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萌萌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常見的治療手段為維持性血液透析,順利進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是有效血管通路的建立與維護。目前,動靜脈內瘺是較為理想的透析血管通路,適時延長了腎病患者的生命,但容易出現動靜脈內瘺狹窄等并發癥[1]。近年來,球囊擴張是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的首選的治療方式。但術后患者會因管理不善而導致再次狹窄。因此,對患者進行教育是防止內瘺狹窄的有效手段。視頻是指靜態圖按照空間或時間順序組合而成的圖像集,可多層次、多角度的表達語義信息[2]。思維導圖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通過圖文形式將各層之間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現出來,建立記憶鏈接,從而幫助人們進行記憶和思維。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行球囊擴張治療中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收治的動靜脈內瘺狹窄行球囊擴張術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為30~70歲,平均年齡(46.36±5.18)歲;血液透析時間(6.16±2.39)個月;其中高血壓腎病1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2例,糖尿病腎病15例,多囊腎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為35~75歲,平均年齡(45.99±5.60)歲;血液透析時間(6.25±2.43)個月;其中高血壓腎病1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13例,多囊腎8例。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動靜脈內瘺狹窄的診斷標準者[3];(2)無認知障礙,自愿參加配合者;(3)因動靜脈內瘺狹窄,符合球囊擴張手術者。
排除標準:(1)存在手術禁忌癥者;(2)體質虛弱,病情嚴重隨時發生生命危險者;(3)患有精神類疾病或長期使用精神類藥物者;(4)對本研究不愿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口頭宣教進行健康教育,由護士對患者在動靜脈內瘺球囊擴張術前、術后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與處理。觀察組患者進行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聯合視頻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動靜脈內瘺球囊擴張術前采用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形式進行講解,術后由責任護士進行詳細講解。具體操作如下:(1)術前護理:患者由于病情,給生理和心理都帶來一定程度的痛苦,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護士應術前評估患者生理狀態,進行護理干預,同時幫助患者調整好心態,以熱情的態度與患者溝通與交流,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患者手術當天摘除首飾等,正確佩戴好腕帶,同時監測患者血壓及血糖的變化。(2)術后護理:患者術后24 h內,每1~2 h使用聽診器聽血管雜音,同時評估內瘺是否順暢,如固定點出現疼痛,提示可能出現栓塞,應及時通知醫生;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嚴禁在內瘺側肢量血壓、采血等操作;禁止向瘺側睡眠,應抬高術側肢體,注意保暖,避免內瘺處受壓。(3)日常護理:禁止患者提重物,著寬松衣物,瘺側衣袖不可過緊;指導患者每天至少評估3~4次,用手觸及震顫及內瘺處,如內瘺觸不到震顫或內瘺聲音減弱,應及時就醫,如發生血管瘤破裂,及時使用彈力繃帶壓迫并去往醫院治療;記錄每次血液透析動脈壓力及血流量。(4)功能鍛煉:術后24 h,盡量抬高術側并在空中停留5 s,每天早晚各活動手指1次,運動時間為8~10 min。術后3~7 d,進行握拳運動,患者術側在自然狀態下,緩慢握拳,在握拳的時候配合肘關節進行腕部和屈伸,同時自然狀態下,腕關節做旋轉及向上、向下運動,早晚各一次,每次8~10 min。術后1周,術側握橡皮球,先緩慢握緊后緩慢放開,4~5次/d,每次8~10 min。兩組患者每3個月進行1次內瘺血管彩超檢查。
1.4.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況 治療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4]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分數越低,代表焦慮和抑郁程度越輕。
1.4.2 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健康教育知曉率 兩組患者出院前進行動靜脈內瘺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調查,根據患者知曉的情況分為知曉和不知曉,具體有:避免提重物、判斷內瘺通暢、術后功能鍛煉及禁止輸液等侵入性操作,內瘺異常緊急處理等。
1.4.3 護理滿意度調查 采用自制護理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評定臨床療效,總分為100分,≥85分為滿意,75~84分為較滿意,≤74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4 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術后出血、血栓形成、腫脹手綜合征及動靜脈內瘺竊血綜合征等。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SDS、S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降低(P<0.05),且對照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a P<0.05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P SAS治療前57.45±5.60 57.37±5.51 0.067 0.947治療后50.23±4.11a 54.69±4.45 4.828<0.001 SDS治療前53.56±3.13 53.65±3.28 0.130 0.897治療后46.78±1.87a 50.36±1.52a 9.742 0.003
觀察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健康教育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健康教育知曉率 例(%)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4.42%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的93.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60,P=0.019),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觀察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竊血綜合征1例,術后出血2例,腫脹手綜合征1例,對照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竊血綜合征4例,術后出血4例,腫脹手綜合征3例,觀察組患兒并發癥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χ2=3.957,P=0.047)。
血液透析俗稱“人工腎”,是一種代替部分腎功能,利用不同技術與裝置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質,將清潔后的血液重新輸入患者體內的一種治療方式。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過程中,動靜脈內瘺是最方便、安全的透析通路,是維持血液透析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為尿毒癥患者獲得長期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5]。但動靜脈內瘺容易出現血管瘤和血管狹窄等并發癥,這可能與患者的自我管理經驗不足和醫護人員的穿刺不當有關。近年來,國內外使用球囊擴張來治療動靜脈內瘺狹窄,其效果滿意,可反復多次使用,可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血管資源。臨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行球囊擴張治療時,正確的使用和保護動靜脈內瘺,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
思維導圖是根據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通過豐富的圖形和鮮明的色彩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集中精神關注健康教育過程,利于提高患者的理解記憶力。同時與傳統幻燈片比,思維導圖堅持了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有研究報道,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人們更快地掌握教育內容,可更好的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6]。有多項研究顯示,患者患病后,心理狀態常表現異常,從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7]。因此,心理狀態與疾病的關系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要關注點。有研究報道,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可減輕行動靜脈內瘺狹窄球囊擴張患者的抑郁及焦慮心理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均出現抑郁和焦慮的生理狀態,兩組患者治療后SDS、S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降低,且對照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使用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可認識到對動靜脈內瘺手術的重要性,改善了患者手術前后的抑郁及焦慮心理狀態。傳統的口頭宣教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容易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而無法保證有效性[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動靜脈內瘺健康教育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患者對動靜脈內瘺防護知識的知曉率,提示健康的宣教方式有利于醫護人員進行健康教育,確保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便于患者掌握,且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術后康復。醫護人員在宣教過程中借助視頻及思維導圖的圖片,可生動為患者進行演示,細化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層次的展開,避免健康教育工作脫離主題。本研究結果中,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的應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增加醫患關系的溝通。提示醫護人員通過思維導圖訓練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醫護人員明確優質護理涵蓋的內容,改善在臨床工作中的不良護理行為。除此之外,對照組患兒的并發癥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患兒,提示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能更加全面及有效地管控自己,有效地管控自己可降低并發癥的出現。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行球囊擴張術后實施視頻聯合思維導圖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對動靜脈瘺健康教育的知曉率,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增加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