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剛,張 健
(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預制T梁模板一般采用多個節段組拼,每兩個橫隔板間設1節模板,每澆筑1片梁需分節拆除、分節組拼模板,安拆時需門式起重機等設備配合,多個臺座配置1套模板。由于模板節段較多、作業人員多、工效低,導致單片梁板預制效率低,且模板長度方向設有拼縫,每次梁板預制前均需對接調整,導致不能穩定保持梁體外觀質量。梁板混凝土澆筑完成且模板脫模后,臺座附近通常存在大量垃圾、零配件等雜物。為提升公路工程建設品質,大力推行橋梁預制構件工廠化、標準化、精細化生產,須對傳統T梁預制技術進行創新。本文以臨金高速臨安至建德段工程第TJ01標段的無軌全自動移動模板預制T梁進行說明。
臨金高速臨安至建德段工程第TJ01標段起點接千秋關,終點接上跨杭徽高速的於潛樞紐,范圍為K0+000—K24+100。本標段橋梁T梁集中預制,長度劃分為37,35,30,29,28.86,28.744,27.09,25,22,23.792,20,16,10m,共4 259片,其中30m標準的T梁2 200片(見圖1,2)。針對此類T梁,項目研發可整體脫模、不用鋪設軌道可自動行走的模板體系,彌補T梁預制存在的缺陷。為便于模板整體行走,平行布置預制臺座與門式起重機軌道,且每條線為7個臺座配置模板,以提高模板利用率。

圖1 T梁立面

圖2 T梁斷面
無軌全自動移動模板拼裝每節普通鋼模板后,將各節連成整體,并安裝具備多向行走功能的行走輪及動力系統,配置豎向頂升油缸及橫向頂推油缸,當模板靠近預制T梁臺座后,通過調整頂升油缸以達到T梁混凝土澆筑要求的高度,頂推油缸用于模板整體脫模。
相比傳統模板,該模板只需安裝1次即可。整個模板體系的脫模,橫向及縱向移動行走、就位、頂升都由液壓系統及行走輪完成。整個施工過程的模板體系不需其他吊裝設備,同時場內不需鋪設軌道,有利于文明施工管理。
無軌全自動移動模板包括液壓模板系統、頂推油缸、頂升油缸、主次梁、主動輪、被動輪、液壓泵站、操作平臺等。模板系統由主次梁連成整體,主次梁上設有頂推油缸和頂升油缸,模板系統下設主動輪和被動輪,如圖3所示。

圖3 模板體系立面
2.2.1組成系統
模板由側模模板、齒板、端模等組成,模板面板厚8mm,背肋為10號和12號槽鋼。模板在臺座就位后,模板下口和底部需采取對拉措施,以確保模板在混凝土澆筑時受力滿足要求。橫隔板與腹板相交角度設計為90°,為方便模板脫模,加工時改為91°。
2.2.2行走系統
單側模板行走系統由10個行走輪組成,每2個1組,其中2組4個為主動輪,其余為被動輪,主動輪和被動輪均具有90°轉向功能。每套模板對應7個制梁臺座循環預制T梁,預制梁臺座上的T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并脫模橫向行走離開梁板后,該模板順臺座方向行走到下個臺座位置,依次循環進行下片T梁預制作業。行走系統行走及轉向均由電機驅動,通過遙控器進行控制。澆筑狀態行走系統立面如圖4所示。

圖4 澆筑狀態行走系統立面
2.2.3液壓系統
整個液壓系統由泵站、油缸和管道、主次梁等組成。液壓系統支撐主梁為200mm×350mm×8mm箱形梁、次梁為200mm×250mm×8mm箱形梁,主次梁主要承受模板自身荷載、脫模時的水平頂推力。油缸分水平頂推油缸和豎向頂升油缸,水平頂推油缸共3個,行程0.3m,對應于每道橫隔板的位置,用于脫模;豎向頂升油缸共5個,對應于行走輪上方,主要調節模板水平及標高,以達到使用要求,當模板水平位置及標高符合要求后,在模板下方支墊機械千斤頂,用于承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的荷載,并頂升油缸卸荷,各油缸均在液壓泵站統一進行操作。澆筑狀態千斤頂支撐立面如圖5所示。

圖5 澆筑狀態千斤頂支撐立面
1)單側模板分4塊制作,模板出廠前須驗收尺寸、拼縫、焊縫、平整度等。
2)模板及相關配套部件到達預制廠,組拼成整體后,檢查模板整體長度、螺栓連接等。
3)對液壓油缸進行調試,檢查頂升千斤頂和頂推千斤頂的運行情況。
4)試運行輪式行走機構,檢查行走輪轉向、行走功能是否正常,遙控器及電機發送接收指令是否通暢。
1)T梁模板與液壓系統主次梁在工廠內組裝成一體,到場后放平模板,先將行走系統安裝到位,然后豎起模板,將各節段高強螺栓連成一體。
2)T梁模板連成整體后,安裝液壓系統,包括各油缸及泵站。
3)液壓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后,操作遙控裝置,使模板系統行走至臺座位置,靠近預制T梁臺座約10cm時,放慢行走速度,緩慢靠近并貼緊臺座,利用豎向千斤頂調整模板標高。
4)模板底部安裝機械千斤頂,豎向千斤頂回油卸荷后,安裝模板底部對拉桿和模板上口對拉桿加固兩側模板,以確保梁體尺寸。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隨時檢查螺母,防止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松動。在整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直至脫模前,梁體混凝土荷載均由機械千斤頂承受,如圖6所示。

圖6 混凝土澆筑狀態
1)脫模 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0MPa后拆除液壓模板。首先拆除兩端側模和頂部梳齒板,取掉上下對拉桿。驅動豎向油缸使主動輪及被動輪落地,取走機械千斤頂后驅動豎向油缸,使主動輪及被動輪離地面約2cm。驅動水平頂推油缸,使模板脫離混凝土面,直至主動輪及被動輪落地,完成脫模。模板脫模及橫向移動狀態如圖7所示。

圖7 模板脫模及橫向移動狀態
2)行走 主動輪及被動輪落地后,利用主被動輪的橫向行走功能使模板與梁體達到安全距離,然后將主動輪及被動輪旋轉90°,此時模板體系為縱向行走狀態,如圖8所示。

圖8 模板整體縱向行走狀態
1)檢查模板間的連接螺栓是否緊固。
2)澆筑混凝土前應驗收模板各部分尺寸,保證結構尺寸達到要求后澆筑混凝土。
3)應安排專人指揮模板移動,控制行走速度,隨時觀察地面有無雜物、模板與梁體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
4)模板拼裝完成后,應制定專門的操作手冊,并培訓現場操作工人,合格后才能上崗。
5) 模板就位時,因需微調模板橫移,應放慢行走速度,防止損壞模板和預制T梁臺座。
6)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方能脫模,模板整體脫模時須保證橫向頂推油缸同步,并緩慢施加壓
力,否則易造成模板變形或梁體缺邊掉角。
1)技術效益 對傳統模板進行創新,除將模板設計成整體,利用液壓系統調整模板動作外,還將模板行走方式設計成輪式,使模板體系更靈活。
2)經濟效益 傳統模板體系作業需6人,安裝和拆除各需1d,同時還需門式起重機進行配合。采用本技術后,每套模板體系只需4名作業人員在2h內便可完成(包括脫模、行走、立模就位),極大提高工效,同時不需配合任何起重設備。按250元/工日,門式起重機購買價格46萬元/臺進行計算,每片T梁可節約2 750元人工費,本項目共2 200片T梁采用此技術,共投入7套,每套比普通模板多20萬元,共節約(2 750×2 200+460 000)-7×200 000=511萬元。
3)社會效益 該技術降低施工成本,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且提高施工效率。梁體外觀質量得到提升,同時現場無須鋪設軌道,模板可靈活移動。無軌全自動移動模板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填補國內T梁預制技術的空白,引領我國公路工程預制構件模板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