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周海涵 南方周末實習生 劉欣昊

2021年8月2日,勞雷爾·哈伯德在東京奧運會舉重女子8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
人民視覺 ?圖
★即使在進行激素治療后,跨性別女性也會比普通女性更高、更大、更強壯。但國際奧委會顧問喬安娜·哈珀強調,“在體育運動中,優勢是允許的,不允許的是壓倒性優勢。”
“哪怕在10年前,這個世界可能也還沒有為像我這樣的運動員做好準備,也許現在也沒有。但我覺得,至少人們愿意考慮讓我參加比賽,現在似乎是穿上‘靴子登上舞臺的時機了。”
新西蘭選手勞雷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此刻顯得很緊張,她仰頭大喊,吐出一口氣,手臂下垂,雙手沾滿鎂粉,十根手指快速放松著,握住杠鈴桿。這是2021年8月2日,東京奧運會舉重女子8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她抓舉125公斤的第三次嘗試,前兩次都失敗了。
她的發揮有些失常。早在1998年,哈伯德就以抓舉135公斤、挺舉170公斤、總重量305公斤的成績,創造了新西蘭青少年紀錄。只不過,那時的她還是一名男性。她的職業生涯被性別分割為兩段,男子組與女子組壁壘分明。
在眾人的注視中,哈伯德深蹲,猛地將杠鈴桿從地上拔了起來,125公斤的重量搖搖欲墜。第三次也沒能抓舉成功,出人意料地,她提前告別了東京奧運會賽場。
作為奧運賽場上第一位完賽的跨性別運動員,哈伯德的出現飽受爭議。賽事直播頁面上,滾動著網友們的評論與留言,質疑跨性別者參賽的公平性。
哈伯德承認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她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希望人們保持開放的心態,或許可以將我沒有獲勝的事實作為證據,證明我可能擁有的任何優勢都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大。”
“我認為我們太關注個別運動員了。”國際奧委會顧問、醫學物理學家喬安娜·哈珀(Joanna Harper)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除哈伯德以外,本屆奧運會還有兩位跨性別運動員:已踢入決賽的加拿大女足中場球員奎因(Quinn),以及美國自行車替補選手切爾西·沃爾夫(Chelsea Wolfe)。“我認為跨性別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公開比賽是非常好的,我希望2024年在巴黎能看到更多。然而,跨性別運動員在精英運動中的代表性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不足。”
練舉重,為了更有男子氣概
哈伯德是奧運會上年齡最大的舉重運動員,登上東京競技場已是43歲,幾乎是其他舉重選手平均年齡的兩倍。
這項運動在她的人生中中斷過16年。青少年時期,哈伯德曾以男性運動員身份,在舉重領域嶄露頭角,拿到過99公斤級16歲以上青少年全國錦標賽第一名和108公斤級北部地區中學錦標賽第二名。最好的成績是在1998年打破新西蘭紀錄,那一年她20歲。
那時她還不叫勞雷爾,而叫加文,一個害羞、沉默寡言的男生。她1994年畢業班的同學在接受《澳大利亞每日郵報》的采訪時提到,印象里,加文在學校里好像沒有太多的朋友,似乎從未真正融入其中。
加文長大的地方,是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那里是新西蘭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中心,氣候溫和多雨,連續多年入選全球最適宜城市前三名。在奧克蘭,提到哈伯德這個姓氏,當地市民往往會想起前奧克蘭市長、哈伯德食品公司創始人迪克·哈伯德,那正是加文的父親。
加文的舉重訓練大多在一所名叫圣肯蒂根的男子學院完成,每年22000美元。當時的加文,或許已經有了性別認同上的困惑。直到變為勞雷爾后的2017年,她才向媒體透露,那時練舉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男子氣概。她曾對新西蘭廣播電臺說:“我想,如果我嘗試一些如此男性化的東西,也許我就會成為那樣子。”
但哈伯德的嘗試在23歲宣告失敗,“因為它變得難以承受”。哈伯德停止舉重,并懷疑自己“試圖融入一個并不適合自己的世界”。
再次受到關注是2012年,在度過34年的男性生涯后,哈伯德正式選擇成為一名女性并開始接受激素治療。五年后,她再次參加國際舉重比賽——以女性運動員的身份。
奧運賽場的性別界定
哈伯德轉換性別重歸舉壇背后,是奧運賽事章程的革新與嘗試。
關于性別的界定與判斷,有著一段復雜的變化史。從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開始,所有參賽的女性運動員會被進行強制性性別檢測。
1999年,國際奧委會廢除了強制檢查制,只對有爭議的女運動員進行測試。
此前30年內,共有13位運動員被查出“誤用”女性身份參賽,其中不乏男扮女裝的情況,以及由于激素紊亂導致的“雙性人”或睪酮激素過高的女性。
那道口子是在2004年撕開的。國際奧委會制定了允許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規則,只要他們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獲得轉換性別的法律承認,并接受足夠時間的激素治療,以“最小化與性別相關的優勢”。
對于哈伯德來說,參賽機會是在2015年出現的。那一年,國際奧委會再度對規則進行調整,跨性別女運動員不再需要接受性別重置手術。
醫學物理學家喬安娜·哈珀是2015年幫助國際奧委會編寫指南的25人之一,也是2017年建議降低睪酮激素限值的委員會成員。她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目前國際奧委會的指導方針要求跨性別女性在參加女子組比賽前,需降低睪酮水平12個月,提供參賽前至少12個月內睪酮水平低于10納摩爾/升的證明。
“有些運動需要較低水平的睪酮激素,我認為包括舉重。”喬安娜·哈珀說。
睪酮激素是一種影響肌肉質量的激素,男女分泌量差異較大,成年男性的分泌量是成年女性的20倍,正常體內含量也高出7-8倍,被認為是造成男女成績差距的主要因素。
喬安娜·哈珀在英國拉夫堡大學進行了一項關于跨性別運動員睪酮水平和其他指標的研究,樣本包括20名跨性別運動員數據。同樣作為跨性別跑步運動員,她自己的經歷是在2004年之前作為一名男子運動員參加比賽,在開始激素治療的9個月內,她的成績下降了約12%。
喬安娜·哈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群體的角度來看,跨性別女性比普通的順性別女性具有運動優勢,平均而言,即使在進行激素治療后,跨性別女性也會比普通女性更高、更大、更強壯,這些都是許多項目的優勢。但她強調,“在體育運動中,優勢是允許的,不允許的是壓倒性優勢。”
“例如,盡管左撇子網球選手具有優勢,但允許他們與右撇子網球選手競爭。但是,重量級拳擊手不允許進入拳擊場對抗輕量級拳擊手。”喬安娜·哈珀指出,重要的區別在于,左撇子和右撇子網球運動員之間存在有意義的競爭,而重量級拳擊手和輕量級拳擊手之間不存在這種競爭,“我認為在這個框架內研究跨性別女運動員的問題很重要”。
在喬安娜·哈珀看來,哈伯德參加奧運會女子組比賽,并沒有不公平的優勢。“我相信經過激素治療后,跨性別女性所擁有的任何剩余優勢,實際上與左撇子網球運動員的優勢相似,應該被允許。”
“現在是登上舞臺的時機了”
轉換性別賽道后,哈伯德在多個國內國際賽事取得優異成績。
長發扎成低馬尾,彎腰抓取杠鈴時,露出M型的發際線,加之1.85米的身高、方正硬朗的面部輪廓,這些外貌特征都隱隱地向觀眾提示著,哈伯德曾經是一名男性。
2017年,哈伯德走上了運動員生涯的巔峰,她在澳大利亞贏得了三項賽事冠軍,并且在2017年加利福尼亞世界舉重錦標賽上贏得了兩枚90公斤級以上的銀牌,這也打破了新西蘭在舉重世錦賽歷史上零獎牌的紀錄。
但僅僅幾個月后,意外發生。英聯邦運動會上,哈伯德挑戰132公斤抓舉紀錄時,杠鈴失衡落在了她的身后。哈伯德肘部受傷,痛苦地在賽場大喊一聲,徑直走下了比賽的場臺。“我好像韌帶斷裂了。”哈伯德賽后說。
這次受傷一度讓她以為職業生涯到此結束。所幸在一年的調息后,哈伯德在2019年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上,再度為舉重生涯贏下兩枚金牌。
爭議隨之而來。她在大洋洲錦標賽的勝利,遭到了同場比賽銀牌得主Iuniarra Sipaia的猛烈批評:“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勞雷爾仍然是一名男性,盡管他已經做過改變性別的手術……但這只改變了身體的一面,他的情緒、力量等一切仍然是男性。”
這一反對的聲音得到了眾多教練與運動員的支持,其中還包括澳大利亞舉重聯合會。該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基蘭在一封信中提到,無論睪酮激素水平如何,哈伯德都比女性運動員有身體優勢。
時任新西蘭奧林匹克舉重主席加里·馬歇爾則告訴《新西蘭先驅報》,“我們必須遵守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舉重聯合會的規定。”雖然飽受爭議,但哈伯德作為女性運動員參賽符合規定。
2021年6月21日,新西蘭奧委會公布代表新西蘭征戰東京奧運會的舉重隊隊員名單,哈伯德入選。當天,哈伯德在新西蘭奧委會發布了一份聲明,向新西蘭人給予她的善意和支持表示感激:“當我在三年前的英聯邦運動會上摔斷手臂時,有人告訴我,我的體育生涯可能就要結束了。”“但是你們的支持,你們的鼓勵和你們的愛帶我穿越了黑暗。”
在2017年接受新西蘭廣播電臺和《新西蘭先驅報》的采訪后,有近四年的時間,哈伯德沒有在媒體中發聲。四年前的那次回答頗有意味,當媒體問哈伯德關于體育界對他們這個群體的看法時,哈伯德用比普通女性更低沉的聲音,溫柔堅定地說:“哪怕在10年前,這個世界可能也還沒有為像我這樣的運動員做好準備,也許現在也沒有。但我覺得,至少人們愿意考慮讓我參加比賽,現在似乎是穿上‘靴子登上舞臺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