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飛,李學禮,王尚龍
(1.陸軍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7; 2.南京交通建設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8; 3.陸軍研究院工程設計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6)
針對南方水網稻田地區快速架設長大應急通道要求,根據確定的應急通道總體方案,結合寧高新通道二期工程石臼湖大橋棧橋架設經驗,提出該應急通道的施工方案、主要作業步驟及施工作業控制要求。
為提高架設速度,采用起重機架設法,將應急通道劃分成多個工作面同時施工。每個工作面的主要工序包括鋼管樁加工、沉樁、安裝下橫梁、拼裝桁架梁、安裝桁架梁(9排,依次安裝)、設置上橫梁和縱梁、安裝橋面板、設置欄桿等。其中,鋼管樁在岸邊進行加工,然后由施工方運輸至相應位置沉樁。陸側首跨桁架梁在岸邊拼裝,次跨桁架梁在成型后的首跨上拼裝,然后依次向遠處推進。水上作業面各跨作業同陸側,以臨時碼頭作為周轉平臺,各船舶機械通過水運完成水上工作面的聯系。每個工作面平均每天完成1~2跨。總體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總體施工流程
單跨施工步驟如下:①吊放導向架后,調平、固定導向架;②吊放鋼管樁,校準、限位鋼管樁位置;③插打鋼管樁后,糾偏導向架;④拆除提升導向架,鋪裝貝雷承重梁、型鋼分配梁、橋面板。在每個施工階段,可采用GPS定位結合全站儀測量的方式進行測量放樣,以確保橋梁軸線準確。
按工程量大小合理劃分施工作業段,明確各段作業時間和所需機械、人員,采用流水施工法安排施工進度。根據施工流程,作業編組為:①上部結構作業班 共2~4個,每班4~5人,負責協助起重機扶穩、對正桁架,當桁架梁準確落位至下橫梁后,設置橫向支撐,協助起重機鋪設上橫梁、縱梁和橋面板,并設置欄桿等附屬設施;②鋼管樁加工班 共2~4個,每班2~3人,負責鋼管樁焊接與加工(主要根據樁長情況進行接長或截短);③水上作業班 共2個,每班3~4人,協助起重機運輸鋼管樁成品、定位和打樁,并設置剪刀撐,安裝下橫梁;④機械操作班 每臺施工機械按2名操作手進行配備。
綜合考慮,每跨作業需6~7人。根據架設時間要求,作業班和作業手可視情況進行增減。必要時采用平行施工法,增派機械、人員,以加快施工進度。其中,樁基施工所需周期長,應提供多個工作面,為樁基平行施工創造條件。
根據應急通道走向、周圍地形、道路狀況,通過勘察現場,按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少占耕地的原則布設施工現場,包括臨時辦公區與生產加工區。為方便應急通道架設作業,應在岸邊規劃堆放通道部件配件的倉庫、作業工(機)具停放場地,并設置施工機械車輛掉頭區域。
1)根據兩岸接線位置、地形、高差、地質等情況,確定最適宜的通道中軸線。通過測量河流(濕地)寬度,確定橋梁跨徑,設置兩岸鋼管樁加工和桁架拼裝場地。
2)根據接線路堤標高,確定通道基礎標高,并計算填挖數量,劃出填挖范圍。
3)劃出料場線后,注明通道各部件配件及工具堆放位置。
3.1.1鋼管樁制作
可采用儲備鋼管樁進行制作,長度根據需要進行加工。當儲備鋼管樁不夠時,可用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的鋼板卷制。在專門的臺架上進行管節拼裝、定位,管節對口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管節管徑差、橢圓度及樁成品的外形尺寸必須滿足規范要求。
3.1.2沉入鋼管樁
沉入鋼管樁前需結合通道位置,采用全站儀或GPS對鋼管樁進行精確定位,保證鋼管樁施工精確度,并在樁位處設置輔助支撐樁。
鋼管樁采用陸上運輸形式,當鋼管樁就位后,履帶式起重機停放在鋼棧橋施工便道上,測量組確定樁位與樁垂直度滿足要求后,采用80t履帶式起重機配合DZ120型振動錘施打鋼管樁,當振動錘施工達不到規定入土深度時,使用80t履帶式起重機配合柴油錘或振動錘施打鋼管樁。水上工作面采用80t履帶式起重機配合DZ120振動錘,通過釣魚法施打鋼管樁(見圖2)。測量組確定樁位與樁垂直度滿足要求后開始振動,打入過程需不斷檢測樁位與樁垂直度,若發生偏差應及時糾正,樁下沉過程中不可有較長時間的停頓,以免擾動管樁周圍土體,導致沉樁困難。

圖2 振動錘釣魚法沉樁施工示意
樁頂鋪設好型鋼主梁及橋面板后,前移履帶式起重機,插打下一跨鋼管樁。按此方法,循序漸進地施工。
打入鋼管樁時,應嚴格控制樁身垂直度,確保鋼管樁合理承載,沉樁以標高進行控制。沉樁時,樁位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10cm,樁頂標高偏差控制在±2cm,樁身垂直度偏差<1%。
每排鋼管樁下沉到位后,樁間采用[22a設置橫向剪刀撐,以增加樁穩定性。施工電焊采用普通交流電焊機,效率高、焊接質量好、焊縫變形小,可全位置焊接,操作較方便,并可人工(焊槍)焊接。
3.1.3樁基承載力檢測
根據樁基承載力設計要求,可選擇典型地質斷面墩位上的1跨通道,采用靜載試驗法進行檢測。堆載荷載不小于通道單跨總荷載,在通道上設置沉降位移觀測點進行跟蹤觀測。待靜載試驗完成且沉降觀測結果滿足樁基承載力后,再進行后續施工。
下橫梁為雙拼I40a。架設時,應先將輔板(1cm厚鋼板)與鋼管樁焊接,確保下橫梁穩定性。若樁存在較大偏位、下橫梁與樁間無法可靠連接時,應將樁頂抄水平后,使用鋼板封頂,再焊接下橫梁與封頂鋼板,并在樁頂范圍的下橫梁與樁間設置加勁板。
上部結構桁架梁先在岸上按30m 1跨組拼成9片桁架梁,然后2片1組使用橫向連接槽鋼,通過螺栓組拼為4組。通過起重機將中間1片桁架梁吊裝到位后,分別將4組組合桁架梁分組吊裝就位,最后對未連接的桁架梁安裝橫向連接槽鋼。
桁架梁上的型鋼橋面板預先在鋼結構廠焊接扁鋼防滑帶,并加工成6m長、8m寬吊裝段,陸運至現場后,由浮式起重機將橋面板逐片吊裝就位,最后連接橋面板與桁架梁。橋面板安裝完成后,再安裝橋面附屬設施。
桁架順橋向布置,采用9排單排單層加強型桁架梁進行搭設。首先,將桁架片拼裝成單排單層桁架梁,運至施工現場后,在主梁上繪制桁架梁位置線,將中間桁架梁和4組組合桁架梁分別吊裝就位后,偏差應≤5cm。每排桁架梁間采用雙[10橫向連接,以增加桁架梁整體穩定性。桁架梁安放好后,采用如圖3所示方式,將桁架梁焊接固定于I25a主梁。不可直接焊接桁架片下弦桿,應采用門式卡固定法將桁架片下弦桿固定在主梁上。

圖3 門式卡固定法
1)加工及運輸 橋面板包括9m長的I25a、30m長的I12.6及1cm厚鋼面板。橋面板在生產加工區加工成9m寬、6m長吊裝段后,使用汽車式起重機吊至半掛車上,再由半掛車運輸至鋼橋架設現場。在陸上工作面工作時,橋面板由履帶式起重機直接起吊安裝。
2)吊點設置及安裝方法 在I25a,I12.6型鋼上各設置2個吊點,吊點在型鋼三分點處沿長度方向對稱分布,采用鋼絲繩卡環進行固定。在橋面板寬度方向中點對稱設置2個鋼絲繩抱箍。
待安裝完桁架梁后,在梁上逐片鋪設I25a橫向分配梁,橫橋向間距75cm,I25a與桁架梁間采用φ16 U形螺栓進行固定,每個節點使用1套螺栓。然后在I25a上鋪設I12.6縱向分配梁,縱橋向間距25cm,若與U形螺栓發生沖突,可適當調整間距。
3)安裝鋼橋面板 橋面板鋪設在縱梁上,與縱梁接觸點均要滿焊,焊縫質量應滿足要求。每塊橋面板間設置2cm寬伸縮縫,以防因溫度變化引起橋面翹曲起伏。
當水位變化情況滿足施工條件時,使用160t起重機將80t履帶式起重機吊至600t方駁上,經過航道進入施工水域,在相應范圍內設置工作點。
先利用80t履帶式起重機施工最近2跨通道,然后施工3跨共計27m長斜棧橋,履帶式起重機通過斜棧橋行駛至已完成的通道上,最后利用釣魚法施工其余跨段通道。
1)車輛在通道上的緊急制動及溫度應力對結構產生水平力,影響樁穩定性。
2)樁承受重大荷載后產生沉降,影響通道結構正常使用。
1)在每聯間設置伸縮縫,相鄰兩聯間設置制動墩,必要時采取雙排樁,可有效解決通道結構產生的水平力對樁穩定性的影響。
2)樁基礎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并進行靜載試驗,投入使用后設置沉降觀測點,并安排維護人員定期觀測,沉降一旦超過限值,影響正常使用,即調遣相應施工隊伍和機械進場,在相應樁頂處加設型鋼等墊塊,必要時打設輔助支撐樁,確保樁頂高程在控制范圍內。
利用裝配式公路鋼橋快速架設長大應急通道,運用起重機架設法將應急通道劃分成多個作業段同時施工,施工方案如下:①對不同位置的下部結構采取相應施工方法;②上部結構桁架梁先在岸上組拼單片再兩兩組合,先吊裝中間1片再依次吊裝組合梁,最后安裝橫向連接槽鋼;③型鋼橋面板預先加工成吊裝段后,由浮式起重機吊裝就位;④連接橋面板與桁架梁后,安裝橋面附屬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