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云 馬建國
摘要: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與引導下,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公路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目前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依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發展。基于此,下文將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路徑展開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質量提升路徑
1 強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意義
首先,針對農村公路開展養護管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需要,無論是生產的發展,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都需要公路建設作為主要載體。促進農村公路朝著更加便捷的方向發展,能夠有效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其次,農村公路的建設工作還處于初步階段,雖然公路建設實力在逐漸提升,但是缺乏后期的養護管理措施,而且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缺乏連貫性,很多公路病害問題都無法及時被發現,這樣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成本損耗與資源浪費。因此,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對農村公路進行養護管理,以此來促進民眾對交通工具、農用工具以及住房質量等方面的需求,進而實現第三產業與傳統工業的協同發展。最后,針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進行強化,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交通運輸體系的不斷完善,可以讓偏遠農村地區盡快享受到國家改革開放所帶來改革成果,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
2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公路管養體制方面
健全完善的管養體制是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的前提。目前我國農村公路管養體制中還存有一些不合理之處。例如,農村公路建設、管養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撥款與地方財政,近年來農村公路數量不斷增多,里程不斷加長,養護管理成本也急劇上升。但中央撥款比較有限,地方財力也比較綿薄,這些都導致公路管養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除資金不足外,地方政府與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投入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的人力、物力也比較有限,這導致農村公路使用期間的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與解決。目前農村地區健全完善的公路監管機制也還沒有建立起來,使農村地區的建設與管養質量更得不到保障。當前農村公路的管養工作是采用層層負責的模式,即縣道由縣養、村道由村養等。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鄉村道路的管養就存在很多問題,如專業養護人員不足、機械設備不夠先進、養護組織不夠完善等。因此,當前鄉村公路的季節性、常年性養護還沒有完全落實。
2.2 汽車運輸超載,養護管理無法監督
相對于高速公路和國道來說,農村公路的承載力明顯較低,其路面的厚度和材質難以承受重型貨車的碾壓。農村公路建設根據資金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規劃設計的農村道路,并沒有考慮長時間承受重型貨車的碾壓問題。但是現在的農村地區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建設,需要重型貨車通行,甚至有些貨車為了規避道路交通費用選擇農村公路。這一切導致農村公路在長時間承受超負荷重型貨車的碾壓,久而久之,出現路面擠壓翻漿、坑洼積水等現象,嚴重者會導致路面出現開裂、塌陷等嚴重問題。對于重型貨車碾壓的現象,由于公路管理部門無法監測、村委會沒有執法權,導致農村公路監督管理失控,加速了公路的損害和老化。
2.3 養護技術水平低下
廣大農村地區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較大限制,加之一些特殊原因,導致農村公路總體養護水平偏低。實際上,農村公路建設需要兼顧大量因素,減少河流、地形條件、地質條件的影響。從總體情況看,在建設初期無論是建設方案,還是公路建設技術指標,其實均沒有完全滿足公路建設標準。在此種背景下完成的農村公路,自然對后續養護管理造成顯著制約。很多技術資金需要當地政府財政補貼,但是各地補貼執行標準存在一定差異,造成養護管理水平不一。
3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路徑分析
3.1 完善管養機制,明確管養責任
公路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命脈,在國家大力推進現代文明鄉村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的現代化背景下,各級部門必須將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結合農村公路養護現狀以及實際的養護需求對公路養護機制進行調整完善,從根本上提升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具體來說,在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過程中,各地要能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并壓實各級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農村公路養護方面的具體責任與義務,界定出權責與利益邊界,使各政府、各部門能各司其職,嚴格按照法律要求認真落實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在當前背景下,應結合實際需求推進管理與養護分離,并引進市場機制培育專業養護生產主體,切實為公路管養做好保障。同時也可對當前實行的條塊分割管理模式進行調整,調整為政府管理上以塊為主、行業指導上以條為主的條塊結合管理體制,有效促進公路養管水平提升。
3.2 建立鄉村兩級聯合養護管理機制
農村公路廣泛分布于農村地區,涉及地域廣,里程長,縣鄉公路養護隊伍很難及時完成養護任務,因此,農村公路的養護需要村委會的配合才能完成養護管理工作。對此,在縣級公路養護管理部門的牽頭下,在鄉鎮府的積極配合下,由縣級養護管理部門撥付資金、鄉級公路管理部門配備設備,村委會派出人員,及時完成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同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不僅僅需要養護,而且需要加大鄉村兩級的管理,通過大力宣傳和重點路段安置攝像頭等措施讓周圍群眾和過往司機明白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的重要性,對于破壞農村公路的行為要結合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處罰,從而減少農村公里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損壞,確保農村公路暢通無阻。
3.3 加大公路養護管理技術與資金的投入
當前阻礙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便是技術與資金,想要實現對農村公路開展長期有效的養護措施,首先要拓寬籌集資金的渠道,地方政府要在財政方面進行相應支持,并且圍繞公路養護制定相關的減免政策。此外還要幫助公路建設企業與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多樣靈活的方式來籌集公路養護資金,這樣才能對各類公路養護措施的落實提供保障。在技術層面,可以針對農村地區的公路使用情況建立科研小組,主要對農村公路的消耗規律進行研究,從而對公路養護施工技術進行調整優化,促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3.4 打造專業的公路養護管理團隊
農村公路的建設與養護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不僅要保證公路養護方案的可行性,還要保證各項養護措施的落實效率,在此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因此,在開展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工作時,還要打造專業的公路養護管理團隊,以此來提升公路養護的整體服務水平。一方面要針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先進的公路養護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要在行業市場中大力引進人才,這樣在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合理應用各類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材料。此外,公路建設企業還要對養護管理工作制定評審制度與獎罰制度,最大限度的激發專業人才的潛能,強化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水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農村公路管養對于農村以及我國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農村公路管養工作中還存在管養機制不完善、管養資金不充足、管養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相關部門要能依據國家要求,結合公路管養現狀對各項問題進行優化完善,有效促進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長奎.我國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現狀及改進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03):223+225.
[2]劉春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02):250-251.
[3]汪順成.農村公路養護問題及措施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