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站在中國—東盟金融城最高的寫字樓里向外遠眺,前海人壽、太平東盟保險服務中心、北部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廈矗立周圍,朝陽打在玻璃墻面上,更映襯出它們的高端氣派。
如果不說,也許許多人猜不到這是在廣西南寧。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大型金融機構往往更青睞“超級大都市”。但得益于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深入,以及東盟在人民幣國際化中地位的提升,如今,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選擇垂青身處中國—東盟合作前沿的廣西。
廣西也乘勢而上,創新實踐積累沿邊金融改革的豐富經驗,統籌規劃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在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這片沃土上悉心耕耘、靜待花開。
助力金融合作,廣西有底氣、有成績
記者從廣西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2020年,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為1557億元,占廣西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與東盟跨境結算量為681億元,占廣西與東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60%。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在中國西部12省(區)和9個邊境省(區)排名第一。這個“第一”的背后,有中國—東盟貿易繁榮奠定的基礎,有廣西推進跨境金融創新的體制機制保障。反過來,它也印證著中國—東盟在金融領域巨大的合作需求。
在中共廣西區委黨校“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張家壽看來,廣西在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方面有條件、有經驗、有平臺、也有機遇。
廣西與越南接壤,邊貿互市、一般貿易欣欣向榮,東盟已連續20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而這既催生了開展人民幣跨境金融業務的市場需求,也為推進沿邊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條件。“廣西從2014年開始進行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在這一過程中為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據張家壽介紹,廣西已探索形成了人民幣對越南盾的多家銀行“抱團定價”“輪值定價”的“東興模式”,“互市+金融”還有效促進了邊貿發展。
此外,廣西搭建了中國首個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信息系統,實現結算信息與報關信息互聯互通;建成人民幣對東盟國家貨幣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平臺,推出人民幣對越南盾、柬埔寨瑞爾2個貨幣的直接掛牌交易,在中國4個區域貨幣交易市場中掛牌幣種最多、境外參與行最多、交易最活躍。
“在促進中國—東盟金融合作中,永久落戶廣西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平臺。”張家壽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在東博會框架下連續多年舉辦的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增進了雙方金融高官的對話交流,加強了對彼此金融業發展情況的了解,為深化雙方金融合作打下了基礎。”
當前,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正為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再添強勁東風。南寧市作為該金融開放門戶的核心區,一座現代化的中國—東盟金融城正在這座城市的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中拔地而起。據悉,截至2021年3月末,中國—東盟金融城入駐金融機構(企業)194家,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太平東盟保險服務中心、深圳證券交易所廣西服務基地等一批重大標志性平臺落地,金融中心集聚功能逐步顯現。
而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首創開展的金融創新試點改革已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復,將在中馬“兩國雙園”試點開展一定額度內資本項下本外幣可兌換業務,以實現“兩園”之間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搭建好人民幣雙向流通的通道。
金融關乎中國—東盟發展的“錢景”,是實體經濟的“血液”,其合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兌水”“吹泡泡”。廣西在實踐中走出的每一個扎實腳步,都將讓她在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中更有底氣,更有分量。
創新為犁,深耕金融合作沃土
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東盟貿易合作開局良好,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深層次的經貿合作是推動貨幣流通的重要支撐。未來,中國—東盟的金融合作不僅要關注互設金融機構、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之間的互換,還可以進一步推動雙方貿易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來進行結算,以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張家壽說。
從加強人民幣在東盟國家的推廣和使用,到提高業務辦理效率,監管金融風險,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內容是豐富且繁瑣的。在這片沃土上要收獲金融合作沉甸甸的“稻穗”,需要中國與東盟國家長期、用心地耕耘。而廣西肩負國家賦予的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的重任,將以創新為犁,以政策為肥,以行動澆灌出一片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希望田野”。
展望未來,廣西將從體制機制、業務準入、產品服務、市場建設、實體打造等方面,繼續推動面向東盟的跨境金融創新。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戰勇介紹:
在體制機制上,廣西將出臺《廣西推進跨境金融創新實施方案》《廣西穩步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實施方案》,形成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工作合力,加快推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
在業務準入上,將著力擴大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政策應用,拓項目、擴范圍;加快推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和外國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實施,讓外匯收支更容易;持續加大經常項目外匯軋差凈額結算試點推廣力度,降本增效間讓涉外加工貿易企業輕松上陣。
在產品服務上,將通過區塊鏈服務平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平臺,加強數據共享,為涉外企業提供線上金融服務;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廣西開展跨境產業投資,這不僅將為廣西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也將為資本提供一個共享廣西發展紅利的渠道。
在市場建設上,將支持優質交易場所做大做強;爭取在廣西設立大宗商品交割倉,并探索開展“期現聯動”業務,推動廣西大宗商品資源走向國際。
在實體打造上,將加快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中國—東盟金融城基金大廈,設立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提供跨境金融對外宣傳、業務咨詢及辦理等一站式服務。
傍晚的中國—東盟金融城里,夕陽灑在花草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陸續走出高聳的寫字樓,在地鐵口準備排隊進站。企業的匯聚,推高了這里的人氣。而有人,就有希望。我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個關于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財富故事,能夠在這里上演。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