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輝
摘要:作為鄂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恩施煙草積極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對實現該地區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具有示范意義。文章分析了恩施煙區煙草產業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圍繞如何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鄉村振興;恩施煙區;現代農業綜合體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2016)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調研時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2017)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據此,國家煙草專賣局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國家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助力,緊緊圍繞行業“1+6+2”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探索煙葉轉型升級,穩定核心煙區和煙農持續增收的新路徑、新模式。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要求全省各煙區緊緊圍繞“2232”高質量發展工程,打造屬地煙區產業綜合體。恩施煙草作為鄂西南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助推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特色優勢產業。根據國家戰略、行業要求和地方實際,積極主動順應新時代,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當屬恩施煙草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實現煙葉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
“現代農業綜合體”是以“城市綜合體”為藍本提出來的,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這種趨勢與當下農業發展所處新階段相切合,陳劍平(2012)認為現代農業綜合體具有五個鮮明的時代特征:新理念、新內涵、新模式、新機制、新使命。
關于“現代農業綜合體”的具體內涵,章偉江、胡豹、王麗娟、陳劍平等(2014:9)多有討論。概言之,“現代農業綜合體”之內涵體現為兩個關鍵字眼,即“現代”與“綜合”:“現代”著眼于發展,意味著是對以往農業生產模式的超越;“綜合”著眼于一體化,意味著農業本身各要素之間、農業產業鏈各環節、農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協作互動需有機整合。簡言之,現代農業綜合體不僅要解決好一個區域農業產業發展的問題,還要解決好新農村建設問題,更要解決好農民的物質、精神生活問題。
煙葉生產在相當一部分地區仍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貧困山區,煙葉產業一直是地方增稅、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支柱產業,是脫貧攻堅的生力軍甚至主力軍,故打造好“煙區產業綜合體”這一“現代農業綜合體”子課題意義重大。打造“恩施煙區產業綜合體”,需緊密結合構筑“現代農業綜合體”的已有經驗、教訓,并結合恩施地區煙葉生產實際,進一步具體化、特色化、優質化,將恩施煙區的煙葉產業并入現代化農業發展軌道,形成綠色生產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獨具恩施特色的循環、高效、生態、持續、穩健的現代化農業道路。
二、煙區現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鄂西南,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濕潤氣候,雨量、光照充足,加之該地區獨特的土壤條件,使其成為煙葉種植的生態福地,成就了恩施煙葉產業的蓬勃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恩施地區已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現代煙草農業產業鏈。
作為恩施州七大特色產業中的龍頭產業,近年來,全州煙葉(烤煙、白肋煙、雪茄煙)種植規模穩定在30萬畝、70萬擔左右,其中烤煙占全省總量的70%,白肋煙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0%,白肋煙出口量占全國總量的80%。全州煙草工商稅收占全州財政總收入的50%左右。恩施煙草注冊的“清江源”煙葉品牌于2010年正式通過認證,實現了生態資源優勢向品牌發展優勢的轉變,已成為“黃鶴樓”、“利群”、“中華”、“芙蓉王”等數個全國知名卷煙品牌的重要原料。
上述優勢為著力打造“恩施煙區產業綜合體”提供了有利條件。當然,也應正視以下短板。
2013年以來,國家局實施煙葉壓庫存調控政策。當前,恩施州煙葉生產收購計劃與2013年相比絕對量下降近一半,在這種大形勢下,恩施州煙葉產業持續穩健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就煙葉產業自身來說,2012年的153萬畝基本煙田已減少至60萬畝,8萬多戶的煙農隊伍縮減至2萬多戶,且年齡普遍在50歲以上,市場上煙葉原料需求主要是中部上等煙,煙葉結構性矛盾突出,恩施煙草面臨著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市場壓力等難題。同時,恩施州煙葉產業以外的特色產業逐步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受益于靈活多樣的政策支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煙葉產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卻不得不退讓、退縮、退出。
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關鍵。恩施地區雖然生態環境優越,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全域貧困地區。恩施煙草作為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應積極主動借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機遇,充分發揮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新形勢、新常態下求市場、求生存、求發展,著力打造一批煙區產業綜合體,實現該地區煙葉與其他產業區位優勢共享、生態融合發展。
三、建設路徑
結合上述恩施煙區現狀,以及當前該地區的農村發展態勢,恩施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應本著“政府主導、村社帶動、行業推動、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以煙為主、板塊輪動、產業互補、融合發展”的辦法,先試點,再推廣,全力推進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進程。
第一,注重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實現恩施煙區“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藍圖,要科學配套編制項目規劃,確定發展定位和發展模式,與縣、鄉、村三級發展相結合,合理嵌入政府建設項目,協調融入田園綜合體建設,并與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結合,以精準扶貧為切入,精心打造“煙葉產業+”模式。要完善運行機制,積極爭取行業內外的政策、資金支持。要緊扣“一鄉一業”“一區一韻”的基本要求,加強與各級部門的對接,帶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美麗煙區建設,實現以煙為主、多業融合、優勢互補、互促共進的“煙、蔬、果、藥、旅”融合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