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應波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德育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家校融通是推動德育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改革的新時代學校又該怎么利用家校融通進行德育管理呢?這是一個值得師生共同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家校融通的高中德育管理進行探究。
◆關鍵詞:家校融通;高中德育;教育探究
一、家校融通的含義
家校融通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共同承擔起學生學習成長的責任,包括:當好家長,相互溝通,志愿服務,參與決策等多種形式。家長和學校共同合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家校融通進行高中德育管理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
中國是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國家,自古以來,家庭教育就受到高度重視。家校融通通過促進家庭學校共同教育學生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家庭每個成員的健康成長,可以有效避免因教育錯誤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可以避免孩子對家庭的極端舉止造成的傷害,從而促進健康家庭建設的發展。開展家校融通教育可以使孩子們健康自由地成長,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并促進家校風格的建設。
2.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家庭學校的合作和共同教育可以使教學成為多學科的模型。父母有不同的職業,興趣,知識,經驗,技能和方法。因此,兒童的教育模式也不同。通過家校融通和相互教育,可以形成多元化,綜合化的教育資源集團,可以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更好地促進多元化教學,使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有利于師生,親子關系的建設
家長以家校融通的方式參與孩子們的教學過程,并與老師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家長,孩子和老師在家庭學校合作模型中相互聯系。孩子的成長將帶動父母和老師的共同成長,父母和老師的教育也可以促進孩子自身的成長。這種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方式,有利于師生,親子關系的建設。
三、基于家校融通的高中德育管理對策
1.利用新媒體促進家長教師的溝通
新形式的家校融通并非傳統觀念上的合作,更多的是和家長互相影響、討論、了解、鼓勵,從而成為真正的伙伴關系。不以學生之名強求家長配合工作,這就需要在家校溝通的方式上有更多的途徑。成功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的。教師應該堅持用常規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運用班級微信公眾號拓展家校融通新途徑。例如:老師可以組建一個微信群及班級微信公眾號,學生報到第一天家長們就可以掃碼加入,以便就班級動態與及時家長交流。平臺上的一篇篇文字、一幅幅圖片、一段段視頻生動形象地展示班級風采、學生風采,家長藉此全面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在班級公眾號中,老師還可以發布自己的教育隨筆、課堂狀況、考試狀況、學期總結等相關文章,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技巧。除微信公眾號外,老師還可以積極利用微信群與家長溝通班級動態及學生情況,每學期都會定期召開家長會,總結班級近況、與家長面對面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方式方法的交流,并邀請家長觀摩教師的課堂教學。
2.開展家長義工活動
為了增進學校與家庭的相互了解,讓從事各種工作的家長成為學校的寶貴教育資源,學校可以開展家長義工活動。學校可以邀請部分學生家長抽出一些時間到學校體驗和參與學校的各種工作。家長既可以參與講課等教育教學活動,也可以參與協助學生上學放學等值勤活動,從而推動家校交流。 家長義工活動大大調動了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讓家長有機會近距離關注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情況,能更準確地把握這一代學生的心態,更好地總結出教育學生的方法。“家長義工活動”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經過家長言傳身教,也會逐漸滲透到學生內心深處,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意義。
3.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為了培養孩子的感激之情,學校可以在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和重陽節期間開展“感恩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老師指導學生回憶父母為自己付出的零花錢,甚至計算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錢,以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工作。美術老師教孩子做感恩卡,向父母表達節日祝福;音樂老師教孩子們一邊做手語一邊唱“感恩的心”;語文老師教孩子們向父母致謝詩。一些班主任要求學生為父母做按摩,或者要求學生為父母做家務一天。通過開展“感恩系列活動”,可以使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使學生變得更加理智并了解父母的辛勤工作。不僅如此,感謝教育還縮短了父母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在教師節這一天,許多父母會主動向老師發送感謝信息,有些家長會親自捧一束鮮花,并帶上孩子們感謝老師。感激之情扎根于孩子,父母和老師的心中,并進一步發展出各種美好的思想和情感。
4.推動多方資源共享
進行家校融通共育的模式,能夠有效地把家庭學校社區等多地區的資源整合起來,實現資源的共享互補,為學生的教育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空間。學校是一個地區的文化中心和社會發展的文明導向,因此,學校需要更進一步的加大資源對外開放的力度,讓學校以外的人也可以共用學校的優質資源。如果學校實行資源的開放就有利于學生的家長到學校的圖書館進行學習,從而提高了家長自身的文化,這也有利于為實現家校共育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社區也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實現資源的共享,在學校開展親子活動的時候能夠到社區的體育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場場所進行。通過這樣推動多方資源共享的方式可以便于家校融通共育模式的開展。
四、結語
家校融通新模式是推動高中德育管理的良好方式,學校教師應該積極推動這種管理模式在德育工作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春梅.立德樹人視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優化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8):19-20.
[2]周佳.高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學方法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7):166.
[3]徐士林.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求知導刊,2020(3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