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程明 安東升 劉洋 竇美安



摘? 要:季節性干旱是限制菠蘿增產提質增效的重要原因,發展“以水促肥,以肥促產,水肥高效耦合”的現代灌溉施肥技術,是應對季節性干旱,促進菠蘿增產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本文從華南地區季節性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干旱脅迫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我國菠蘿水肥管理現狀、灌溉施肥技術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等4個方面簡要闡述了我國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發展的必要性,重點從現代灌溉施肥方式、耗水規律和養分吸收規律等3方面總結了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研究進展,并結合研究進展提出我國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探討未來可能的研究重點和發展方向,為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菠蘿;灌溉施肥;季節性干旱;水肥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S668.3?????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Progress on Fertigation Technology of Pineapple
YAN Chengming1,4, AN Dongsheng1,3, LIU Yang2,3, DOU Meian1,4
1. Zhanji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China; 2.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China; 3. Guangdong Modern Agriculture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China; 4. 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Dryland and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China
Abstract: Seasonal drough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o limite the yield, quality &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of pineapple. Developing fertigation technology of water promotes fertilizer, fertilizer promotes produc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combine efficientl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pe with seasonal drought and promote the yield, quality &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of pineapple.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ineapple fertigation in China was briefly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drought in south China, th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ineappl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neappl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the effects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ineapple. The advances in fertigation technology of pineapple was summarized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modern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methods, water consumption regularities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regularities.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ineapple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the possible research foc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ere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ineapple fertig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pineapple; fertigation; seasonal drought;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6.038
灌溉施肥技術作為一項強調水肥協同互作效應的技術模式,正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研究的熱點和重要發展方向。大量研究表明,灌溉施肥技術,尤其是滴灌施肥技術能夠調控灌水器流量、滴灌帶鋪設密度、灌溉下限而達到精準調控作物根區土壤水分含量[1-2],并可靈活調控施肥量、施肥時期與種類,影響土壤水肥時空分布,滿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3-6],提高水肥利用效率[7-11]、經濟效益,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土壤有機質[12]、養分含量[13]、土壤微生物多樣性[14-18],并減少養分淋洗[19-20],降低面源污染的目的,最終實現農業高產高效綠色發展。
菠蘿是全世界產量僅次于香蕉和芒果的第三大熱帶水果,總產量占全球熱帶水果的20%,并主導著熱帶水果的貿易,近10 a來,為適應市場需求,菠蘿的總產量和種植面積呈上升趨勢,分別增加40%和31%,我國近10 a來種植面積和總產量也分別增加47%和28%(FAO,2018)。與此相反,菠蘿單產卻發展緩慢,處于較低水平,2018年世界菠蘿平均單產僅為22.94 t/hm2,僅比2008年提高7%,是最高產的1/5(印度尼西亞平均單產122.8 t/hm2),而我國大陸產區平均單產則僅為21.4 t/hm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FAO,2018)。隨著可耕種面積的不斷減少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提高,菠蘿單產低已成為制約菠蘿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干旱脅迫會限制菠蘿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21-25]。而全球80%以上的菠蘿生產依然采用雨養型栽培[26]。在季節性干旱較明顯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雖全年降雨量較為豐沛,但時空分布極其不均勻。我國華南地區,近30 a來,在秋冬季長達6個月時間里,降雨量僅占全年降雨量的21.3%[27],秋冬是我國菠蘿營養生長和果實膨大的關鍵時期,無灌溉栽培限制著菠蘿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同時,受限于雨養栽培管理模式和機械化程度不高,我國菠蘿施肥管理較為粗放,導致養分利用效率偏低、過量施肥、資源浪費嚴重和土壤生態環境惡化,并進一步限制了菠蘿產量和品質的提升。
因此,推動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的發展非常有必要,本文簡要闡述了國內外近年來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研究進展,并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提出展望,為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 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發展的必要性
1.1? 華南地區季節性干旱時空分布特征
華南地區盛行海洋性季風氣候,雖降雨總量豐沛,但時空分布不均,存在年際間、季節間的差異性和季內分布的脈沖性,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兼之輻射強、氣溫高,作物騰發強烈,季節性、區域性干旱十分突出,華南地區是我國五大氣象干旱中心之一,也是我國氣候變化敏感區和脆弱區之一,嚴重制約農業生產的潛力。從時空分布上看,華南地區總體以秋旱和冬旱為主,其次為春旱,夏旱發生頻率較低,1981—2010年的30 a間,華南地區降雨量年均為1664.3 mm,而10月至次年3月總降雨量僅占全年的21.3%,且季節性干旱程度存在顯著的逐年加重趨勢,雨季降雨量逐年增加,旱季降雨量逐年減少[27]。從空間分布上看:(1)廣東省以秋旱和冬旱為主,其次為春旱,干旱程度存在顯著的逐年增加趨勢,21世紀初期相對20世紀后半葉,秋、冬季EDP值增幅23%,粵北和粵西地區嚴重,省內區域性干旱加重趨勢明顯,東南部沿海地區干旱程度較嚴重,但珠三角和粵西等地在21世紀成為省內新的干旱中心[28],其中粵西地區的徐聞縣,年均降雨量僅有1334.8 mm,但年均蒸發量則達1934.0 mm,是粵西地區干旱最嚴重,生態脆弱度最高的地區,以冬春連旱和秋旱為主,是廣東省典型的季節性干旱區[29];(2)福建省各類型干旱以小旱為主,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冬季,其中夏旱發生頻率最高,夏旱和秋冬旱均以廈門為最重,寧德地區最少[30];(3)海南省雖年降雨量豐沛(2000~2400 mm),但季節性和地域性分布嚴重不均,雨季(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且降雨量以五指山為界,東北部降雨量較多,西南部較少,導致海南省冬春干旱頻發,西南部昌江、樂東等地區干旱尤為嚴重[31];(4)廣西總體以冬旱為主,春旱次之,冬旱基本覆蓋廣西全境,春旱以廣西西北地區為最重[32]。
我國菠蘿主要分布于海南-雷州半島、桂南、粵東-閩南和滇西南4個區域,海南和廣東兩省的菠蘿年產量占全國年產量的90%[33],目前海南省規模化菠蘿種植主要位于東方、昌江、樂東、澄邁和陵水等地,廣東省菠蘿種植主要集中于粵西地區,其中又以徐聞縣為優勢區,是華南地區冬春干旱較為嚴重的區域,而秋冬則是我國菠蘿營養生長和果實發育的關鍵期,無灌溉栽培模式使我國菠蘿在關鍵期長時間處于干旱脅迫狀態下。
1.2? 干旱脅迫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
菠蘿雖耐旱,在長時間干旱脅迫下不易死亡,但菠蘿的生長將會減緩,甚至停止[21-22],對菠蘿生長發育和產量產生重要影響。大量研究表明,菠蘿的生長與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關,Kadzimin等[34]在盆栽試驗中研究發現,與土壤水勢為?0.1 MPa時相比,土壤水勢為?1.0 MPa和?1.5 MPa時,菠蘿全株干重分別下降27.6%和32.4%。當土壤水勢低于?1.5 MPa時,根系伸長停止,白根數量減少,根系占全株的比例顯著下降。陳菁等[24]研究發現,當土壤(粘土)含水量為13.39%(田間持水量的40%)時,菠蘿出現枯萎癥狀,葉片出現紅紫色;當土壤含水量為6.60%(田間持水量的20%)時,菠蘿出現嚴重枯萎癥狀,大部分葉變為紅紫色,D葉葉綠素含量比對照下降34.2%,D葉長度下降18.5%,寬度下降8.8%。習金根等[23]的研究也發現,地上部株高和株干重與水分含量呈正相關,充足供水(田間持水量的90%±5%)下,菠蘿株高、葉寬、株干重和果干重均要高于輕度脅迫(田間持水量的60%±5%),顯著高于重度脅迫(田間持水量的30%±5%)。同時,干旱脅迫也會降低菠蘿的品質,在花芽分化期至果實生長時期遇干旱,果實發育和糖分累積受到限制,過早成熟,果肉組織不充實飽滿,呈蜂窩狀,水分少,味淡,商品價值低[25]。
1.3? 我國菠蘿水肥管理現狀
我國菠蘿生產主要以散戶小規模經營方式為主,通常分布在水電供應條件較差的丘陵坡地上,灌溉條件有限,再加上思想認識上的片面性,絕大部分小規模經營菠蘿園依然采用雨養管理模式,機械化程度不高,菠蘿產期、產量和品質多受限于自然條件。規模化種植農場或企業更重視菠蘿生產的高品質、高產量、高經濟效率、高灌溉施肥效率以及自動化管理水平,正積極地應用灌溉施肥技術,其中尤以海南省為最,除此之外,少部分小規模經營農場也在嘗試使用噴灌、噴水帶等灌溉技術。但總體上,我國菠蘿生產仍以雨養栽培為主。
受限于雨養栽培管理模式和機械化程度不高,我國菠蘿施肥存在較多問題。(1)季節性干旱導致施肥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及肥料利用效率偏低,嚴程明等[35]研究表明,常規雨養管理下菠蘿氮肥利用率為10.5%,鉀肥為38.9%,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滴灌施肥下鉀肥利用效率提升至72.9%;(2)施肥方式粗放,生長周期內施肥次數2~3次,以撒施為主,且施肥多集中于前期,菠蘿果實發育期養分供應困難;(3)水肥耦合困難,過量施肥現象嚴重,據嚴程明等[36]在徐聞縣的調查顯示,當地菠蘿周年生產氮、磷、鉀投入量分別為760.4、695.3、645.5 kg/hm2,按照養分平衡計算,相當于單產100 t/hm2(根據周柳強等提出的每生產1000 kg菠蘿需吸收氮7.22 kg計算)的氮肥投入量,而我國大陸菠蘿目前平均單產僅為21.4 t/hm2(FAO,2018);(4)肥料養分比例不合理,普遍存在偏施氮肥、磷肥,而忽視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情況;(5)施肥不靈活,存在“一刀切”現象,不同品種均采用相同施肥方法,缺素后再施肥補救;(6)盲目注重產量和經濟效益,忽視菠蘿園生態環境保護,郭繼陽等[37]針對海南菠蘿主產區的土壤現狀調研發現,菠蘿園土壤酸化現象嚴重,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較低,在240份調查土樣中,pH<4.5的強酸性土壤占比達78.33%,55.83%的調研地塊有機質含量處于缺乏狀態(<2.0%)。
改善菠蘿生產中的水肥管理現狀,大力發展“以水促肥,以肥促產,水肥高效耦合、協同互作”的灌溉施肥模式非常迫切。
1.4? 灌溉施肥技術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
研究人員經過前期研究發現,灌溉施肥在促進菠蘿生長、產量、品質、水肥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謝盛良等[38]在湛江市徐聞縣果樹研究所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開展‘巴厘菠蘿噴灌水肥一體化試驗示范發現,在整個生長周期,植株每月抽葉數比對照多2~10片,單果重比對照增加43.6%,產量增加43.6%,商品果率達90.2%,比對照提高10.8%。嚴程明等[35, 39-40],與雨養型栽培相比,滴灌施肥下(旱季累計補充灌溉16次共144 mm),‘巴厘菠蘿葉片數、葉面積指數(LAI)、莖大小和全株干物質累積量顯著提高,增產39.04%,商品果率提高11.51%,凈收入提高69 670元/hm2,增長92.07%,產出投入比由2.00∶1上升到2.97∶1,N、P、K肥料養分利用率分別提高了23.41%、11.39%和33.94%。劉傳和等[41]在‘神灣菠蘿上的研究也發現,滴灌施肥條件下,菠蘿自然抽蕾時的青葉數、葉長、葉寬以及株高明顯高于雨養型管理,菠蘿果實的果長、果徑、單果鮮重、折算單產顯著增加,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滴定酸含量顯著提高。
可見,在菠蘿上應用灌溉施肥技術對于緩解季節性干旱脅迫、促進菠蘿增產增收增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同時也是菠蘿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2? 菠蘿灌溉施肥方式研究進展
現代灌溉方式主要有微灌(滴灌和微噴灌)、噴灌(噴灌機、搖臂式噴灌)和微噴帶灌溉等。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現代灌溉方式具有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等優點[42],但各方式之間也具有一定的優劣差異。
2.1? 對菠蘿產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響
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節肥增產增效潛力,在香蕉[43]、馬鈴薯[44]、龍眼[45]、桃[46]、葡萄[47]等多種南北果樹、大田作物上均得到充分證實。馬海洋等[48]在菠蘿上的小規模試驗研究也發現,與微噴帶灌溉施肥和噴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產量、經濟效益、水肥利用效率最高,產量分別提高2.57%和18.32%,經濟效益分別提高5.2%和67.2% ,但在小規模條件下,與微噴帶灌溉施肥差異不明顯。Patra等[49]在西孟加拉邦恒河沖積平原連續三季(2005-07、2007-09、2009-11)的研究發現,與微噴灌、滲灌和地表漫灌相比,滴灌在提高產量、經濟效益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方面整體優于微噴灌和地下滴灌。
2.2? 勞動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微灌所需的壓力小,相同泵壓可以維持大面積區域均勻灌溉,便于實現自動化管理,但微灌的滴頭或微噴頭易堵塞,對水源和肥料的要求較高,且在高溫干旱季節,滴頭的出水速度低于水分蒸發速度,在地表會形成鹽斑。大型指針式噴灌機灌溉施肥自動化程度高,效率快,可實現全自動灌溉施肥,但灌溉施肥的均勻性較難掌控,受風的影響較大,且需地勢開闊,中間無阻擋物,適合規模化菠蘿生產應用。直立式噴灌和微噴帶出水量大,相同泵壓下維持灌溉面積較小,灌溉速度快,需不斷開關閥門交替灌溉,且灌溉施肥均勻性難以掌控,自動化程度低,適宜小規模種植應用。
2.3? 設備成本
滴灌和噴灌機成本較高,滴灌主要分為首部設施、田間管道設施和滴灌帶三部分,首部設施和田間管道設施為固定設施,滴灌帶為一次性耗材。根據嚴程明前期在菠蘿上的調查和示范,滴灌首部設施含水泵、過濾器(三級過濾)、水池、施肥池等,整體15 000~20 000元,田間管道設施6000~7000元/hm2,滴灌帶3000~4000元/hm2,滴灌首次成本投入較高,但后期成本投入主要為滴灌帶更換,單位面積成本隨種植面積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指針式噴灌機每米500~600元,一個跨度為100 m(灌溉3 hm2)的噴灌機需50 000~ 60 000元,最長跨度為327 m(灌溉33 hm2)的噴灌機則需150 000~200 000元,首次投資成本較高。直立式噴灌和微噴帶在菠蘿上的管道和噴水器投資成本為1500~2000元/hm2,但菠蘿后期封行后,葉片會阻擋微噴帶灌溉水的噴射擴散。
綜合以上考慮,小規模菠蘿種植可以選擇直立式噴灌,中等以上規模種植可以選擇滴灌或噴灌機,但具體應用需根據實際需求和地形條件而定。
3? 菠蘿耗水規律及灌溉技術研究進展
3.1? 菠蘿耗水規律研究進展
耗水規律的研究是作物灌溉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但目前針對菠蘿耗水規律的研究相對較少,且在不同地區、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菠蘿的耗水規律存在較大的差異。雨養型管理與補充灌溉管理、灌溉方式和灌溉量、覆蓋方式、生育期均對菠蘿的耗水規律產生重要影響。
菠蘿騰發量主要由作物蒸騰量和棵間蒸發量組成,菠蘿種植于季節性干旱地區,雨養型栽培條件下,菠蘿的蒸騰量受氣候的影響較大,耗水量存在季節性變化。San-José等[50]在委內瑞拉(9°38 N和63°37 W,海拔195 m)針對雨養型栽培菠蘿連續監測5個干濕季節(雨-旱-雨-旱-雨季交替),發現菠蘿季節平均日蒸騰量依次為(2.5±0.5)、(0.6±0.1)、(2.4±0.5)、(1.0±0.1)、(2.2±0.4) mm,雨季菠蘿日蒸騰量高于旱季。而菠蘿棵間蒸發量則受氣候和植株葉面積的雙重影響,Cahyonol等[51]根據印度尼西亞Great Giant Pineapple公司3.2萬hm2菠蘿種植園區(4°4907 S和105°1313 E,海拔46 m)近30 a的氣象數據以及該公司提供的生產數據,研究發現,低溫雨季(11月—次年5月)小苗棵間蒸發量為1.6~ 1.8 mm/d,高溫旱季(6月—10月)為1.8~ 2.5 mm/d,而大苗周年棵間蒸發量低于小苗,在低溫雨季棵間蒸發量僅為1.0~1.1 mm/d,旱季為1.1~1.5 mm/d;Cahyonol等[52]進一步利用土壤水平衡法研究發現,在當地旱季(6月—10月)5個月時間內,幼苗(移植0—3月)需補充灌溉164.6 mm,中等苗(移植4—10月)需補充灌溉31.2 mm,大苗(移植10個月以上)需補充灌溉12.5 mm。
補充灌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氣候對菠蘿耗水規律的影響,菠蘿的騰發量與生育期相關性增強。Pedro等[53]在巴西炎熱潮濕的Paraiba省(7°14 S和35°59 W,海拔85 m),利用水分平衡法研究當地主栽菠蘿品種‘Pérola的騰發量,在旱季利用噴灌每周灌溉14 mm的條件下,發現整個周期菠蘿騰發量(ETC)以營養生長后期[(4.6±0.5)mm/d]最高,開花期[(4.3±0.5)mm/d]次之,隨后為營養生長前期[(4.1±0.7)mm/d],果實發育期[(3.8±0.3)mm/d]耗水量最低。整個監測期(從移植至收獲)平均耗水量為3.5 mm/d,總耗水量為1421 mm,參考作物騰發量(ET0)4.74 mm/d,全生育期騰發系數(Kc)為0.88±0.06。
同樣采用旱季補充灌溉,Camilo等[54]在古巴經過連續3個生長周期的研究發現,以開花期耗水速率最快,騰發量(ETC)為2.83 mm/d,騰發系數(KC)達0.86;其次為果實發育期,騰發量(ETC)為2.72 mm/d,騰發系數(KC)達0.67;營養生長期和采收期騰發量(ETC)分別為2.49 mm/d和2.54 mm/d。各時期騰發系數同樣為:開花期>果實發育期>營養生長期>采收期,分別為0.86、0.67、0.57和0.55。
不同管理方式對菠蘿的耗水特性也存在著影響,Allen等[55]提出,菠蘿在覆草情況下,3個時期的騰發系數(Kc)均為0.5,在覆膜噴灌下,生長初期騰發系數值為0.5,生長中期KC值和生長后期KC值均為0.3,同樣條件下,覆膜噴灌改為覆膜滴灌,生長中期KC值和生長后期KC值可降為0.1。
作物的耗水量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Camilo等[54]的研究結果與Pedro等[53]的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可能存在氣候、品質、管理措施等方面的綜合影響。目前菠蘿耗水規律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指導我國菠蘿灌溉,但距離精準灌溉制度的建立尚需要因地制宜,酌情針對我國主栽品種、主產區栽培管理模式和氣候條件,開展系統的研究。
3.2? 菠蘿灌溉技術研究進展
灌溉涉及到灌溉量、灌溉頻率、灌溉臨界點以及會影響到土壤水分含量和分布的農藝措施,合理的灌溉方法對于菠蘿生長發育、產量、品質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響。
3.2.1? 灌溉量和灌溉頻率對菠蘿生長的影響? Chapman等[56]研究發現,滴灌條件下,相同灌溉量不同灌溉頻率(2次/月~2次/周),菠蘿D葉重、D葉面積、全株干重和鮮果重隨著灌溉頻率的增加而顯著提高。不同灌溉量也會對菠蘿品質和水分利用效率產生影響,滴灌條件下,Souza等[57-58]設置4個灌溉梯度(50%、75%、100%、125% ETC),發現隨灌溉量的增加,菠蘿水分利用效率(EUA)、出芽率和果皮韌性(RFCC)呈下降趨勢,而果實可溶性固形物(SST)、可滴定酸(ATT)、糖酸比(SST/ ATT)顯著提升,果汁酸度呈上升趨勢,但灌溉量對菠蘿果實抗壞血酸(AA)和產量無顯著影響。Patra等[49]針對菠蘿微灌開展系統研究,發現與微噴灌和地下灌溉相比,滴灌的菠蘿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當灌溉量為100%棵間蒸發量時,滴灌菠蘿產量最高,可達56.86 t/hm2,當灌溉量為60%棵間蒸發量時,滴灌菠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達70.22 kg/(hm2·mm)。而在相同灌溉方式下,灌溉量對菠蘿產量無明顯影響,水分利用效率同樣隨灌溉量的增加而下降,與Souza等[57-58]的研究結果較一致。
3.2.2? 灌溉水鹽度對菠蘿生長的影響? Brito等[59-60]研究發現,滴灌條件下,灌溉水鹽度也會影響菠蘿生長,用鹽度0.75 dS/m的水進行灌溉,菠蘿產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TSS)、糖酸比(TSS/TTA)和植株長勢均顯著高于鹽度3.6 dS/m水灌溉下的菠蘿,且在高鹽度條件下,灌溉量的增加會進一步限制菠蘿的生長和產量、品質的提升。肥料本身也是鹽分,施肥濃度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在灌溉施肥條件下也值得關注。
3.2.3? 灌溉水增氧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 滴灌情況下增加灌溉水中的氧氣有助于促進菠蘿的生長發育。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Dhungel等[61]利用空氣注射器將空氣按照灌溉水的12%體積注射入滴灌系統中(滴頭流量1.2 L/h),結果表明,加氧滴灌對于菠蘿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健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對照(滴灌不加氧)和不灌溉處理相比,根系密度分別提高了18.7%和110.6%,收獲期株高、植株干物重、葉面積指數和葉片葉綠素含量均有所提高,菠蘿總產量分別提高了27.3%和47.9%,商品果產量分別提高了5.9%和11.1%,果實品質有所提高但不顯著。疫霉病菌(Phytophthora)感染率顯著下降,加氧滴灌、對照和不灌溉處理的疫霉病菌感染率分別為3.0%、4.9%和10.5%。陳新明等[62]的研究也發現,加氧灌溉對菠蘿的產量、品質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響,與對照相比,加氧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2%,田間產量增加4.3%,并增加了果實的糖度。除此之外,加氧灌溉使土壤呼吸增加了100%。
3.2.4? 菠蘿補充灌溉臨界點與土壤質地的關系? 黏土的土壤保水能力較高,當土水勢達到?0.4 MPa時開始補充灌溉,菠蘿植株長勢要優于從?0.03 MPa或?0.07 MPa即開始灌溉的菠蘿植株[63]。而在沙土或持水能力較弱的土壤中,15 cm深的土水勢低于?0.015 MPa時,菠蘿生長速度即減緩,Combres等[64]認為15 cm深的土水勢?0.015 MPa可作為菠蘿在沙土中的灌溉閾值。
近年來,由于滴灌施肥增產增效顯著,菠蘿滴灌施肥技術得到現代化種植園的青睞,但針對菠蘿灌溉方法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對菠蘿滴灌條件下的灌溉量、灌溉頻率、灌溉水鹽度、灌溉臨界點以及灌溉水增氧等方面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但對滴灌帶的鋪設密度、滴頭流量以及配套的覆膜方式、起壟方式等研究較少,而這些因素均會對滴灌效果產生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除此之外,微噴灌、噴灌、膜下噴灌和膜下滴灌均具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其在菠蘿上的灌溉應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4? 菠蘿養分管理技術研究進展
菠蘿生長周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其生育期可以分為營養生長期、花芽分化期、果實發育期和芽苗生長期,品種種類繁多。了解和掌握菠蘿養分吸收規律是菠蘿進行合理施肥的關鍵,科學的水肥管理是菠蘿高產、優質、高效的重要保障。
4.1? 菠蘿養分需求量
菠蘿品種、管理方式不同,需肥量也存在差異,具體可參考表1。通常情況下,植株生長中等的‘皇后類品種,需肥量較小,而植株生長較健旺的‘卡因類品種需肥量大且耐肥水。但灌溉施肥方式得到改善情況下,菠蘿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需肥量增加。以‘巴厘品種為例,滴灌施肥條件下,菠蘿氮、磷、鉀養分吸收量比常規雨養栽培分別提高28.5%、62.5%和30.1%。因此,在制定施肥制度時,需要充分考慮菠蘿的品種和管理方式。
4.2? 菠蘿養分吸收規律
菠蘿主要可分為4個生長階段,分別為緩慢生長期、快速生長期、催花-謝花期和果實發育期,但各品種生長周期和養分吸收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在相同生育階段,不同品種的養分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各不相同。‘巴厘品種養分吸收的高峰期位于第2階段(快速生長期),N、P、K吸收比例分別達到50.8%、45.8%和54.6%,隨后逐漸下降,在第3階段(催花-謝花期)時,N、P、K吸收比例降為20.2%、17.8%和12.3%,在果實發育期N、P、K的吸收量占比較小,主要依靠前期的積累[68]。而‘卡因品種具有2個高峰期,第1個高峰期位于快速生長期,N、P、K吸收比例分別達到46.3%、46.0%和51.5%,第2個高峰期位于果實發育期,吸收比例分別達23.4%、32.1%和32.1%[69],遠高于‘巴厘的果實發育期,在果實發育期給‘卡因種供應養分對于增產具有積極意義。
管理方式對菠蘿養分吸收也存在影響,嚴程明等[35]在‘巴厘菠蘿上的研究發現,與雨養栽培相比,滴灌施肥下菠蘿對鉀的吸收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旺長初期,具體情況可參考表2。
4.3? 菠蘿施肥技術研究進展
4.3.1? 氮、磷、鉀施肥模型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針對菠蘿施肥模型的研究逐漸增多,針對主栽品種‘卡因和‘臺農4號建立了氮、磷、鉀施肥量與產量三元二次模型,具體可參照表3。除此之外,我國針對‘巴厘也開展了相關研究,石偉琦等[67]根據施肥與產量三元二次模型推薦‘巴厘菠蘿優化施肥組合為氮(N)448 kg/hm2、磷(P2O5)81 kg/hm2、鉀(K2O)594 kg/hm2,相應產量為91.3 t/hm2。施肥模型的研究對于指導菠蘿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義,但菠蘿對養分的吸收受到品種、土壤理化性質和管理模式綜合影響,目前相關結論多是基于局部地區少部分品種的研究,且多是雨養栽培模式下,灌溉施肥模式下的相關研究較少,目前我國主栽品種依然以‘巴厘和‘卡因為主,但其他新型優質品種如‘金菠蘿與‘臺農系列等則備受規模化種植園的青睞,種植比例逐漸提升,管理方式也有較大改善,菠蘿施肥模型還需要結合新的品種、管理方式進行進一步研究。
4.3.2? 菠蘿施肥頻率的研究進展? Ribeiro等[73]在滴灌施肥條件下,分別設置4個施氮頻率(菠蘿生長周期內施氮4次、7次、27次和54次)和4個施鉀頻率(菠蘿生長周期內施4次、9次、35次和70次),研究發現,施氮頻率對‘Pérola菠蘿產量、果重和品質(SS、TA、SS/TA)無顯著影響,施鉀頻率以4~9次為佳,施鉀頻率過高不利于產量和品質的提升。石偉琦等[74-75]在常規施肥下,將氮肥分0~4次施入菠蘿園,發現施氮2次以上,隨施氮頻率的增加,菠蘿產量顯著提升,但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SS)和Vc含量呈下降趨勢。綜上說明,施氮、鉀頻率對菠蘿產量和品質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并不是頻率越高越好。
4.3.3? 菠蘿其他優化施肥技術的研究進展? 臧小平等[76]提出菠蘿果實發育期滴灌施尿素112.5 kg/hm2或硫酸鉀270 kg/hm2可比不施肥分別增產22.5%和28.9%,同時,洪克前等[77-78]研究還發現,在果實發育期適當增施氮肥和鉀肥可有效改善‘巴厘菠蘿儲藏品質,氮肥以施尿素225 kg/hm2,鉀肥以施硫酸鉀900 kg/hm2儲藏品質最佳。Sossa等[79]提出N、K施肥組合為每株10 g N+11.6 g K,1.6 g N+11.6 g K和5.8 g N+6.6 g K時,有利于‘Sugarloaf菠蘿生長和產量提升。張江周等[80]的研究發現,在常規雨養栽培條件下,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菠蘿的產量呈增加趨勢,肥料農學利用效率則呈下降趨勢,在不顯著減產和影響果實品質的前提下,以提高肥料農學效率為目的,可在傳統施肥量的基礎上減量20%。
綜上所述,目前針對菠蘿養分管理技術的研究,關注較集中的還是常規雨養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少部分主栽品種,對于近年來出現的優質新品種的研究相對較少,灌溉施肥模式下的養分吸收規律、施肥模型以及其他施肥參數的研究也比較少,除此之外,功能性配方肥的研究也相對滯后。
5? 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研究展望
目前我國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正處于起步階段,面臨的問題較多,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灌溉施肥技術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不同灌溉施肥方式的優缺點比較不充分,難以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灌溉施肥模式;(2)灌溉參數研究尚不充分,灌溉主要憑經驗,灌溉制度體系不健全;(3)與灌溉施肥技術相配套的養分吸收規律、施肥模型、土壤養分遷移規律以及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研究不充分,難以根據相應情況制定精準、科學的施肥制度;(4)菠蘿灌溉施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鏈接尚未打通。
5.1? 健全菠蘿灌溉施肥技術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篩選灌溉施肥方式
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高效綠色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和發展方向,因此,在注重作物增產增收的同時,還需要考慮生態環境的和諧、友好發展。大量研究表明,灌溉施肥技術可調控土壤水、肥狀況,在促進作物增產增效的同時,還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壤養分、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并影響土壤溫室氣體排放,減少養分淋洗,降低面源污染等。目前菠蘿灌溉施肥方式和方法的篩選主要評價指標是增產增效,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較少,針對不同灌溉施肥方式,有必要將土壤微生態指標也一同納入到系統評價體系中。
5.2? 加強菠蘿現代灌溉技術下耗水規律研究,建立灌溉模型
作物耗水量與栽培方式、品種、灌溉方式和氣候特征等均緊密相關,目前我國有關菠蘿耗水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現代灌溉施肥技術條件下菠蘿的耗水特征。基于我國菠蘿灌溉技術發展的需要,有3個方面值得進一步研究:(1)針對我國特定氣候、土壤、品種、栽培和灌溉方式,開展系統的研究,明確菠蘿標準條件下不同時期騰發量(ETC)和騰發系數(KC);(2)針對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和不同菠蘿品種,確定合適的灌溉量、灌溉頻率、滴灌帶鋪設方式和覆膜方式等;(3)建立通用灌溉模型,能夠根據氣象數據、土壤濕度和灌溉方式方法快速制定灌溉制度,指導菠蘿灌溉。
5.3? 加強菠蘿灌溉施肥條件下養分吸收規律研究,建立施肥模型
目前針對我國主栽品種‘巴厘和‘卡因雨養栽培條件下的養分吸收規律的研究相對較充分,并建立了相關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但灌溉施肥條件下的養分吸收規律和施肥模型研究較少,且目前優質新品種如‘金菠蘿與‘臺農系列的占比也在增加,不同品種不同主產區的施肥模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5.4? 加強菠蘿灌溉施肥條件下土壤養分遷移規律研究,提高施肥利用效率
土壤養分遷移直接影響到作物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養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生長發育。土壤養分遷移規律主要取決于灌溉施肥方式、方法(灌溉量、灌溉頻率、灌溉時間、灌溉施肥次序、滴頭流量、灌水器鋪設密度和覆膜方式等)、土壤質地和養分種類,明確土壤養分遷移規律對于指導合理灌溉施肥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有關菠蘿灌溉施肥條件下養分遷移規律的系統研究尚不充分,值得進一步研究。
5.5? 加強菠蘿灌溉施肥條件下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研究
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施肥方式、施肥量、施肥頻率、施肥比例、施肥時期、養分種類、肥料種類、施肥濃度和肥料助劑添加等方面,與常規雨養栽培模式相比,灌溉施肥技術條件下,施肥方式和方法發生巨大改變,菠蘿的養分吸收規律也會發生動態變化,目前菠蘿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的結論主要是基于常規雨養栽培模式、水肥耦合困難狀態下的研究,針對現代灌溉施肥技術條件下的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的研究尚不充分,無法滿足菠蘿現代化管理中精準施肥的需求。
除此之外,同步推進功能多樣化的水溶性配方肥和灌溉施肥設備的研究與開發,將養分綜合管理技術包含于水溶性肥料產品和現代化灌溉施肥設備中,精簡生產一線的實施難度,并將技術推廣工作由科研院校+政府機構兩方承擔向科研院校+政府機構+企業+基地四方承擔轉化,打通菠蘿灌溉施肥技術從研究到生產的鏈接可能也是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參考文獻
[981]?? Yang G, Li F D, Tian L J, et al.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yield under brackish water mulched drip irrigation[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9, 199: 104592.
[982]?? Adu M O, Yawson D O, Armah F A, et al. Meta-analysis of crop yields of full, deficit, and partial root-zone drying irrig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8, 197: 79-90.
[983]?? Liu H J, Wang X M, Zhang X, et al. Evaluation on the responses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th,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to drip irrigation water under mulch condition in the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of Chin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7, 179: 144-157.
[984]?? Raja G R A, Santosh D T, Tiwari K N. 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and fertigation on growth,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Microbiology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7, 6(2): 1471-1483.
[985]? 路永莉, 白鳳華, 楊憲龍, 等. 水肥一體化技術對不同生態區果園蘋果生產的影響[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4, 22(11): 1281-1288.
[986]?? Shirgure P S.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Nagpur mandarin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as influenced by evaporation based drip irrigation schedules[J]. Journal Crop Science, 2013, 2(2): 28-35.
[987]?? Yang B, Wang Z, Xie X, et al. Effects of drip irrigation regimes under lastic film on sugar beet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XinJiang[J].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2019, 35(2): 231-238.
[988]?? Kumar A, Singh R K, Sinha A K, et al. Effect of fertigation on banana through drip irrigation in North Bihar[J]. Journal of Research-Birs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7, 19(1): 81.
[989]?? 臧小平, 鄧蘭生, 鄭良永, 等.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對香蕉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9, 15(2): 484-487.
[990]?? 張玉華, 劉原柏. 葡萄種植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J]. 北京農業, 2014(21): 128.
[991]?? 杜少平, 馬忠明, 薛? 亮.適宜施氮量提高溫室砂田滴灌甜瓜產量品質及水氮利用率[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 32(5): 112-119.
[992]?? 李? 衛. 長期施肥對山地滴灌棗林土壤肥力與紅棗產量品質影響研究[D]. 楊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3.
[993]?? 高義民, 同延安, 路永莉, 等. 長期施用氮磷鉀肥對黃土高原地區蘋果產量及土壤養分累積與分布的影響[J]. 果樹學報, 2012, 29(3): 322-327.
[994]?? 王京偉. 覆膜滴灌對大棚作物根區土壤微環境及作物生長的影響[D].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995]?? Dangi S R, Zhang H H, Wang D, et al.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a peach orchard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methods and postharvest deficit irrigation[J]. Soil Science, 2016, 181(5): 208-215.
[996]?? 韓? 琳, 張玉龍, 金? 爍, 等.灌溉模式對保護地土壤可溶性有機碳與微生物量碳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 2010, 43(8): 1625-1633.
[997]?? 趙? 祥, 劉紅玲, 楊? 盼, 等. 滴灌對苜蓿根際土壤細菌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的影響[J]. 微生物學通報, 2019, 46(10): 2579-2590.
[998]?? 鐘? 爽, 臧小平, 曾會才, 等. 水肥耦合對香蕉園土壤線蟲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13, 29(23): 130-139.
[999]?? 黃麗華, 沈根祥, 錢曉雍, 等. 滴灌施肥對農田土壤氮素利用和流失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08, 24(7): 49-53.
[1000]? 王肖娟, 危常州, 張? 君, 等. 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對棉田氮肥利用率及損失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 2012, 23(10): 2751-2758.
[1001]? Py C, Lacoeuihe J J, Teisson C. The pineapple: cultivation and uses[M]. Editions G.-P. Maisonneuve, Paris, 1987: 568.
[1002]? Swete K D, Bartholomew D P. Pineapple pests and disorders[M]. Brisbane: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1993: 43-52.
[1003]? 習金根, 吳? 浩, 王一承, 等. 土壤水分對菠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0, 31(5): 701-704.
[1004]? 陳? 菁, 石偉琦, 孫光明, 等. 干旱脅迫對菠蘿苗期生長及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 熱帶農業科學, 2012, 32(7): 9-11.
[1005]? Feng H Y, Du L Q, Liu S H,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deficit irrigation on sugar accumulation ofpineapple during development[J].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81(1): 12037.
[1006]? Bartholomew D P, Paull R E, Rohrbach K G. The pineapple: botany, production and uses[M]. CABI, 2003: 136-137.
[1007]? 王春林, 鄒菊香, 麥北堅, 等. 近50年華南氣象干旱時空特征及其變化趨勢[J]. 生態學報, 2015, 35(3): 595-602.
[1008]? 王水寒, 邱建秀, 王大剛. 1960—2014年廣東省干旱時空演變特征[J]. 熱帶地理, 2020, 40(2): 357-366.
[1009] 張爭勝, 孫? 武, 周永章. 熱帶濱海干旱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定量評價——以雷州半島為例[J]. 中國沙漠, 2008, 28(1): 125-130.
[1010]? 陳家金, 林? 晶, 陳? 惠, 等. 福建省干旱的時空分布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J]. 自然災害學報, 2006, 15(S1): 265-269.
[1011]? 吳宇佳, 謝良商, 黃勇平. 海南省節水農業發展問題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 2012, 18(1): 144-145, 157.
[1012]? 李嘉力. 基于RS/GIS的廣西干旱時空格局分析及干旱區劃[D]. 南寧: 廣西師范學院, 2015.
[1013]? 鄧春梅, 李玉萍, 梁偉紅, 等. 我國菠蘿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山西農業科學, 2018, 46(6): 1031-1034.
[1014]? Kadzimin S B.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pineapple [Ananas comosus (L.) Merr][D].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75.
[1015]? 嚴程明, 張江周, 石偉琦, 等. 滴灌施肥下菠蘿氮磷鉀的營養特性[J]. 熱帶作物學報, 2014, 35(9): 1688-1694.
[1016]? 嚴程明, 張江周, 石偉琦, 等. 徐聞縣菠蘿種植現狀與生長因素分析[J]. 熱帶農業科學, 2013, 33(9): 16-21.
[1017]? 郭繼陽, 張漢卿, 楊? 越, 等. 基于因子-聚類分析的菠蘿園土壤養分狀況評價[J]. 土壤通報, 2019, 50(1): 137-143.
[1018]? 謝盛良, 劉? 巖, 周建光, 等.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菠蘿上的應用效果[J]. 福建果樹, 2009(4): 33-34.
[1019]? 嚴程明, 張江周, 石偉琦. 滴灌施肥技術對菠蘿生長發育的影響[J]. 中國南方果樹, 2014, 43(2): 78-81.
[1020]? 嚴程明, 張江周, 石偉琦, 等. 滴灌施肥對菠蘿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14, 20(2): 496-502.
[1021]? 劉傳和, 陳少華, 黎錦洪. 水肥一體化對山地栽培菠蘿生長及品質的影響[J]. 灌溉排水學報, 2017, 36(1): 102-106.
[1022]? 劉思汝, 石偉琦, 馬海洋, 等. 果樹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究進展[J]. 果樹學報, 2019, 36(3): 366-384.
[1023]? 臧小平, 鄧蘭生, 鄭良永, 等.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對香蕉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9, 15(2): 484-487.
[1024]? 張志偉, 梁? 斌, 李俊良, 等.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對馬鈴薯產量和養分吸收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 2013, 29(36): 268-272.
[1025]? 侯延杰, 薛進軍, 張鶴華, 等. 灌溉施肥模式對龍眼生長、果實形成過程及產量的影響[J]. 灌溉排水學報, 2016, 35(3): 100-104.
[1026]? 顏克發, 彭福田, 房? 龍, 等. 不同灌溉施肥處理對桃園土壤水肥狀況以及植株生長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13, 27(3): 160-164, 283.
[1027]? 臧小平, 周兆禧, 葛? 宇, 等. 熱帶葡萄營養特性及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2016(16): 97-99.
[1028]? 馬海洋, 石偉琦, 劉亞男, 等.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對菠蘿產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6, 37(10): 1882-1888.
[1029]? Patra S K, Pramanik S, Saha S. Techno-economic feasibility of microirrigation in pineapple under the Gangetic alluvial plain of West Bengal[J]. Indian Journal of Horticulture, 2015, 72(3): 329-333.
[1030]? San-José J, Montes R, Nikonova N. Seasonal patterns of carbon dioxide, water vapour and energy fluxes in pineapple[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7, 147(1): 16-34.
[1031]? Cahyonol P, Astuti N K, Purwito, et al. Mapping the rainfall distribution for irrigation planning in dry season at pineapple plantation, Lampung Province, Indonesia (Study case at Great Giant Pineapple Co. Ltd.)[C].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8: 129.
[1032]? Cahyonol P, Astuti N K, Rahmat A. Analysis water balance to determine water requirement of pineapple (Ananas comusus L. MERR.) in pineapple plantation lampung, Indonesi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2016: 2016.
[1033]? Pedro V A, Cleber B S, Bernardo B S, et 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pineapple crop grown in a tropical environment, Brazil[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6, 88(1): 201-208.
[1034]? Camilo B P, Irene A L, Oscar B M, et al. Crop coefficients for the irrigation scheduling in pineapple[J]. Revista Ciencias Técnicas Agropecuarias, 2010, 19 (3): 23-27.
[1035]? Allen R G, Pereira L S, Raes D, et al.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M].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8: 115-136.
[1036]? Chapman K P, Glennie J D, Paxton B. Effect of five watering frequencie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various plant parts of container grown Queensland cayenne pineapples[J]. Queens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Science, 1983, 40: 75-81.
[1037]? Souza O P D, Zanini J R, Torres J L R, et al. Produ??o e qualidade dos frutos do abacaxi sob diferentes l?minas e frequências de irriga??o[J]. Bioence Journal, 2012, 17(4): 534-546.
[1038]? Souza O P D, Zanini J R, Torres J L R, et al. Rendimento do suco e qualidade química do abacaxi sob lminas e frequências de irrigao[J]. Bioence Journal, 2013, 29(6): 1971-1980.
[1039]? Brito C F B, Fonseca V A, Santos M R D, et al. Irrigation with saline water on pineapple grown in the semi-arid of bahia state[J]. Bioence Journal, 2019, 35(6): 1810-1820.
[1040]? Brito C F B, Santos M R D, Fonseca V A, et al.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Pérola pineapple in the semi-arid region[J].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genharia Agrícola e Ambiental, 2017, 21(12): 834-839.
[1041]? Dhungel J, Bhattarai S P, Midmore D J. Aerated water irrigation (oxygation) benefits to pineapple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rop health[J]. Advances in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2, 26(1): 3-16.
[1042]? 陳新明, Dhungel J, Bhattarai S, 等. 加氧灌溉對菠蘿根區土壤呼吸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2010, 28(6): 543-547.
[1043]? Thorne M D. Report on irrigation and trash mulch experiments[J]. Pineapple Research Institute News, 1953, 1: 64-70.
[1044]? Combres J C. Bilan énergétique et hydrique de lananas: Utilisation optimale des potentialités climatiques[C]. Compte-rendu d'activités, Anguédédou: IRFA, 1983: 108.
[1045]? 陳? 菁, 孫光明, 習金根, 等. 菠蘿不同品種氮、磷、鉀養分累積差異性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10, 37(6): 87-88.
[1046]? Facco P R, De S B A M, Martins M V, et al. Macronutrient uptake, accumulation and export by the irrigated ‘vitória pineapple plant[J]. Revista Brasilra De Ciência Do Solo, 2014, 38(3): 896-904.
[1047]? 石偉琦, 馬海洋, 劉亞男, 等. 菠蘿水肥一體化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9.
[1048]? 陳? 菁, 孫光明, 臧小平, 等. 巴厘菠蘿干物質和NPK養分累積規律研究[J]. 果樹學報, 2010, 27(04): 547-550.
[1049]? 陳? 菁, 孫光明, 臧小平, 等. 卡因菠蘿N、P、K養分累積規律的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2010, 31(6): 930-935.
[1050]? Spironello A, Quaggio J A, Teixeira L A J, et al. Pineappl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effected by NPK fertilization in a tropical soil[J]. Revista Brasileira De Fruticultura, 2004, 26(1): 155-159.
[1051]? 馬海洋, 石偉琦, 劉亞男, 等. 氮、磷、鉀肥對卡因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J], 2013, 19(4): 901-907.
[1052]? 吳川德, 秦海利, 陶柏順, 等. N、P、K肥對臺農4號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熱帶農業工程, 2013, 37(3): 20-24.
[1053]? Ribeiro A M A D S, Bonomo R, Zucoloto M, et al. Potassium and nitrogen fertigation frequency on pineappl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9, 11(6): 416-423.
[1054]? 石偉琦, 孫光明, 陸新華, 等. 分次施氮對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12, 18(6): 1524-1529.
[1055] 石偉琦, 孫光明, 鄧? 峰, 等. 施氮次數對無刺卡因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2012, 33(8): 1366-1370.
[1056]? 臧小平, 何應對, 孫光明, 等. 生長后期滴灌施氮鉀肥不同用量對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廣東農業科學, 2011, 38(24): 46-49.
[1057]? 洪克前, 徐函兵, 王俊寧, 等. 不同施氮水平對菠蘿貯藏品質的影響[J]. 廣東農業科學, 2013, 40(5): 78-80.
[1058]? 洪克前, 徐函兵, 王俊寧, 等. 采前施用鉀肥對菠蘿果實貯藏特性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3, 34(3): 408-412.
[1059]? Sossa E L, Agbangba C E, Amadji G L, et al. Integrated influence of soil tillage, nitrogen–potassium fertiliser and mulching on pineapple (Ananas comosus (L.) Merr.) growth and yield[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lant and Soil, 2019, 36(5): 339-345.
[1060]? 張江周, 嚴程明, 劉亞男, 等. 不同施肥量對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4, 35(5): 837-841.
責任編輯:沈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