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彥
(沈陽市現代農業研發服務中心(沈陽市農業科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該方法的基本原理很簡單,以美國農部制土壤質地分類標準提供的質地坐標三角圖為基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中“點”與“面”的空間關系,根據質地類型點落入的區域,來判斷土壤質地類型。
如圖1,土壤質地三角坐標圖有X、Y、Z三個軸,刻度范圍都是0~100,首尾相連且滿足X+Y+Z=100。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粒級的百分含量,即砂粒(2~0.05 mm)、粉(砂)粒(0.05~0.002 mm)和粘粒(<0.002 mm)。三角形內部任意一點的三種粒級百分含量之和為100,對應于一個各粒級含量不同的混合體。

圖1 美國農部制土壤質地三角坐標圖(GB7845-87)
Silt=100-Clay-Sand (1)
在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繪制土壤質地三角坐標圖需要有圖中各關鍵節點的坐標,因此,需要解析各個關鍵點的平面坐標。
圖2中標示出A-Z共26個關鍵點。以B點為例來解析質地坐標三角圖上各關鍵點粘粒(Clay)、砂粒(Sand)坐標與平面坐標系統X、Y的關系(見公式2)。

根據上式,可以計算出三角坐標圖上26個關鍵點的平面坐標(表1)。

表1 關鍵點坐標
計算平面直角坐標的目的是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個,利用X,Y坐標點繪制12個代表不同土壤質地的面域。在GIS中繪制坐標圖,必須將投影設置為“NonEarth”,即非地球投影,避免坐標圖在球面上的變形(見源代碼中地圖參數設置部分)。
本文所介紹的方法原理如圖3所示:土壤質地三角圖在GIS系統中,是平面坐標系中一個圖層,當輸入樣點土壤的粘粒(Clay)、砂粒(Sand)值后,系統首先判斷二者的和是否大于100,如果大于100提示錯誤,否則按照公式(2)計算對應的x,y坐標,并在裝飾圖層中展點P,接下來系統利用GIS中對象關系法則判定“點”與“面”的關系,即點P的投影P’落入到質地三角圖的哪個面域內,如果確定落入的面域后,根據面域的質地屬性,將土壤質地名稱反饋給用戶。

圖3 土壤質地自動判別原理示意圖
系統可以對導入的EXCEL表文件進行批量數據處理,方便在系統中直接將采樣點的質地類型寫入數據庫的對應字段中。
系統設計環境如下:MapX作為GIS開發控件、.NET下C#語言編程、ACCESS 2000數據庫、用友CELL表格組建。
MapX系統屬于Mapinfo家族比較小的一款開發控件,集成了Mapinfo絕大部分的性能,圖形展示效果絢麗。因此,系統運行非常流暢(圖4)。

圖4 系統運行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