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貞

書香拂海峽,紙墨潤心田,高山流水琴聲慢!
生活在廈門這個城市,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事業,沒有愛情,一切都是零,一切都需要我們用盡心思、拼盡全力,才能在崗位上找到一絲存在感,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背負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危機感。
前人說過,身體和心靈要有一個在路上。我們除了茍且為了碎銀幾兩,還要不忘詩與遠方。為此,在閨蜜的推薦下,我就這樣糊里糊涂地和她一起踏上了琴聲悠揚、書香兩岸的古琴文化之旅。
步履匆忙,神色慌張。還好從踏上大巴的那刻起,一顆已經迫不及待、等了快一年的心才算是找到了一張柔軟的沙發。閉上眼睛,戴上了久違的耳塞,我和閨密一起在搖啊晃啊的巴士上睡著了。夢里,我躺在搖籃里,我的奶奶在一旁逗我開心,逗我笑。
流水潺潺漫溪橋,詩經鹿鳴琴聲慢。
夕陽余暉灑在斫琴上,斜照在我們的臉上,斑駁的古香古色中,我們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是安定下來了。很佩服一床古琴要熬過七年的寂寞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找到它的主人,聽它訴說一路走來的情與殤。人的青春有幾個七年?誰能在一個崗位上,在一份工作上堅持一份初心與熱愛,而且一千就是七年?如果我們也能和這一床床的古琴一樣,耐得住寂寞與煎熬,沉得住氣,或許也會有伯樂相中我們這匹馬,我們也可以、也有能力,堅定有力又激昂地展示我們厚實的能量。這一曲曲悠揚的琴聲在一遍遍地告訴我們,莫急莫急,年輕人!要有夢想,更要有堅持走好每一步的膽量。
枕著琴聲,我們在荷花池邊安靜地睡下了。好久沒有這么沉沉的睡上一個安穩覺了。
晨間的百年老樹下,傳來隱隱約約的讀書聲、鳥叫聲,大家三五成群圍在樹下,或是安靜地看書,或是像學生時代一樣齊聲朗讀,時間仿佛靜止在這一刻。
慢,或許是這次兩岸古琴文化之旅收獲最大的一個字吧!腳踏實地,在我們的專業上,慢慢學習、澆灌,等待合適的機會。一床古琴的研制最少也要七年,讓我們靜下來,厚積薄發,磨煉自我!
書香拂海峽,紙墨潤心田,高山流水琴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