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梁宏杰
摘要:建筑行業在新時代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日新月異的建造技術也促進了行業進步,而結構設計的可靠度決定了建筑樓體堅固程度,由此可見,必須重視影響設計可靠度的不同因素,采取合理的比較方式來保證建筑的安全投用。文章分析了多種影響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因素,從四個方向來探索提升結構設計可靠度的策略,為相關施工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
引言:
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度,對于人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有重要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施工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行業地位。我國現行的質量標準明確規定:建筑在可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近年頻發的建筑事故為相關施工企業敲醒了警鐘,其不得不認真思考影響設計可靠度的各種因素,并通過合理的比較,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工程質量。
1影響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各項因素
1.1防震因素
以地震為主的自然災害對于建筑樓體有著重大影響,因此,防震成為了影響建筑結構設計可靠性的一大重要因素。部分企業在地震活動較少的區域進行施工時,時常會為了控制造價成本、減少預算支出而降低防震標準,將多余資金用在其他施工工作中,導致在地震來臨時,樓體防震設計不符合抗震設防烈度要求,極容易危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進而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企業也將面臨巨額賠款和法律責任[1]。
1.2原料因素
原材料對于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性有著深遠的影響,國家規定施工企業要保證建筑體在固定年限中不發生自然損壞,以達到提高人們的生活保障的目的。而部分小型施工企業會受到資金的限制而忽視原材料質量的控制,或在選擇供應商時,未能采購性價比較高的原材料,也沒有簽訂詳細的供貨合同,在出現材料問題時,企業承擔了過多的損失,造成了預算嚴重超支,以至于影響了整個工程的質量[2]。
1.3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能夠憑借規范性優勢來限制主觀方面的錯誤出現,從而達到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目標。但部分施工企業未能做好制度完善的工作,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工程進度、施工技術等方面,以至于前期的準備工作仍有待完善,整個施工現場也缺乏良好制度的約束,在檢驗方面也沒有完善的監管措施,難以提升工程質量,導致管理因素對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4人力因素
人力資源是決定建筑結構設計可靠性的關鍵性因素,受到客觀環境、資金、工期等問題的限制,部分施工企業會選擇壓縮人力資源成本,未能注重人力資源管理,以至于施工隊伍的業務能力長時間停滯在固定的水平線上,長此以往,會使得建筑的結構設計可靠性持續降低,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整體能力,而且會使得行業地位下降,最終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2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比較研究方向
2.1現代與傳統抗震技術比較
傳統的防震設計根據設防烈度分為四類等級。一類,在六至八級地震作用下,防震需要高于抗震設防烈度要求;二類,在六至八級地震作用下,防震需要符合抗震設防烈度要求,其中的抗震性能強的小型建筑可視情況來進行防震;三類,地震作用需要符合區域內部的統一抗震設防烈度要求;四類,可適當降低設防烈度要求,但要保證能夠抵御六級地震。現代的抗震技術則加強工程結構的抗震性,根據震動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峰值來進行防震,能夠抵御七級左右的地震,有效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通過對比可知,施工企業要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革新,按照國家規定來運用現代先進的技術來推算抗震指標,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在前期的圖紙設計中明確體現抗震設計,在實際施工中要對照圖紙來檢查建筑體的抗震性能,筑牢安全紅線,確保竣工驗收工作的順利進行[3]。
2.2多種原料驗收方法的比較
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不僅影響著室內和外部墻體美觀性,而且直接決定了使用年限,與住戶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要做好原材料驗收的相關工作,對比多種原材料的驗收方法,最終進行合理的選擇,以減小原材料因素對于工程的消極影響。較為常見的驗收方法主要有入場驗收和采購驗收,前者是在原材料運至施工現場后,由監理人員協同項目負責人、技術人員等進行驗收,確認質量合格后方能允許投用;后者則是采購人員預先向不通的供應商發出要約,選擇合適的時間來檢查所需要的原材料質量,并取樣送檢,獲得質檢報告后向上級反饋,根據上級指示來完成合同簽訂、采購、投用等工作。兩種方法相比,前者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施工企業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材料運存工作,保證原材料在入場前的質量,以免影響后續的工程順利開展[4]。
2.3前瞻與滯后管理制度比較
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工程效率和工程質量,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制度是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將質量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并建立起完善的監管制度,增派專員負責相關工作,確保實施的監督工作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能夠為上級的重要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在即將步入竣工的階段,根據管理制度要求來進行全面檢驗,按照圖紙設計來對建筑的關鍵結構和重要部位進行細致的勘查,確保無任何質量問題方能進入竣工驗收階段。而當問題出現時,要第一時間尋找到相關責任人,嚴格根據管理制度問責,采取緊急預案來進行處理,以免造成工程延期,合理的控制造價成本。具有滯后性的管理制度不適合現代施工企業的發展,管理者會將主要工作重心放在施工中,相對忽視了制度的完善,使得安全、管理、環境等問題影響了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度,長此以往,會造成工期延誤,不僅影響了竣工驗收,還會埋下不同的“隱患”。因此,要采用前瞻性的管理制度,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職權,合理界定監管部門的工作范圍,切實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度。
2.4專業培訓與人才引進比較
人力資源是工程施工的有力保障,對于建筑結構的可靠度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工程效益與人力資源的質量密切相關,所以,要重視施工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升。受到預算和造價成本的影響,大部分企業都會采取專業培訓或人才引進的方法來提高人力資源質量,進而促進企業的整體施工水平提高,但兩種方法各具優勢,相比之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應用,才能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可靠性。大中型施工企業利用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充實管理隊伍,一方面能夠提升綜合競爭實力,為企業帶來專業知識豐富的人才,不斷推進施工隊伍建設。另一方面則可以提前竣工,盡早發現建筑結構設計可靠性相關的問題并予以解決,達到節省造價成本的目的。小型企業則要大力開展職工培訓活動,宣講提升建筑結構設計可靠性的措施,致力于提升原有施工隊伍的綜合水平,以保證工程的質量。由此可見,兩種方法相比各具優勢,需要視情況來進行選擇,方能最大限度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5]。
結束語:
前已提及,防震、原料、管理、人力等,是影響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不同因素。為了按照相關規定完成施工,保證竣工驗收工作順利進行,施工企業需要明確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的比較研究方向,從現代與傳統抗震技術、多種原料驗收方法、前瞻與滯后管理制度、專業培訓與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探索。根據比較結論來決定實施的措施,切實降低施工風險,提升經濟收益和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永勝.結構設計優化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3:41-42.
[2]李喜忠.建筑結構設計中鋼結構設計的重要性與方法[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7:5-6.
[3]張新志,吳宇星,曹維科.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的運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6:88.
[4]沙毅.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優化技術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2:197-198.
[5]李影.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