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龔雪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建設有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建設工作有著一定的繁瑣復雜性,涉及到的層面也比較多,布置過程中也常常受到外部條件的干擾。本文通過對于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布置設計進行探究分析,對于相關人員指出一定的技術措施,希望能產生一些幫助。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與技術
引言
對于城市基礎設施來說,給排水屬于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一個城市基礎城市建設的完善與否,從排水系統的完善程度就能夠看出來。因此,提高城市給排水技術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國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在市政部門對給排水管道進行施工設計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施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施工質量,從而提高整體城市排水系統的工作效率。
一、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的重要意義
現如今,城市容量不斷增加,城市功能也在逐漸擴展,各種市政建筑、設施、管線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在城市給排水管道施工中,重復開挖現象比較常見,不僅會造成嚴重的浪費問題,而且還會給市民生活、出行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市政工程應在設計階段進行學科的規劃,并嚴格依照設計要求合理施工,確保其能夠適應城市建設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的原則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上,應根據城市人文地理等條件的不同,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出多種排水管道布置的方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結合地理環境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布置設計上,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城市所在的地理環境,這包括地貌上的區別和日后城市發展的空間和規劃。水文環境和地理產生的氣候條件都能直接影響到排水系統,而有些特殊的城市在城市內部也存在著地理環境的差異,這都是排水系統布置是否科學的重要參考條件。
(二)結合城市人文條件
除了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城市地理環境因素之外,還需要對于城市人文條件進行重點關注。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城市內部的人口分布。要保證在進行施工過程中,施工場地能夠盡可能的避開居民區、學校、醫院等人口數量較多的地區,同時對于交通要道來說,也是施工需要盡可能規避的選擇路徑。如果不可避免的需要在交通要道附近進行及排水管道鋪設施工,可以選取夜晚或凌晨的時間段,通過錯開高峰期的方式進行施工,保障施工過程中對城市干擾程度減少到最小。此外,還需要結合人口居民區的用水情況,避免出現由于施工過程中關閉總水閘,從而導致居民區居民家里停水的情況出現。進一步保障施工能夠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
(三)設計多種方案
依據城市的地理和人文條件,制定出多種管道工程的設計布置方案。在多種方案之間,堅持以人為本,并且要實施造價控制,從群眾為出發點,選出科學實用性和經濟性并存的設計方案,一方面很好地為群眾生活質量服務,一方面杜絕建設的鋪張浪費。
三、市政及排水管道布置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截流式合流制式排水系統
合流制式排水系統是將城市污水匯聚到一套排水渠道中一同排出,該排水形式會造成一定的污染,除了一些老舊城市還在采用外,基本上已不使用。不過在合流制排水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在城市河岸建設排水總干渠,延伸出一種截流式合流制式排水系統,它可以將城市內的匯集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一定處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建立分流制式排水系統
在給排水管道鋪設過程中,相關施工方可以通過建立分流制式排水系統的方式,對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化整為零的作用。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施工過程中,系統性的對整個城市排水系統進行規劃,不再使得各個地區施工過程獨立工作,缺乏系統領導能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城市排水系統工作效率,保障排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通過電腦進行系統化的調配調試,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通過對生活污水、城市雨水進行分類區分,保障污水與雨水能夠分開處理。這也是分流制式排水系統的優勢所在。保證污水不會因為與雨水混合,而降低了市政處理過程中對于水資源的凈化回收能力。
(三)加強對于現場督促與檢查工作
對于市政排水管管道鋪設施工過程來說,需要加強相關部門的質量檢查頻率,從而保證施工效率。由于施工工程中許多工作人員存在工作惰性,如果沒有充足的監管情況下,工地施工人員會產生一定的疏忽。這時對工作進行一定的監督與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地施工管理措施。對于現場監督部分,要注重重點部分重點監控,要保持一個監控力度與監控重點的把握度。同時在對于現場施工過程中監控的同時,也應對于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檢查工作。檢查工作的重點主要包括:對于施工質量保障體系及技術管理體系是否完善的檢查、對于施工過程中部分特殊工種的崗位培訓與專業素養技能檢測、對于施工過程中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對于施工項目的應用性與安全性檢測等等。保障施工過程中能夠將質量安全措施貫穿整個施工階段,是政府監管部門需要承擔的施工工程責任。
四、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措施分析
(一)施工前階段
在開展施工前,要采購一定數量的施工材料,對于施工材料的質量要進行嚴格的把關,包括生廠廠家的合格證、與工程需求的符合度等,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被錯誤運用,為后續工程質量埋下隱患。
(二)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還需要對圖紙內容進行進一步審核,包括圖紙設計的先決條件、一些加固要素是否有規劃和設計等,在確認無誤后進入施工階段。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階段主要有兩個技術措施需要著重展開探討。首先是對于開挖溝槽的技術要點分析,常見的溝槽形式有很多,如直槽、混合槽等,但是基于不同工程的不同需求,城市中的不同路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溝槽形式,因此應進行現場勘測分析,結合道路的實際情況,對溝槽的長、寬、高等進行嚴格的設計,并在后續形成跟蹤檢查,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其次是管道的安裝,對排水工程而言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排水工程肩負著運輸城市污廢水的重要責任,而城市污廢水的長時間運輸又會腐蝕管道本身,導致管道在長期使用中,由內到外的發生侵蝕現象,最終出現漏水的情況,因此在質量的考核上要嚴格把關,避免一些管道本身內部存在著產品質量缺陷,影響后續使用。
(三)竣工階段
工程竣工后,是否滿足設計的要求,必須要經過相應的檢驗。檢驗合格才能證明該項工程合格,是否滿足標準。市政給排水管道不僅要確保給排水工作進行時暢通無阻,還要確保各種管道連接緊密無泄漏,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在市政給排水管道的檢驗工作中,給水管道要逐段做水壓試驗,污水管道要逐段進行閉水試驗。水壓試驗及閉水試驗都是為了檢測管道的滲水量,首先要確保試驗段管道都被注滿水,一定時間后檢查漏失流量是否滿足規范要求。這樣才能確定所有的管道都滿足標準。
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市政給排水管道的需求和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給排水管理布置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和生產。因此,為了確保居民的生活和生產能夠正常進行,需要充分地結合城市的發展規劃和社會的發展情況,根據給排水管道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設計,使市政給排水管道具有更加完整的性能,為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防洪排澇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曉兵.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及技術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2020(5):398-398.
[2]唐黎標.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及技術措施[J].西南給排水,20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