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震,李 江,鞏方偉,孫 磊,李 垚,王 欣
(1.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淄博供電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2.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
基于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同步相量測量單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已經在廣域測量系統(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中得到大規模應用[1-3]。由于GPS 信號受美國軍方控制,一旦信號丟失,PMU將無法正常工作。隨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組網成功,考慮到PMU 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安裝復雜等弊端,在配電網、低壓系統中,研究基于BDS的微型同步相量測量單元μPMU 對提高系統的動態安全監控性能,確保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高精度的相量測量是系統動態監測的關鍵[4-6],因此BDS同步授時信息精確度直接影響相量測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文獻[7]對BDS信號覆蓋范圍、同步授時精度及工作可靠性進行了綜合分析,證明了BDS 能確保異地被測相量的高度同步性,測量精度要比GPS 更高。在輸電網中基于北斗與GPS 互備授時的PMU 早已有所研究[8-9],通過對比北斗和GPS授時的同步相量測量試驗結果驗證了北斗授時的有效性。文獻[10-11]通過相量表達式的推導和對發電機轉子角測量原理的分析,分別討論了授時偏差對P類和M 類PMU 量測的影響。然而,以上工作都是基于輸電網PMU 開展的,對于配電網相量測量裝置的研制及BDS的應用還很欠缺。
在之前研制的配電網μPMU 與故障錄波裝置的基礎上,對時鐘源進行更換[12]。在裝置改進前,考慮到系統的環境、電磁干擾等因素會給BDS 的授時帶來偏差,因此,BDS 授時偏差對量測精度的影響是改進能否成功的關鍵。分別從穩態和動態兩方面推導了授時偏差下μPMU 量測相量的計算公式,分析了BDS 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和相角的影響規律。最后,通過MATLAB 對基于BDS 的μPMU 相量誤差進行仿真,仿真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采用BDS 作為時鐘源可以有效提高原裝置的相量測量精度,尤其是相角精度。
基于BDS 的μPMU 結構原理如圖1 所示。總體上可分為微控制器模塊、綜合電能監測模塊、BDS 授時模塊、過零檢測模塊、故障錄波模塊、人機接口模塊和上位機通信模塊等[8]。

圖1 μPMU的結構原理
三相四線制中的A、B、C 三相和零線N 經電壓互感器TV 和電流互感器TA 接入到綜合電能檢測模塊ATT7022b,經處理后將計量參數和校表參數傳遞到微控制器模塊AVR 單片機,由BDS 提供精準授時,通過過零精測模塊增強裝置采樣的抗干擾性。AVR 單片機與人機接口模塊(LCD 液晶顯示屏和按鍵)、上位機模塊、故障錄波模塊相連,分別完成讀數和設置、實時傳輸數據、故障數據保存等功能。
由圖1可見,μPMU 是在BDS提供的世界協調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和1 秒脈沖(Pulse Per Second,PPS)下,對配電網中各安裝節點的電壓、電流進行同步測量,從而確保全網的測量結果具有同時性。因此,同步授時信息的精確度將直接影響相量量測的精度和可靠性。
BDS具有單向授時和雙向授時2種授時功能,分別提供100 ns(單向授時)和20 ns(雙向授時)的時間同步精度。因此,如果BDS的綜合精度按50 ns計算,當系統信號頻率為50 Hz時,其相角誤差為0.000 9°,頻率變化時的相角誤差可以按(1+Δf)0.000 9°計,Δf為實際頻率相對于額定頻率的偏移量,可見,BDS作為μPMU 的異地同步測量時鐘源具有比GPS 更高的精度[13-14]。時鐘源授時精度到相角測量誤差的轉換為

式中:δ為時鐘源的授時精度,ns。
當電力系統中μPMUs 的采樣率為50 次/s 時,用Δt1、Δt2分別代表時間戳產生時經過精確時鐘和偏差時鐘的時間,Δt1=0.02 s,Δt2=0.02 s±ε,ε代表時間偏差[15]。Δt2略大于Δt1時產生的時間偏差如圖2所示,Δt2略小于Δt1時產生的時間偏差如圖3 所示。由圖2、圖3 中紅色橢圓部分可見,偏差時鐘在1 s 內產生的時間偏差比較明顯。這是因為在偏差時鐘下的相量測量結果并沒有同步,導致此時的待測相量并不是在時間戳產生的瞬間而測得。

圖2 Δt2略大于Δt1時產生的時間偏差

圖3 Δt2略小于Δt1時產生的時間偏差
用電壓相角的變化可以判斷BDS 時鐘是否精確,電壓相角變化為

式中:k為采樣數;Δt為采樣間隔。

用Δθ1表示精確時鐘下當采樣率為50 次/s 時,電壓相角在1 s 內的變化量。對于精確時鐘,即Δt=50 s,每次采樣后的電壓相角變化為用Δθ2表示偏差時鐘下當采樣率為50 次/s 時,電壓相角在1 s 內變化量。對于偏差時鐘,即Δt2=0.02 s±ε,每次采樣的電壓相角變化為

通過比較式(3)和式(4)中第50 次采樣的電壓相角變化可以看出,當時鐘精確時,此時的時間間隔仍為0.02 s;當時鐘存在偏差時,則時間間隔變為|0.02 s±ε|,從而導致電壓相位發生偏移。精確時鐘下和偏差時鐘下電壓的相位偏差實際測量結果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精確時鐘下電壓的相位偏差

圖5 偏差時鐘下電壓的相位偏差
由圖4、圖5 可知,當時鐘精確時所測電壓相角的變化很小,其絕對值在[0°,0.06°]范圍內變化;而當時鐘存在偏差時,電壓相角差在每秒內都存在尖峰值,相角的最大誤差能達到0.2°。
綜上所述,BDS 時鐘的授時精度對相角量測影響很大,下面分別從穩態系統和動態系統兩方面詳細研究BDS授時精度對相量量測的影響。
當系統處于穩定運行狀態,且工作頻率為額定頻率時,其電力信號的表達式為

式中:YM為信號的幅值;f0為系統的額定頻率;φ0為信號的初始相位。
電力輸入信號的復指數表示形式為

式中:φ0為額定角頻率。
對信號進行采樣,其中采樣頻率fs=Nf0,N為正整數,采樣間隔ΔT=1/fs,則采樣信號為

式中:n為采樣數。
為了防止頻譜泄漏,對系統信號進行漢寧加窗處理[16],處理后的信號為

加窗后采樣信號的離散傅里葉變換(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表達式為

由于漢寧窗與正整數N和采樣數n有關,與時間無關,可以將漢寧窗看作為K,則式(9)為
當BDS 的授時偏差為Δt時,即采樣時刻發生了Δt的偏差,第n次采樣得到的相量為
比較式(10)和式(11)可見,當系統在額定頻率下穩態運行時,授時偏差Δt對相量幅值不會產生影響,對相角產生了2πf0Δt的偏差。
當系統處于穩定運行狀態,但頻率為非額定頻率時,此時的電力信號可表示為

式中:f和φ分別為信號的頻率和相位,經采樣頻率為fs的模數變換后得到采樣序列y(n)為:

式中:ΔT為采樣間隔。如果BDS 的1PPS 因干擾產生Δt的偏差,令T′=(ΔT+Δt),此時的采樣序列的實測值為

3.2.1 對同步采樣的影響
同步采樣即采樣頻率隨系統頻率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確保采樣頻率始終是系統頻率的整數倍,即fs=Nf[17]。
式(15)中當Δλ=0 時即為同步采樣,式(13)的DFT基波分量展開式為

任意時刻t的向量為y(t)=
由式(17)可以看出,此時BDS 的授時偏差對相量的幅值和相角都沒有影響。
3.2.2 對異步采樣的影響
異步采樣即采樣頻率為定值,不隨電力信號基波頻率的變化而調整,此時Δλ≠0[18-19],式(6)的DFT基波分量展開式為

式中:Y1和Y2分別為采樣信號的兩個分量。
授時偏差Δt對相角測量結果的影響如圖6所示。

圖6 時間偏差對相角測量結果的影響
圖6中,Δφ1=N(N-1)πΔfT′,φM為測量相量的相位,相角測量誤差為

式中:Δφ1和Δφ2分別為信號兩個分量Y1和Y2分別產生的相角差。
由以上分析可知,BDS 的授時偏差Δt對相量幅值不會產生影響,但對相角偏差影響很大。
當系統在非額定頻率下穩態運行時,同步采樣時BDS 的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和相位的量測沒有影響,異步采樣時BDS 的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雖不會產生影響,但對相位會產生一定的測量誤差。
電力系統在動態條件下電壓、電流信號不再是純正弦信號,動態條件下的電力信號模型為

式中:YM(t)為動態條件下信號的幅值;f(t)為動態條件下信號的頻率;Δf(t)為動態條件下頻率的偏差。
為了防止頻譜泄漏,將傳統的DFT 算法與數字低通濾波器相結合,得到消除高頻分量后的相量為

在系統振蕩期間,幅值、相角、頻率等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且為時間相關的函數,為了在采樣窗內近似描述這種動態變化,可以用二階泰勒級數展開式模擬相量各參數的波形變化,即為

式中:m2為二階導數;m1為一階導數;m0為常數。
將式(23)代入式(21)得


由于時間標記設置在數據窗的中間,所以該點的實際相量為

因此,相量測量誤差為

當授時偏差為Δt時,則采樣間隔變為KΔT+Δt,相量測量誤差為

幅值偏差為

式中:m、h、l為常量。

由于動態情況下,頻率是動態變化的,假設頻率偏差Δf(t)=2t,則相位偏差為

由于實際運算中,樣本數N、濾波器系數h(n+)、加權平均值及采樣間隔ΔT都為定值,所以式(34)中a、b、c也為定值。由式(32)和式(34)可見,當Δt為定值時,幅值誤差和相位誤差都為定值;當Δt變化時,幅值誤差的變化軌跡為拋物線,相位誤差的變化規律近似為正弦曲線。
為驗證上述理論,利用MATLAB 分別進行穩態和動態仿真分析。考慮到BDS 授時精度會受環境、電磁干擾等因素影響,為了能直觀反映授時偏差Δt對相量測量精度影響,試驗中Δt取值為

穩態下的測試信號為

式中:f0=50 Hz,φ0=π/3,測試信號的時長為3 s。圖7、圖8 分別為系統穩態情況下無授時偏差和授時偏差為Δt時電壓幅值、相位的仿真結果。

圖7 穩態時的電壓幅值

圖8 穩態時的電壓相位
由圖7、圖8 可知,授時偏差為±1 ms 時,相角偏差約為0.9°,滿足2πf0Δt的理論偏差;電壓幅值偏差約為0.01 V,授時偏差對幅值的影響可忽略。
動態情況下的測試信號如式(32)所示,YM(t)=220 V,f0=50 Hz,φ0=π/3,為了簡化計算,設頻率偏差Δf(t)=2t,m=h=l=0.5,樣本數N=200,測試信號的時長取20 s。無授時偏差和授時偏差為Δt時的電壓幅值、相位的實驗結果如圖9和圖10所示。

圖9 動態時的電壓幅值

圖10 動態時電壓相位偏差
由圖9、圖10 可見,動態情況下,授時偏差為±1 ms 時,電壓幅值隨時間不停變化,由于受頻率偏差Δf(t)=2t的影響,電壓幅值不再滿足簡單的正弦規律。授時偏差Δt與無授時偏差的電壓幅值差小于0.2 V,滿足拋物線的理論分析。授時偏差Δt下的相位誤差約為0.9°,且隨時間的增加,偏差波動越明顯,符合相位偏差近似正弦曲線變化的理論分析結果。
為了更直觀地描述授時偏差大小對相量測量誤差的影響,對授時偏差分別為1 μs 和1 ms 的TVE 值進行比較,如圖11所示。
由圖11 可知,授時偏差與相量總誤差(Total Vector Error,TVE)值成正比。當授時偏差為1 μs時,能夠滿足標準中TVE 值小于1%的要求[20-21]。由于BDS 的授時偏差能達到納秒級別,因此,基于BDS的配電網μPMU 的相量測量精度會更高,尤其是相角測量將會更精確。

圖11 授時偏差分別為1 μs和1 ms的TVE值
在研制的配電網μPMU 與故障錄波裝置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了當裝置時鐘源更換為BDS后對相量幅值、相位可能帶來的影響。從穩態和動態兩方面推導了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相位的誤差影響表達式,并通過MATLAB仿真驗證了理論分析結果。穩態時,BDS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沒有影響,對相位將會差生一定的偏差;動態時,BDS 授時偏差對相量幅值偏差的影響按拋物線規律變化,對相位偏差的影響近似正弦曲線,且隨時間的增加,誤差波動會越明顯。綜合以上分析,結合BDS 授時偏差為納秒級的因素,基于BDS的μPMU相量測量精度比之前的裝置將有所提高。
研究結果將為配電網μPMU 與故障錄波裝置的改進,配電網相量測量精度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