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湖北農村的母親今年養的大肉豬兩百多斤重了。如果在幾個月前豬肉價格高漲的時候,這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可如今豬肉價格低迷,養豬非但掙不了錢還要倒賠錢,這令她愁眉不展。七十多歲的老母親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給我們兒女添麻煩,努力地活得有尊嚴。然而,作為養豬能手的她也好,親戚、鄰居也好,終歸是小農經濟,養豬大戶們也無法預測豬肉價格,更不用說信息閉塞的他們了,必定是豬價變化的犧牲品。
據悉,有的地方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可以將農民的生產加以組織,并購買保險,來保障農民的勞動收入。可是,在我們老家偏僻的農村,一是還沒有這樣的合作社組織,二是農民參加合作社的意識還不具備,三是農民參加保險的愿望還不強烈。凡此種種,面對豬肉價格的波動,受損失的結果帶有必然性,由此看來,實現農民增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簡兒學?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