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張春燕等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研究利用弱膨脹土進行渠堤填筑,并提出合理的碾壓施工藝及施工參數。陳世剛等在南水北調南陽膨脹土試驗段對弱膨脹土進行水泥改性,并對水泥改性膨脹土進行室內試驗,為渠道填筑提供碾壓施工參數。
文章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為江巷水庫挖庫墊地工程道路碾壓填筑提供碾壓施工藝及施工參數。
利用江巷水庫庫區取土場開挖土料進行碾壓試驗。在取土場抽取土樣,測試其基本物理性質,見表1。

表1 土的基本物理性質表
根據設計文件,江巷水庫挖庫墊地工程道路路基壓實度為0.95,相應壓實干密度為1.66 g/cm3,根據試驗所用土料的特性和其他類似工程的相關經驗,分別設計鋪土厚度25 cm、30 cm和35 cm、碾壓遍數2~10遍、土料含水率為最優含水率、偏濕和偏干等施工參數,采用20t平碾進行碾壓,現場取樣測試干密度及含水率并進行碾壓效果評價,并提出江巷水庫挖庫墊地工程道路工程碾壓施工參數。
選取一塊相對開闊的場地進行碾壓試驗,試驗前將場地表層平整清理,使得試驗場地平坦,將取土場開挖土料在表層鋪填一定厚度,平整后進行碾壓,碾壓至該工程設計壓實度,將該層填筑土作為基層,繼續進行碾壓試驗。
根據配套設備要求選擇碾壓試驗相關施工機械,采用挖掘機在料場開挖土方,用自卸汽車運至試驗場地,采用進占法卸料,利用推土機和人工整平。碾壓試驗開始后,預先進行1遍靜碾壓,然后打開振動模式,然后進行振動平碾,本次碾壓試驗最大碾壓遍數設定為10遍,碾壓過程中及時進行挖坑檢測壓實度及土料含水率。
根據設計要求,本次碾壓試驗選用20 t平碾,碾壓機械采用前進、后退全振錯距法碾壓,前進、后退分別按1遍計。碾壓過程中,靜碾行駛速度不得大于6.00 km/h,震動碾壓速度≤2.50 km/h,碾跡重疊寬度控制在1/3碾輪寬度。
控制碾壓土料含水率為最優含水率21.40%附近,分別進行鋪土厚度25 cm、30 cm和35 cm碾壓試驗,試驗結果見圖1。對圖1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當鋪土厚度為30 cm,碾壓4遍時,該填筑層干密度約為1.66 g/cm3,壓實度為9.48×10-1;碾壓6遍時,該填筑層干密度為1.69 g/cm3,壓實度為9.66×10-1,壓實度>0.95;當鋪土厚度增加到35 cm,碾壓遍數達到6遍時,其壓實度仍<0.95;當鋪土厚度減小為25 cm,碾壓4遍時,干密度達到1.68 g/cm3,壓實度為0.96,壓實度>0.95。由于土料攤鋪在碾壓填筑施工中占據較多工時,為了提高施工效率,綜合土料攤鋪和機械使用效率,將路基碾壓施工的每層鋪土厚度設定為30 cm。

圖1 鋪土厚度對碾壓試驗的影響圖
控制碾壓土料含水率為最優含水率21.40%附近,分別進行2~10遍碾壓試驗,研究碾壓遍數對路基碾壓填筑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2。對圖2分析可以看出:碾壓土體的干密度、壓實度與碾壓遍數呈正相關關系,碾壓遍數越大,碾壓填筑質量越好。當碾壓遍數達到6時,該填筑層土體的干密度均>1.66 g/cm3,其壓實度均大于0.95;當碾壓遍數繼續增大時,干密度與壓實度繼續增大,但其增大幅度逐漸減小直至趨于穩定。

圖2 碾壓遍數對碾壓試驗的影響圖
綜上所述,碾壓填筑時每層土料攤鋪厚度為30 cm時,碾壓遍數達到6遍,其壓實度即能達到0.95的設計值。故綜合考慮碾壓遍數對碾壓填筑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為了提高施工效率,鋪土厚度30 cm時,將路基每層鋪土的碾壓遍數設定為6遍。
調整含水率對碾壓填筑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3,試驗結果如下:當鋪土的含水率為21.40%附近時,土層的干密度達到為1.68 g/cm3;調整鋪土土料含水率為19.50%和17.50%左右,發現土料含水率越小,其填筑質量越差;調整鋪土土料含水率為23.50%附近,其碾壓填筑質量變差。鋪土土料含水率為21.40%時,碾壓壓實度大于0.95,鋪土含水率分別為19.50%、17.50%和23.50%的碾壓壓實度均小于0.95。故結合不同含水率對碾壓填筑質量的影響試驗結果,鋪土厚度30 cm時,碾壓遍數為6遍,將路基碾壓施工的每層鋪土土料的含水率定為21.40%。

圖3 含水率對碾壓試驗的影響圖
江巷水庫挖庫墊地工程道路工程弱膨脹土路基碾壓參數為:采用20 t振動平碾進行碾壓施工,每層土料鋪土厚度為30 cm,碾壓遍數為6遍,鋪土土料含水率為21.40%。在施工過程中,當鋪土土料發生變化時,應及時重新開展碾壓試驗,根據碾壓試驗結果開展路基碾壓施工,控制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