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蕾,張國輝
(河南靈捷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河南 南陽 473003)
西峽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西峽縣城位于該縣南部,是該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白羽街道、紫金街道、蓮花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10個居委會,五里橋鎮15個行政村、回車鎮8個行政村。西峽縣城市建成區面積18.20 km2,人口19.35萬。
城區主要交通干線有寧西鐵路、蒙華鐵路,滬陜高速公路、三淅高速公路、國道G311、國道G312、省道S335等,交通便利。
工業以“宛藥、西保、龍成三大集團”為龍頭,已形成全國重要的中藥制藥、煉鋼及煉鋼輔助材料、汽車配件鑄造三大工業基地。
縣城現有水廠三座,總設計供水規模為5.50萬m3/d,供水管徑DN200-DN500,供水管道總長近86.70 km。現有污水處理廠1座,處理量約為2.60萬m3/d,鋪設污水管道40.16 km,管徑d500~d1 000 mm,污水管道密度0.30 km/km2。
流經西峽城區的河流主要為老鸛河、丁河、古莊河、八迭河、北小河、泥河,內河有一道河、二道河、安子溝等,另外城區有蓮花電站引水渠、蓮花電站尾水渠、蓮花電站退水渠,城區范圍內的水庫有棉花渠水庫和石人溝水庫。
通過多年建設,西峽縣城區已初步形成以上游石門水庫、支流丁河上游重陽水庫及城區老鸛河及其支流河道堤防和護岸為主的防洪體系。
老鸛河防洪堤城區段北至北小河口,南至古莊河口,長10.90 km;北小河防洪堤城區段長1.30 km;古莊河防洪堤城區段長8.80 km,以上堤防防洪標準基本能達到20年一遇。老鸛河部分段可達到50年一遇;其他內河未經系統治理,部分河段有護砌和堤防,防洪標準大部分在10年一遇左右。另外在城區人民路與鸛河大道交叉口處建有排澇泵站1處。
西峽縣城為典型的山區縣城,緊鄰老鸛河及其支流。大洪水主要為流域性洪水,洪水峰高量大,持續時間較長,支流洪水主要為區域性洪水,部分具有山洪性質。城區內河兩岸地勢低洼,本身遇暴雨易形成內澇,遇大洪水時,受老鸛河洪水頂托,各支流出口來不及排水,容易形成嚴重內澇。
目前老鸛河西峽城區段現狀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局部河段50年一遇),超標準洪水可采用50年一遇、100年一遇洪水,鑒于2010年“7·24”洪水為近年來實際發生的最大洪水,群眾印象深刻,其重現期接近百年一遇,故本次西峽城區段老鸛河超標準洪水按50年一遇和“7·24”實際洪水兩種情況考慮。
主要支流及城區內河超標準洪水統一按50年一遇考慮。
3.2.1 老鸛河干流
老鸛河干流城區段設有西峽水文站,位于城區西南部老鸛河右岸,距離城區2.50 km,控制流域面積3 418 km2,故老鸛河干流城區段洪峰流量采用西峽水文站設計洪峰流量。本次根據水文站實測資料,通過頻率分析,老鸛河西峽水文站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見表1。

表1 老鸛河西峽水文站洪峰流量頻率計算成果表 (單位:m3/s)
根據水文比擬法并考慮石門水庫影響,對老鸛河洪水進行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老鸛河主要控制節點洪峰流量計算成果表 (單位:m3/s)
3.2.2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丁河、北小河、古莊河及八迭河,設計洪水采用查算暴雨圖集間接法計算,其中丁河洪水采用淮上法并考慮上游重陽水庫影響,其余支流設計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計算。主要支流設計洪水成果見表3。

表3 城區主要支流設計洪水成果表
根據超標準洪水流量推算洪水位,結合城區1∶1 000地形圖分析城區主要風險點為老鸛河兩岸、主要支流入河口(易產生倒灌)和城區西南低洼處。
3.3.1 老鸛河
老鸛河50年一遇洪水淹沒區面積3.57 km2,左岸主要在紫金大道以西區域,涉及重要保護對象主要包括行政中心、文體中心、藥監局、縣一高等;右岸規劃新312國道至丁河入河口段以西100~400 m、丁河入河口至第二橡膠壩段以西220~400 m區域,涉及重要保護對象主要為恒大、鸛河寶邸等小區。
“7·24”洪水淹沒面積9.06 km2,左岸主要在北部五里橋街以西,南部白羽大道以西區域,涉及重要保護對象主要包括行政中心、五里橋鎮政府、白羽街道辦、文體中心、藥監局、農業局、糧食局、司法局、衛生局、交通局、公路局、縣一高、職業中專、城區醫院、中醫院、西保工業園等;右岸主要在丁河入河口北部武西高速公路以東、丁河入河口南部燃燈路以東區域,涉及重要保護對象有車管所、宛西育才學校及恒大、鸛河寶邸等小區。
3.3.2 主要支流
丁河城區段50年一遇洪水淹沒區域南至世紀大道,北側距河堤200 m左右,淹沒區面積0.80 km2。涉及重要保護對象主要包括312國道、龍城社區。
古莊河及八迭河50年一遇洪水淹沒區域大致在河道兩側100~300 m范圍,淹沒區面積3.58 km2。涉及重要保護對象主要包括火車站、宛藥工業園、漢冶鋼鐵工業園、通宇工業園、鋼構工業園等。
當發生以下情形時,預測可能發生超標準洪水,應立即啟動監測預報預警。①當石門水庫下泄流量達到并超過3 139 m3/s時;②西峽站水位接近保證水位79.80 m(相對高程,洪水流量3 200 m3/s),并有繼續上漲趨勢時;③當城區低洼處積水達1 m,且隨降雨有上漲趨勢時。
由于西峽縣城區老鸛河兩岸主要為山區,基本無分洪條件,故老鸛河洪水調度措施主要通過石門水庫、重陽水庫調度控制、河道堤防臨時加高加固。
4.2.1 水庫調度
石門水庫距離西峽縣城約10 km,其洪水調度對縣城意義重大。當預判流域內有發生超標準洪水可能時,石門和重陽兩個水庫可通過泄洪洞提前下泄,騰出庫容,待洪水來臨時多攔蓄洪水。根據水文測站水文預報情況,適時關閉和開啟泄洪洞,避免水庫下泄洪峰與區間洪水洪峰疊加。
4.2.2 閘壩調度
汛期發生洪水時,城區內3座橡膠壩應及時塌壩,以免影響行洪。關閉石龍堰渠首及二道河進水閘門、北堂節制閘等所有內河引水閘,切斷通過老鸛河洪水通過引水渠進入城區的通道。
4.2.3 河道防洪調度
河道防洪調度主要是利用堤防加高加固,當西峽站洪水達到警戒水位78.2 m(相對高程,洪水流量1 800 m3/s)時,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工情,做好搶險準備,當水位接近保證水位79.8 m(相對高程,洪水流量3 200 m3/s)時,應立即組織搶險,采取緊急加高加固措施,嚴防死守,如水位繼續上漲,迅速組織群眾安全轉移。
支流入河口容易發生倒灌,需采用已有排澇泵站或流動泵站抽排,及時消除內澇,防止長時間積水。建議在主要支流入河口及城區低洼易積水位置增設固定排澇泵站,以備緊急排水。
當遭受超標準洪水,老鸛河及內河雖經全力搶險,但仍出現漫堤、潰壩時,應適時下達人員轉移命令。
綜合考慮城區河流水系分布影響,轉移路線及安置點分為古莊河兩岸和中心城區兩個區域。
古莊河兩岸范圍分為3個安置區:古莊河老廟崗以西河道南被困人員通過張江路轉移至火車站;河道北被困人員通過仲景大道、G311國道轉移至西峽縣三小、二中等單位及企業場院;古莊河老廟崗以東被困人員通過張江路轉移至回車鎮區中、小學等單位及企業場院。
中心城區分為4個安置區:老鸛河東滬陜高速以北區域被困人員通過公路轉移至南陽職業學院;以南區域通過迎賓大道等主干道路轉移至高速公路以南、建設路以北區域的白羽公園小學等單位及企業場院;老鸛河西丁河北區域通過迎賓大道及村村通道路轉移至封店村部及學校;丁河南區域人員通過燃燈路轉移至寺山公園等高地。
在對城區進行超標準洪水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監測預警、洪水調度、轉移路線及安置等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城區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科學、高效、有序進行,保障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城區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