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晴 石莉 李敏
(淮北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離散數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各大高校的計算機、數學、管理等學院均有開設[1]。然而,大多離散數學的課堂中均存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各種問題。眾所周知,在遇到問題時,角度不同,所處立場不同,解決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離散數學的課堂教學創新中引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成果導向,即提前設定好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進一步設計過程[2]。秉承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本文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為例,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成果導向,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影響學生學習的切實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通過課堂教學創新,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保證教學質量。
對于自控能力不夠的學生,在教師不常點名的課上,經常會缺勤;還有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跟著老師教學思路去思考、學習;此外,經調查發現,尚有少數教師只關注自己的教學內容,課件中理論知識偏多,現實應用太少,學生很難做到學以致用。
學時緊,內容多往往給學生造成教師講述過快、內容量太大跟不上節奏的感覺。同時與所有數學學科的課程相似,離散數學每一章節中均有大量的符號,定義、定理需要掌握,毫無意外,這些枯燥的知識給學生學習帶來了更多困難,而且容易讓其產生畏難心理。
目前,很多學校均采用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定的考核方式[3],其中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例一般為70%,而實際上只要學生期末試卷成績達到55分就不會掛科。這也就使得很多學生過分注重期末考試,忽略了平時課堂上的學習。
為有效解決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結合學院的專業特色和培養目標,現對離散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全面創新。
新的教學目標設定在關注學生知識獲取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學生能力、素質方面發展的重視程度。具體優化方向與其相對應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優化方向與其相應教學目標
在離散數學的課堂上,可引入以小組為單位的集體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競賽思維和集體榮譽感。在長期的磨合過程中,學生能充分展現個人能力,小組成員具有一定的默契。這種小組活動還可延伸到課下,鼓勵學生以團隊形式積極參與學科競賽,因為學科競賽本身也是一種測試,是考查學生關于專業知識應用的一種方式,為學生實踐創新提供了平臺[5]。相較于臨時組建的團隊,離散數學課程小組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團隊凝聚力更強,彼此了解分配任務時能人盡其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結合新時代下學生學習特點,教學中選擇使用智能教學助手[6]。為減少課堂教學任務,課前,教師可提前做好預習任務單、預習自測題以及關于難點部分的講解小視頻等上傳至教學助手平臺,讓學生結合提供的其他網絡資源在規定時間內做好預習,之后教師再針對學生預習自測結果進行備課。課堂上,學生將課堂練習上傳平臺,方便教師對學情實時掌握;當教師提問時,學生可從平臺中選擇搶答,且每位同學的搶答次數可直接從后臺導出,方便期末考核。課后習題解答錄制成小視頻上傳至平臺,不再占用課堂時間講解。此外,使用教學助手可實現快速簽到,大大縮短了傳統點名所用時長。課堂教學中運用智慧教學,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符合當下的教育理念。
針對學生過分重視期末考試而忽略平時學習問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實行教考分離,規定任課教師不得參與具體命題。這對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及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高了考核的科學性,更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此外,還可通過調整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以此來提升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平時成績由先前的30%增至50%,測評也可由多個環節組成,在考查出勤和課后練習的基礎上,新增了課堂搶答、小組活動及章節測試環節(其中出勤、課后練習占比均為總成績的5%,課堂搶答、小組活動占比均為10%,章節測試占比為20%)。
由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不便統計,本文僅從出勤率、期末考試成績、學科競賽參與情況這三個方面分析課堂教學創新成果。以學院同時開展離散數學課程教學且期末考試采用同一張試卷的18級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1班、2班這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按傳統方式教授,2班從學期開始便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經過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將兩個班級的出勤率、期末考試成績、學科競賽參與情況進行比較:2班的出勤率比1班高了近8個百分點,逃課、曠課情況有所改善;同時2班的及格率近90%,而1班的僅為70%多,對比80分以上的人數占比,2班也明顯高于1班;1班平均每個學生參加0.3項學科競賽,而2班平均每人參加0.75項學科競賽,大幅度提升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積極性。從對比結果可知,課堂教學創新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出勤率、期末考試成績,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還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堅定學生勇于創新的信念。
本文引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以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為目的,在深入分析課堂教學中阻礙學生發展因素的基礎上,對離散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創新,并通過案例分析,驗證了創新的有效性。目前學院離散數學課堂教學已全部采用此種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