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在我國“十四五”期的開局之年,三一重工特別協辦第六屆全國瀝青路面建設與養護技術研討會,彰顯了三一重工勇攀智能、綠色技術高峰,持續引領行業進步的信心和實力。
5月19日至22日,第六屆全國瀝青路面建設與養護技術研討會暨筑養路裝備與材料博覽會在2021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期間順利召開。行業多位專家齊聚一堂,50余場報告精彩紛呈,從不同角度展現行業新理念、科技新動態、生產新工藝和工程新案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800位代表共同探討交流瀝青路面建設與養護創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此次會議以“綠色·安全·耐久·智能”為主題,由中國公路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貿促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工”)作為特別協辦單位,深度參與了此次會議。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楊承進出席會議開幕式,并以《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思路》為題作出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吳智深,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峰出席開幕式并分別作主旨報告。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國際路聯副主席、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主持開幕式。
本次會議還設有綠色與節能路面、安全與耐久路面、新型智能路面、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雄安高速公路建設、“蘇式養護”六大主題會場。

三一重工路機研究院院長劉秋寶
在新型智能路面主題會場,三一重工路機研究院院長劉秋寶分享了《路面機械成套智能化施工技術研究》,通過實際應用案例,介紹了路面機械單機無人機技術,無人機群控制和通訊、安全技術、施工工藝協同以及作業平臺等,并對未來行業發展進行了展望。
在綠色與節能路面主題會場,三一重工瀝青攪拌站研究院院長王良初以《瀝青站節能環保技術研究》為題作主旨報告,他重點介紹了三一瀝青攪拌站節能降耗四大技術,無塵主樓、煙氣直燃極致環保效果,大比例熱再生及一體機再生技術,并以雄安1號等為例,介紹了從設計到建造再到運營的瀝青拌和站智能工廠(智慧園區)集成解決方案。
5月19日晚,三一重工還特別舉辦了餐敘會,精彩紛呈的節目點燃了現場,參會代表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深入溝通交流。三一重工高級副總經理、路機公司總經理易秀明出席并致辭,三一重工副總經理、路面機械營銷公司總經理肖正文出席。
易秀明在致辭時表示,2020年,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復雜多變,三一重工仍然取得了史上最好成績,截至12月底,三一重工以近3000億元的市值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之首,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前三。三一路機的市場地位也在2020年顯著提升,攤鋪機、瀝青拌和站等產品連續8年蟬聯國內銷量第一。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經理、路機公司總經理易秀明
易秀明介紹了三一路機在數字化創新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績。一是研發創新。三一重工把每年銷售額的5%左右投入研發,三一路機行業首創的無人駕駛、智能攤鋪、機群協同多次創下全球紀錄。2020年,三一路機成套無人智能攤壓施工機群在全國多個省份多條路段進行無人化施工。此外,三一路機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引入了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薪酬競爭力,設置人才發展綠色通道,實現一流人才造一流產品的目標。二是智能制造。三一路機加強25家燈塔工廠建設力度,同時以燈塔工廠、流程四化等五大重點工作為抓手,重構“制造、產品、營銷、運營”四大業務場景,精細管理制造,精準管控成本,全面為業務創造價值。三是智慧服務。近年來,三一路機通過ECC企業控制平臺和客戶云App為客戶提供全過程透明化服務,并將采集的數據生成數字報表,方便設備管理與故障預判,進一步為客戶解決后顧之憂。
“三一路機通過建造燈塔工廠、智能化軟硬件升級改造、大數據與智能化軟硬件,成功實現了成套智能壓實輔助系統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大幅度提升了攤鋪機攤鋪效果與作業效率”,易秀明表示,今后,三一路機將持續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鍛造“殺手锏”技術,夯實品牌綜合實力和優勢競爭力。
5月20日下午,參會代表還來到三一路機長沙工業城18號智慧廠房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18號智慧廠房建于2008年,總面積10萬平方米,是行業內首個燈塔工廠。工廠內各生產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是“中國智造”的典型代表,被譽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中國最聰明的工廠”。考察過程中,200余名代表對三一路機的智能制造技術贊不絕口,稱三一路機是“行業智能制造的典范”。
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在我國“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三一重工此次特別協辦第六屆全國瀝青路面建設與養護技術研討會,彰顯了三一重工勇攀智能、綠色技術高峰,持續引領行業進步的信心,代表著國產路機裝備整體實力的提升,預示著國產路機在波瀾壯闊的道路建設與養護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三一重工將繼續保持追夢圓夢的干勁,堅守科技創新的初心,砥礪再出發,鑄就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