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韻
“在那14天里,我們經歷過缺醫少藥、毫無經驗可循的困難,也常常伴著金邊市凌晨4點初升的太陽而眠,但當我聽到那句‘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卻覺得一切都值了。”當艾翔回憶起一年多前的柬埔寨之行,感慨仍涌上心頭。
2020年3月,為幫助柬埔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決定向柬埔寨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由廣西衛生健康委員會選派了7名經驗豐富的專家前往柬埔寨金邊。廣西衛生健康委員會保健局副局長艾翔便是7人當中的領隊。
作為中國向東盟國家派遣的第一支抗疫醫療隊,援柬抗疫的專家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中國—東盟共同抗疫的溫暖篇章。這14個日夜里的故事,有國與國的馳援,更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初來乍到遇“攔路虎” 專家組如何突圍
當艾翔接到援柬抗疫任務的電話時,距離他們出發只剩7天。柬埔寨當時的疫情也正如它逐漸升溫的天氣一般,從最初的每天10例往每天80例左右飆升,艾翔與隊員們除了了解到柬埔寨日益嚴峻的疫情與缺乏呼吸機、急救藥品的情況外,其他一律不知,更無經驗可循。
時間緊任務重。即便如此,專家組還是義無反顧地帶著價值400萬元左右的醫療物資和徹夜不眠分析出的防疫草案,踏上了援柬抗疫的征程。而在柬埔寨等待專家組的除了熱情的相迎,還有亟需解決的難題。
當時全球醫學界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認識都還處在早期階段,尤其是在柬埔寨這樣常年高溫的國家,專家組對這種傳染病的毒力、感染力都難以下定論。
“現在看來,當時最大的困難是拿不出確切的防疫方案。中國聯防聯控的方式具有特殊性,中柬兩國國情、政體也不同,在柬埔寨是難以做到精準地網格化檢測到每一個基層社區,以及從全國各地抽調幾萬醫護人員去支援一個城市的。”艾翔告訴本刊記者,中國的成功經驗到了柬埔寨能否管用,專家組當時在心里打著問號。
來自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腦病科的主任王凱華是專家組的隊員之一。他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談到了當時面臨的挑戰:柬埔寨很多醫院的收治流程存在薄弱環節,醫護人員的操作有失規范,且當時正值4月柬歷新年,是當地人流返鄉高峰期,這將加重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為柬埔寨當地制定出可持續奏效的診療方案,專家組需要與時間、病毒賽跑。
專家組開始白天馬不停蹄地調研,走訪當地各級醫院、社區、檢測機構等地;晚上接著討論分析總結,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模擬病人從入院到分診、分檢、標本采樣的整個流程,圍繞發熱門診流程、病房規范化建設等問題討論對策。“我們在柬埔寨真正貫徹了‘月亮不睡我不睡的精神。”艾翔說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專家組爭分奪秒的努力下,最終成功對標制定出了適宜柬埔寨當地的防疫策略。截至回國前,柬埔寨新冠肺炎總確診病例已經降至115例,其中58例治愈出院,新增本土病例為零,可以說專家組的行動有效控制了當時疫情的蔓延和傳播速度。
“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
談及此行印象最深的事兒,兩位受訪專家都提到了那句“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而其中三個場景,讓專家們至今難忘。
抵達柬埔寨后,一位前來給專家組擔任翻譯的柬埔寨志愿者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第一次電話聯系,到連夜趕來會合;從每天熱情地跑上跑下,到幫助協調和翻譯上的一絲不茍,這位在中國留學9年、起了個中文名叫“陳敦財”的小伙子,成了專家團隊中的“第8人”。工作中,他常揚著笑容用流利的漢語對專家們說:“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我做這些不算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陳敦財還號召當地的柬埔寨青年自發組成志愿者隊伍,協助專家組通過各種媒體對民眾進行防疫宣傳教育。記者了解到,這支成長于新冠肺炎疫情危急時刻的志愿者隊伍,至今仍堅持在柬埔寨當地普及新冠肺炎防治信息,定期向貧困地區分發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成為了一支“帶不走的抗疫隊伍”。
而第二次,專家組是從一位已經50多歲的華裔商人黃有龍口中聽到的。當黃有龍聽聞中國專家組抵達柬埔寨金邊后,他特地從幾百公里外的磅湛省趕來,隨行給專家組送來了一批生活物資和一面五星紅旗。艾翔仍清晰地記得這次見面的很多細節:“他邊將國旗遞給我們,邊說‘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祖國給予了我們這些僑胞巨大的安全感,在場的每一位同事都很動容。”
而工作中,中國專家組也與柬埔寨醫療人員結下了患難中的深厚友誼。在柬期間,專家組成功組織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柬埔寨柬蘇友誼醫院國際遠程視頻會,并建立起該院新冠肺炎收治隔離病區內的手機遠程連接途徑;離柬之際,專家組也將整理、翻譯好的各類工作方案、救治指南等文件完整移交了柬埔寨衛生部,竭盡全力助柬抗疫。
“其實這些柬埔寨醫生的專業素質非常高,他們為配合我們制定抗擊新冠疫情方案作出了很大貢獻。”艾翔表示,“和他們交流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初見面時他們用柬語對我們說‘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
于專家組而言,此次援柬行動讓他們看到了兩國人民關于“共同抗疫”最美的詮釋——“他們總稱專家組為‘神醫,殊不知,兩國之間的真情友誼與通力合作就是抗擊新冠疫情最好的‘特效藥。”艾翔這樣說道。
援柬抗疫 意義深遠
自疫情暴發以來,“共同抗疫”被提到了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中更重要的位置上,而這次援柬行動無疑是廣西助力中國—東盟抗疫合作的有力寫照。
“這次行動讓我意識到我們有必要培養、組織一支國際化的中醫人才隊伍,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這不僅有利于擴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也有利于中國醫療隊在類似的國際援助行動中發揮出更專業的水準和更好的效果。”黃凱華坦言。
艾翔則表示,承擔援柬抗疫這樣重大的任務,極大提升了廣西衛生健康系統對外醫療援助的能力,積累了經驗,儲備了人才。這不僅是對廣西衛生健康系統人員組織、技術支持、后勤保障能力的一次考驗,更是對廣西多部門協調配合、協同作戰能力的一次檢閱,而廣西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對于中國的這次馳援,柬埔寨首相洪森積極評價:“感謝中國朋友派遣醫療專家組和援助抗疫醫療物資,幫助柬埔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在同艾翔、王凱華的交談中,我們不僅感受到每一位醫療工作者肩上的那一份責任與堅持,更體會到中國與柬埔寨共同抗疫的大愛與真情。當前,抗疫依然是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中的頭等議題,而通過彼此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戰勝疫情的那一天會更早到來。
·聯系編輯:2969854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