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安
北宋元豐二年,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沒有實權,被人監視不說,一家人的生計也成了問題。
到黃州的第二年,蘇軾生活費吃緊,不得不開源節流。根據當地市面上柴米菜蔬的價格,他規定一家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150錢。他想了個法子,每個月初一,他取出4500錢,分成30份,掛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挑下一份來,而后便將叉子藏起來;當日花銷若有結余,則另存在一個大竹筒里,用于買酒菜招待朋友。家里大米很快吃完了,市面上米價又貴,于是蘇軾每天搗麥做飯。麥飯不如米飯精細,咀嚼起來嘎吱作響,一家人卻從中吃出另一番趣味來。孩子們相互打趣,說嚼麥殼的聲音好似“嚼虱子”,惹得蘇軾哈哈大笑。
不管經歷過多少不平,有過多少傷痛,蘇軾都舒展著眉頭。過日子心大了,所有大事都小了,這是蘇軾的人生哲學。(摘自《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