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
(信陽市水利勘測設計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浉河區河流眾多,分成浉河流域和游河流域,均屬淮河水系。河流流域面積200 km2以上的有6條,分別為淮河、游河、浉河、飛沙河、東雙河及五道河。境內河流干支流共有28條,河道總長度約524 km,河網密度0.29 km2。境內大型水庫2座,小(1)型水庫12座,小(2)型水庫74座,坑塘2.18萬口,水面面積56.96 km2。
多數農村河道淤積堵塞,部分河湖甚至萎縮,有的河流被阻斷或填埋,河流之間的水力聯系被割斷。
圍湖造田、灘地種植等現象仍然存在,水域空間、岸線被擠占,河湖自然形態受到破壞,影響行洪。
生活污水、規模化養殖和中小型企業排放的廢水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等大多直接排入水體,嚴重影響農村河湖水生態環境。
由于農村河湖水系點多面廣,許多河流尚未開展系統整治,有的防洪標準不到5年一遇,有的處于未設防狀態。
堅持貫徹十八大以來國家提出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意見,十六字治水方針,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及河南省四水同治的要求。按照水利部財政部下發的工作通知(水規計〔2019〕277號文)提出的治理思路、原則、主要措施,同時多規合一,結合浉河區總體規劃對水系功能、水環境目標、綜合防災規劃要求,做到系統治理。
充分結合浉河區實際,深入分析浉河區水系與周邊環境的特點、優勢及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治理方案。在對河湖水系治理規劃時,著重突出重點,依據不同河道、不同河段、區位,科學確定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的目標任務、治理標準和模式,做到“一河一策”。打造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管理有序的農村河湖水系。
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導,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的治水新思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從維護河流水系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完整性出發,著力恢復農村河湖功能、修復河道空間形態、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農村水系。
設立村級河湖長或巡河員、護河員等,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村民主體作用,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保證綜合整治成效持續性。同時浉河區政府作為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監督考核激勵,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
浉河區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目標的確定,應銜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土地利用、鄉鎮建設等相關規劃。本次從恢復河湖基本功能、修復河道空間形態、改善河湖水環境質量、改善沿岸人居環境及創新管護機制五個方面,制定浉河區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的治理目標。
通過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水系連通、必要的生態改造等措施,提高農村河道防洪和排澇能力,恢復和發揮農村河道供水和灌溉功能,恢復和重建河湖生態廊道,使河湖防洪、排澇、供水、灌溉、生態等基本功能得到恢復。
結合河長制湖長制,開展“清四亂”行動,因地制宜選擇岸坡型式,盡可能以生態護岸護坡,盡量保持岸坡原生態,恢復修復和營造生物棲息地,保障生態流量。
通過水源涵養與保護、水土流失治理,河道開挖、整治堵塞、連通水體,引排水配套設施建設與改造,結合環保治理污染防治、截污納管等措施,維護保護水源持續補給,逐步恢復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的自然連通,有效提升河湖水環境質量,逐步恢復河湖生態健康。
結合不同河段特點,保留和重構田園風光、鄉野情趣。重點在濱河村莊河段,通過景觀種植和布設濱水配套設施,構建自然人文景觀良好,人水和諧美景再現、生態健康宜居的農村河流水系,改善周邊人居環境。
完善河長制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職責、人員及經費來源,切實保障后期管理,治理期結束后,河道的劃界率達到100%。
浉河區境內有兩座大(1)型水庫,北部為出山店水庫,坐落于淮河干流上,中部為南灣水庫,坐落于浉河干流上。游河及白沙河等河流為出山店水庫上游支流,匯入該水庫;五道河、董家河、浉河港河、飛沙河及譚家河(浉河上游段)等河流為南灣水庫上游支流,匯入南灣水庫;東雙河、杜河等流入浉河下游段。
根據浉河區河湖水系分布,結合各河道功能定位、現狀存在問題,可將本區水系治理布局劃分為4個水系片區。出山店水庫及南灣水庫上游支流河道形成兩個片區,分別為出山店水庫上游水系片區和南灣水庫上游水系片區;浉河區內出山店水庫下游淮河干流段及其支流形成水庫下游水系片區;南灣水庫下游浉河干流段及其支流形成南灣水庫下游水系片區。
出山店水庫上游支流為山區河流,尚未進行過系統治理,普遍存在防洪標準低、水域岸線侵占嚴重、湖塘淤塞萎縮、人居環境差等問題。該片區水系治理時,應注重涵養水源,通過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清四亂”或加固現狀堤防等措施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采取生態岸坡防護來修復岸坡,同時,利用雨洪資源,在濱水村莊規劃親水設施,加強雨洪資源利用,改善河流兩岸人居環境。
南灣水庫為信陽市水源地,水庫上游為山區,部分為浉河四望山自然保護區和黃緣閉殼龜自然保護區范圍,自然基底條件良好。該片區水系治理時,應側重加強生態保護,涵養水源以及岸坡生態修復。同時,對防洪不達標河段通過清淤疏浚和河道清障措施,提高防洪能力,濱水村莊規劃親水設施,改善兩岸人居環境。
浉河區內出山店水庫下游水系主要包括淮河干流浉河區段及其支流,出山店水庫建成運行后,一般會造成下游段淮河干流沖刷下切,造成河勢有較大變化,規劃治理時應側重生態修復岸坡、穩定河勢。對其支流的治理,以提高河流防洪能力、涵養水源、恢復和發揮農村河道供水灌溉功能以及改善人居環境為重點。
浉河區內出南灣水庫下游水系主要包括浉河干流浉河區段及支流。區界范圍內浉河干流穿浉河區城區而過,絕大部分為城區內河道。浉河兩岸現狀已經護砌,基本采用漿砌石、混凝土等硬質護岸型式,岸線硬化比例較高。本段河道治理時,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將現狀硬質護岸逐步改建為透水性和多孔性特征的生態型岸坡防護。浉河本段范圍內支流是以東雙河、杜河為主的近郊農村河道,因沿線中小企業及生活污水排放,現狀河道內水質較差,規劃治理在提高河流防洪能力、涵養水源、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重點應加強污染防治,改善水質。
浉河區水系治理總體布局見圖1。

圖1 浉河區水系治理布局圖
農村水系建設是確保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民生安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只有建設好維護好農村水系,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才能全面落到實處,從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浉河區農村水系的治理,可考慮上述分區,統籌河湖治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