應生長,所以每年要追肥4~5次,才能保證它的養分需求。在夏秋重施基肥,為植株長期供應養分;開花前追肥一次,提高坐果率;果實膨大期施肥一次,加快果實膨大,提高產量和品質;采果后施肥一次,促使植株盡快恢復樹勢,為翌年高產打下基礎。

很多農戶在種植時為了使果樹生長良好,在果樹開花結果及時中耕施肥,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收力。但是中耕時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植株的根系受損,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力減弱,植株因為缺乏水分和養分從而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嚴重時還會枯死。
防治措施:中耕時一定要注意深度,不宜過深,要根據樹齡來決定中耕深度,以免根系受損。
李子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紅點病及落葉病,蟲害有紅蜘蛛、蚜蟲、介殼蟲、李實蜂、食心蟲、潛葉蛾等。它們會對花、葉、果造成危害,還會影響到樹勢,造成落花落果。
防治措施: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要重視,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在秋冬收獲后,結合清園,將病蟲枝修剪掉,減少病蟲源,發病時及時噴灑藥劑防治。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