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
葉挺,生于廣東省惠州市惠陽縣秋長街道周田村,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聞名國內外的軍事家。他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并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后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戰勝利,他獲救出獄后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遭遇空難。
葉挺紀念館位于葉挺故里——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舊館位于惠陽淡水,于1991年開館;2008年8月經中央辦公廳批準,葉挺紀念館遷建到葉挺故居所在地,實現館居合一,2011年在葉挺誕辰115周年之際對外開放。葉挺紀念館是惠州市重要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承擔著紅色基因傳承、革命傳統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等多項職能,平均年接待游客量近80萬人次。近年來,葉挺紀念館深挖紅色旅游資源,創新宣教模式,提升自身文化品牌價值,形成更大范圍更立體的紅色文化推廣,進一步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打造紅色品牌
葉挺紀念館總規劃保護面積48平方公里,核心區占地面積18644平方米,由葉挺故居、騰云學堂、練武房、育英樓等歷史建筑和葉挺紀念館新館、葉挺銅像廣場、古樹公園、牌坊式門樓、池塘、果園等組成。
當地政府對歷史人文和生態建設高度重視,圍繞葉挺紀念館,先后打造以葉挺將軍事跡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客家圍屋和風俗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吉隆坡王葉亞來”為代表的華僑文化、以“葉挺森林公園”為代表的生態文化,充分發揮品牌帶動效應,形成紅色輻射。
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紀念館不斷研究挖掘以葉挺為代表的紅色軍事文化與其他品牌創建工作中的內在聯系和歷史關聯,開園以來先后創建黨員干部教學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環境教育基地、保密教育基地以及國家4A級景區等,參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示范區、教育強區、軍民共建基地等評比創建工作,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紀念館還著力推進基地共建共享,推動紅色資源走出去。先后與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廣東省總隊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惠陽六所中小學和消防大隊、惠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等簽訂共建協議,與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簽約警民共建暨學校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重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游、基地共建,著力推進基地共建共享,為社會各界參與愛國主義基地建設提供良好條件。
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通過口述歷史,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舉辦國學課堂傳承私塾文化,以不同形式和載體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形式;開展了“長卷寫將軍”活動,廣大青少年以書法的形式表達對葉挺將軍的緬懷之情……秉著育人為本的宣教理念,葉挺紀念館近年來充分發揮紅色品牌作用,不斷挖掘教學資源、拓展革命傳統教育,每年都會重點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配合來自各地的“研學游”、夏令營等活動,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和學習空間,樹立青年學生遠大理想培養少年中國夢,2020年葉挺紀念館獲評為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激活紅色資源
利用現有的紅色載體,葉挺紀念館充分導入各種紅色宣傳活動,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近幾年,葉挺紀念館先后在館內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育英樓舉辦《葉挺與廣東抗戰》主題展覽;在葉挺故居附屬建筑舉辦固定展覽——《李秀文生平事跡展》《油畫展》;在移動展廳舉辦定時展覽《葉挺家書里的家國情懷》主題展覽。讓紅色載體與紅色故事深度融合,讓這些紅色資源充分“活起來”,發揮應有的作用。
結合本身的特色和資源,葉挺紀念館廣泛開展與館藏特色相關的策展與研究交流,進一步加速保護工作。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之際,葉挺紀念館舉辦了主題為“吹響沖鋒號,圓我強軍夢”的書畫攝影作品聯展,為祖國、為偉大的解放軍獻禮。這場“藝術+強軍教育”的書畫攝影聯展,讓觀眾在欣賞精美的繪畫、書法及攝影作品的同時,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了解解放軍歷史。
為了豐富園區展陳,為廣大游客提供多角度人文氤氳,推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葉挺紀念館在2018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聯合深圳、東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共同舉辦“五市擷珍——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精品圖片聯展”,展示五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多樣性和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籍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博物館事業共同繁榮發展。
2019年建黨98周年的時候,葉挺紀念館攜手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聯合主辦“北伐先鋒——葉挺獨立團史跡展覽”,從建團歷史背景、肇慶建團等七個方面講述了葉挺獨立團史跡,并結合大量珍貴照片形象地展示葉挺“鐵軍”的風采,讓更多的人走進葉挺獨立團,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氣壯山河的革命歷史。策展活動通過展示葉挺獨立團的輝煌歷程和鐵軍魂,響應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弘揚革命先烈的奮斗精神,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職能。
講好紅色故事
二月,結合葉挺年少熱愛勞動掌握了豐富農耕知識,即使囚禁期間也自己開荒種地,解決敵人的物質封鎖等故事,利用植樹節與中小學生一起開展“種植將軍林,傳承將軍精神”活動;
三月,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以李秀文變賣嫁妝、拿出父親的養老錢購買武器支持新四軍抗日等事例開展;
四月,“四八”烈士遇難月,以紀念緬懷活動為主。園區每年組織專門的紀念活動;
……
據介紹,葉挺紀念館全年無淡季,園區每年只有大年三十完全閉館,且結合葉挺生平事跡打造了“一月一主題”的品牌效應,深入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思想。
倡導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要從娃娃抓起。葉挺紀念館從往屆舉辦的講解員比賽中,選擇優秀的小小講解員開展線上重聚。通過發送語音,發放錄制音頻、圖片,布置教學任務等,讓小小講解員圍繞葉挺精神或葉挺故事為主題,以生動活潑、富有情感的宣講方式錄制講解視頻,向更多人講述葉挺將軍的英雄事跡,讓紅色基因血脈永續。
結合緬懷紀念日,葉挺紀念館自主策劃開辦展覽,擴大宣傳影響力。2020年9月10日,葉挺誕辰124周年之際,舉辦了《葉挺與廣東抗戰》主題展,填補了葉挺在廣東抗戰的歷史空白,受到了各大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21年4月8日,“四八”烈士遇難75周年之際,舉辦《葉挺家書里的家國情懷》主題展覽,讓各界更加深切地體會革命先輩的崇高氣節、偉大犧牲與奉獻精神等,同時在建黨百年之際為助力黨史教育貢獻葉挺紀念館的力量。
為了提升觀眾參觀體驗便利度與舒適度,葉挺紀念館不斷更新創新宣教手段,開啟智慧展陳探索之旅。葉挺紀念館新增數字化運用手段,以“無實物、場景化、重交互”的風格,一改過去的固有參觀模式,帶領觀眾開啟葉挺生平事跡的探索之旅,并配有互動觸控查詢點播系統、互動觸控點播問答系統、光影油墨互動導電墻、同頻互動投屏查詢點播系統、區域定音智慧感應點播系統等設備。
依托葉挺的偉大形象等與之相關的正能量素材,葉挺紀念館將紅色經典以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呈現,蘊含深厚的紅色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特色,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滿足了群眾對文化產品多元化的需求,實現了文化+產品的完美融合,推動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葉挺誕辰125周年,為了更好地掀起紅色熱潮,傳承紅色基因,葉挺紀念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設“鐵軍驛站·紅色書吧”,旨在打造一個多功能的新時代紅色文化體驗場所,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培訓環境,從而加強黨員紅色教育、實現紅色文化傳播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