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鋒
(遼寧恒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遼寧 丹東 118000)
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及相關工程(JXZF-1標段),建筑主體共5層,其中地上3層,地下2層,局部設夾層。建筑面積地上178941㎡,地下45168㎡,合計224109㎡。總長度606米(房建結構與橋梁結構分界),東西向寬191米。本次設計范圍為南北向站臺范圍內的站房主體(地面候車室、夾層出站通廊、高架候車室)、站臺雨棚以及其他為站房服務的相關配套設施。另外,鐵路用地范圍內與站房緊密貼臨的市政配套車場、R1/R2/M1三條軌道交通。M1線垂直站場位于站房中央地下二層。本次滑動鋼模板于地下二層軌道交通M1區間箱涵使用。M1區間一道側墻長194.2米,共四道側墻,區間凈寬5.65m,凈高6.48m。M1區間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M1區間箱涵示意圖
地下二層M1線站臺層區間作為地鐵預留線路,結構具有較高的重復性且長度較長。采用傳統木模需要大量的人力、機械。滑動模板恰好可以通過液壓系統進行快速的支模拆模以及整體滑動,節省時間又節約人力。M1區間箱涵斷面高度6.48m,若采用木模則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極易脹模漏漿,而大型滑動鋼模板可重復利用且拼縫嚴密,剛度較大,使得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易漏漿、脹模變形。鋼模板一次拼裝成型后,會大大減少現場的材料堆放,與木模相比較可以節省大量的場地空間。因此,滑動鋼模在質量、成本和工期上都能較為優秀的達成目的。圖2為M1區間施工條件。

圖2 M1區間施工條件
放線定位→鋪設走行鋼軌→組裝門架系統、走行系統、收模系統、液壓系統→內模按放線位置就位→測量復測→清掃墻內雜物→安裝三段式對拉螺桿→安裝外側模板,調整斜撐(拉桿)使模板垂直后,擰緊穿墻螺栓→模板安裝完畢后,檢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緊固,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澆筑混凝土→內模脫模→鋼模臺車行走至下一倉→柱子外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桿或斜支撐,卸掉柱箍,再把連接每片柱模板的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 墻外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桿或斜撐,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即可把模板吊運走。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以下施工流程中應注意的地方。
1.放線定位后,進行臺車軌道的安裝,軌道兩側焊接10*10*1cm的鋼墊片,用15cm*?1.6mm膨脹螺絲固定在筏板上(見圖3),墊片間距2m,之后進行臺車的安裝。在使用膨脹螺絲安裝鋼墊片之前應注意提前規劃鋼筋排布。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們在基礎筏板鋼筋綁扎時提前將軌道線及膨脹螺絲位置畫出以避免和基礎上部鋼筋重疊,這樣可以避免之后再將鋼墊片打入基礎時因碰到基礎上部鋼筋而造成膨脹螺栓打不進去的情況。

圖3 軌道安裝使用的鋼墊片
2.臺車組裝好后,應先進行試車(見圖4、5、6),確保行走無恙后,關閉液壓馬達,在行走輪處使用阻車器防止臺車自行滑動。

圖4 臺車走行系統

圖5 臺車液壓系統

圖6 專業人員進行試車
3.啟動液壓油泵時同一側的兩只油缸在收支模時要交替緩慢動作以防止因單只油缸動作過大而造成面板扭曲變形。需要微量調節時使用絲杠。內模到達位置并讓測量隊復核后(見圖7),旋緊所有側模絲杠。

圖7 測模板平整度
4.千斤頂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檢查千斤頂能否正常使用;2、千斤頂應該放置平整,為防止側滑,應在千斤頂下墊支座;3、手柄動作方向角度范圍內應無障礙物。
5.鋼模板在使用前進行除銹打磨,涂隔離劑。見圖8、9

圖8 涂隔離劑

圖9 模板處理后
6.臺車進入相鄰段箱涵,在進行臺車的就位過程中,測量隊應緊密配合此過程,直至模板調整符合設計要求為止。
7.鋼筋、模板、止水鋼板及其他零件安裝完畢并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
8.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保持連續性,不得間斷。在澆筑底板混凝土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澆筑順序,確保墻體混凝土均勻上升,以有效控制混凝土上升速度。在箱涵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強腋腳模處的混凝土振搗,以保證氣泡及時排出。
9.吊裝模板時輕起輕放,不準碰撞,防止模板變形。
10.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11.拆下的鋼模板,如發現模板不平時或肋邊損壞變形,應及時修理。
12.鋼模在使用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分規格堆放,及時補涂刷防銹劑。
(一)在第一次組裝過程中,我們發現柱模板容易柱身扭曲,尺寸誤差導致鋼筋保護層過大。找出的解決辦法是:在支模前按圖彈位置線,先校正鋼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底部用小方木釘成方盤,保證底部位置準確。根據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設計好柱箍尺寸及間距,柱四角做好支撐及拉桿。
(二)墻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墻體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準確。拼接不嚴,縫子過大造成跑漿。模板應根據墻體高度和厚度通過設計,確定縱橫龍骨的尺寸及間距,墻體的支撐方法,角模的形式。模板上口應該做拉結,以此來防止上口尺寸偏大。在后澆帶處設置雙層網片和橡膠止水裝置可以有效防止漏漿。
(三)模板分為外模+內模+門架+液壓+走行。內外模采用對拉螺栓連接。對拉豎向間距為1米,縱向間距為1米。對拉采用?27三節止水螺栓模板上開對拉孔?35孔方便拆模,在模板與砼面間設置橡膠止水裝置防止漏漿。外模KZ2處于開挖面處需現場頂緊。外模現場考慮支護及操作平臺。
(四)模板采用縱向分節以3米節為主,中間加調節段調整。模板背筋豎向布置,外面大肋為縱向布置,內模可在現場固定在模板上不動。外模需要看具體的拆模情況,因為要零拼需要經常拆裝,所以縱向大肋與模板采用快速連接。
(五)拆模后墻體及柱子應平整光滑,如圖10。若墻體和柱子有蜂窩麻面等缺陷應立即分析原因,確立方案進行修補。

圖10 拆模效果
從本次雄安站站房M1區間的施工過程來看,滑動鋼模板的優點有:
(一)臺車在經過前期的組裝后,再后期使用起來非常便利,工人在熟練之后每一段的施工速度可以保持在4至5天,形成一套標準化、規范化的施工流程。
(二)現場對于場地空間需求度較小,節省了大量架子工及相關材料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傳統木模產生的木屑、鋼管、水平兜網等材料堆在現場而導致現場文明施工不達標的情況。并且節省了寶貴的空間場地方便其他工種的施工。(見圖11)

圖11 滑動鋼模與傳統木模對比
(三)如前文所說,人力機械可以大大節省,澆筑混凝土時整體觀感和質量更好,不易脹模。而使用鋼模板的難點主要是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前期投入巨大、與廠家溝通制作模板所花費的時間、臺車組裝的效率。50t以上汽車吊或重型塔吊的準備。總體來說,滑動鋼模在地鐵區間這種特定施工情況下優勢非常明顯,值得大力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