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進強 周芷伊
【摘 ?要】小企業的發展是市場競爭的組成部分之一。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基礎薄弱的問題值得深究。論文分析了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現狀,以及存在的內部控制具體問題,并提出解決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problem of weak internal control foundation of small enterprises is worth investigating deep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small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of small enterprises.
【關鍵詞】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Keywords】small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5;F27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7-0130-03
1 引言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確保我國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優化經濟結構等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但在面對市場經濟的嚴峻挑戰下,許多小企業的規模有限,資金有限,導致存活周期短暫,競爭力較弱,探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內部控制不健全或缺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嚴格執行,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此,中小企業要想健康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
2 小企業中的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小企業中內部控制的現狀
2.1.1 缺少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作為內部控制各個要素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如果缺乏良好的內部環境,那么會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在最初的建立階段就漏洞百出,無法建立起一套完整合理的規章制度,而且,很多小企業沒有針對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和各項經營活動中的各環節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由于小企業發展歷程較短,更多小企業是由領導者一人經營管理逐漸發展起來,在內部控制建立的初始階段就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投資者很大程度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有些小企業還會大量任用家族人員,從企業的管理層就沒有足夠的內控意識,沒有營造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制度建設相對落后,加上企業員工的不配合與不理解,內部控制就更難以發揮出作用。
2.1.2 內部控制范圍小
在我國,雖然有部分小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也只是流于形式,只局限于審計傳統的會計信息資料,如賬簿、憑證、會計報表等相關資料,只限于賬表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等表面記錄上,涉及的內容過于簡陋單一,沒有更深層次追究會計信息之間的勾稽關系,更沒有涉及經營管理層的內容。另外,還有小部分小企業本身就沒有設立會計機構,由代理記賬公司,甚至其他部門承擔會計職能。一些小企業在制度方面上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工作時無法為內部控制相關人員提供專業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對日常經營活動形成阻礙,不利于各主要部門信息溝通,也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2.1.3 缺乏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
在許多小企業建設的初期,企業領導者對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依靠領導者的敏銳度和卓越的運作能力,能使企業快速步入正軌。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規模逐漸擴大,領導者或許因為依舊保持著這些自身的優勢,不吸收其他建設性意見,唯我獨大,沒有將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相匹配,缺乏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使企業面臨諸多隱患和風險。另外,許多小企業也會因為資金受限,只追求利潤最大化,忽略內部控制制度設定的規范性,常出現一人兼任多職,崗位設置混亂,甚至存在個人崗位的職能相互監督的矛盾,會計人員也是內部審計人員,違背了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弱化了審計的獨立性。
2.2 小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
2.2.1 企業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大多數小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仍然以傳統經驗管理公司,沒有意識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大多管理者認為企業生產經營規模較小,業務量不多,財務之間的往來事項復雜程度低,對內部控制的了解較少,認為沒有設置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甚至認為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發展。由于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無足夠重視,導致小企業即使存在內部審計,但相關工作人員職業素養也普遍不高,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對構建企業內部控制方面都是消極態度。
2.2.2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執行力度低
小企業中也不乏有相當企業建立了內控制度,但大多數都是制度流于形式,并不按照內控制度規定操作,更不用說結合實際經營狀況進行調整。在經營活動的審批程序中,管理層往往為了節約時間成本,不按照制定的程序進行審批,也不考慮其他風險因素,對于資金的支出和分配隨意簽字了事,這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更會帶動員工對內部控制的不重視。企業執行力度低,使內控制度逐漸成為擺設,導致許多相關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并整改,大多數內部控制的設定都只是為了滿足外部審計和監督檢查的需要。
2.2.3 監督和考核機制設計不完善
由于小企業會計基礎薄弱,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會計方法的一貫性程度較低,因此,企業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大多小企業都只是制定了一個大的框架,內控制度設計沒有滲透到公司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沒有覆蓋到所有的部門和崗位,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具體量化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沒有制定具體細則和懲罰機制,使得控制活動流于形式,雖有文件規定,卻沒有得以嚴格實施,監督尚且只是紙上談兵。
2.2.4 缺乏相應的專業性人才
對于小企業而言,由于領導者自我決定一切,對聘請更為專業人員的做法缺乏認可,這是導致小企業出現內部控制方面問題的原因之一。管理者往往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只會設立基礎職能崗位,存在著缺乏專業性人才的問題。同時,在前期招聘環節中,聘請人員的學歷和經驗相較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已經落后一步,且不重視員工后期自身素質的培養,即員工基本完成本職工作即可,并不做過多要求。甚至在規模較小的企業中,很多職能崗位都是聘請相關代理公司負責,因其既不了解小企業每一階段的發展路線,又缺少對企業發展應有的責任心,這就會導致企業在與類似的企業中競爭力不夠,容易在本質上就輸給競爭企業。
3 完善小企業內部控制對策
3.1 提高小企業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的意識
首先,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了整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只有領導和管理人員提高自身對內部控制的意識,深入了解內部控制,重視企業文化的培養,才能引起其他人員對其重視,才能讓建設好的內部控制得以嚴格執行,發揮領導層的帶頭作用。
其次,企業應該采取培訓或外出學習的方式,增強員工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意識。通過聘用內部控制相關專家對企業管理層和其他員工進行培訓學習,提高企業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水平。加強員工的職業水平能力,使普通員工也能認識到內控的重要性,也可以在企業運營步入正軌后招聘高素質專業型人才,從源頭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
最后,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除了企業本身應該建設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內控的作用等內部應該做的工作外,政府等外界因素也應該幫助小企業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在必要時制定相應的政策指導,增加對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培訓學習機會,培養更多內控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服務小企業,由外界的積極影響向小企業的管理層強調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號召小企業向內控規范企業學習。
3.2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面對來自大中型企業的競爭壓力,和本身融資困難、成本較高的限制,小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推動小企業做到穩步前進,不斷提高企業自身實力。對于小企業的發展現狀,管理層應該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特色業務,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深入了解企業的發展運營,使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也能為廣大員工接受和遵守的。不僅要建立符合自身發展因素的內控制度,還要建立相互制衡機制,不同的崗位之間、領導與領導之間,要做到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設立專門的監事會,對企業領導和各個部門、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能作用,合理進行分工合作,減少責任和職位不到位的不良現象,實現決策、運營、監督高效運轉。同時,加強小企業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解決小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的風險意識淡薄的問題,定期為企業管理層和員工進行知識培訓和考核。
3.3 落實內部控制的監督機制
為保障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執行,一方面,企業應該做到建立專門的審計監管部門,制定完善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而且,監管人員必須是與財務專業相匹配的高素質有能力的人才,不能與財務部門人員混用,能夠真正做到按照規章制度嚴格辦事,指出企業內部控制出現的漏洞和不足,責任落實到位。在審計監管過程中,還應該做到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擴大審計范圍,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得到最大發揮。另一方面,企業為了預防監管機構濫用私權、各部門之間相互包庇等違規做法,還應該定期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專業的審計人員到企業進行審計,加強審計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應該調整自身發展目標,面對審計結果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以免出現更大、不可挽回的錯誤。
3.4 重視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企業人員的素質高低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存在著必然聯系,為使內部控制活動發揮更好的作用,企業應該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改變傳統招聘模式,聘用符合小企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填補企業內部控制方面人才的缺少,切實解決企業需求。同時結合企業的發展特點和管理模式,制定科學客觀的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留住為企業不斷貢獻的人才。
小企業是市場競爭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內部控制能夠保護小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在小企業的逐漸發展和壯大的同時,小企業除了完善其他方面的缺陷外,還需要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加強內控建設,這樣才能使企業有效面對風險,提高自身競爭力和企業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旭榮.中小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8(30):74-75.
【2】達瑞胡.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中國商論,2018(27):98-99.
【3】劉景嬋,馬寶珠.淺談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7):180-181.
【4】許高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08):88-91+98.
【5】劉海英,閆麗華.對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