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萬青
摘? ? 要:森林系統的健康平穩發展關乎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以森林生態系統在確保其生產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生態系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不受損為前提條件,而不僅僅著眼于經濟效益進行無目的大面積砍伐。應該結合具體的樹木生長現狀,通過間伐工作將優良的樹木保留,剔除病殘樹木,并及時進行樹木的培育工作,實現森林良性循環發展。當下森林建設中存在砍伐方法不科學、態度不端正、意識不強的現象,致使出現森林面積萎縮及間伐技術推廣不徹底、不科學、不系統等問題。工作人員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樹立正確的經濟發展意識,運用科學的林業發展技術手段,推進森林建設平穩發展。
關鍵詞:森林培育;間伐;管理方案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9-011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53? ? ? ?文獻標志碼: A
森林間伐方案以及技術的推廣,必須要有科學的研究以及先進的理論作為后盾。相關部門要建立專業的團隊,通過對國家林業現狀進行深入的研究,依靠新興技術手段,優化森林發展環境,提升森林面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實現了環境保護工作,最終提高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整體質量。本文對森林培育過程中的間伐方案進行探討,具有一定意義。
1? ?森林培育過程中間伐的重要性
1.1? ?改善生態環境
在森林培育的過程中,采用人工加以干預的形式對森林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使森林在培育的過程中形成穩定的發展趨勢,完善整個森林內部的樹種構成。為了豐富樹木種類及各種植物系統,工作人員可以在森林系統內部培植混交林。復層混交林不僅能保證植物多樣性的發展趨勢,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統內部生物鏈的發展壯大,滿足各種動植物發展過程中需要的營養成分。而且當林木系統豐富后,能給動植物群體及其他生物體提供適宜的生存空間,推動整個生物系統的不斷壯大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使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更加穩定。
1.2? ?調整林分結構
在森林培育的過程中,利用間伐方案,能夠在整體上把控森林的林分結構,使森林的生長更加符合整體的規劃目標。設計人員在調整林分結構時,可以依據本地的需要以及實際的自然環境,將主要的樹種作為森林培育的重點,將影響森林系統發展的樹種剔除,及時為其他樹木讓出生存的空間及保證充足的養分。這時,主體的樹種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后可以茁壯生長,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森林將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從而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提升。
1.3? ?提高森林生存條件
樹木想要從一棵小樹苗生長為健康的大樹,必須在種植時施以正確的手段。樹木之間的密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工作人員應該依據樹木的種類科學合理地設計樹木間距,使林分密度掌控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樣樹木在發展的過程中就不會因密度過大或過小產生的各種問題而影響其正常健康發展,在樹木之間建立穩定保護作用的同時也促進了林木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促使整個森林內部形成穩定生長的局面。此外,通過實施間伐方案,在森林內部對處于弱勢的林木進行定期砍伐,為森林中其他樹木提供更寬松的生長環境,優化生存空間,增強有利的生存環境對林木的影響,保證森林系統的發展[1]。
2? ?森林培育過程中間伐方案存在的問題
2.1? ?對間伐工作存在認識誤區
當下在森林培育的實際過程中,廣大工作人員并沒有對標準的間伐方案形成正確統一的共識,并不能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高效地落實間伐工作的要領。這就使工作人員在實際培育管理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最終不能實現間伐工作的目的。
一些工作人員并沒有真正理解間伐的含義,簡單地將森林間伐工作視為砍伐工作,在進行間伐的過程中并不能本著科學、合理的伐木態度,未對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實地考察與管理,這就造成最后間伐工作成為簡單的伐木工作。這對森林資源來說非常危險,當間伐工作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么會影響到森林之后的生長環境,進一步破壞生態平衡,影響森林的健康發展。
2.2? ?森林培育缺乏理論體系
對于森林的發展,我國林業發展系統內部還未能形成完善的發展理論體系。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撐,強大的理論體系能夠指引發展方向。在森林培育過程中,想要實現森林的健康發展,必須要重視相關理論的建設。當下在我國森林培育的過程中,專業性的理論依據還不能支撐森林間伐工作的正常進行。這就導致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形成系統的理論與方法,在推進間伐方案的過程中未取得明顯的效果而終止使用,導致了森林系統發展的不完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2.3? ?投入經費有待提高
在森林培育過程中,實施的間伐方案由于資金的短缺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在進行間伐時需要大量的專業林業工作人員投入森林內部,借助專業的測量儀器以及相應的機械設備對樹木進行必要的測量工作,并建立專門的工作流程及制度體系,使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能夠嚴格按照制度流程進行。
但在當下,由于資金的缺乏,首先無法保證專業工作人員的數量,在進行間伐工作時,不能保證獲得真實有效的林木數據和生存狀況;其次因缺少設備的投入,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際工作時,對于生長狀態不佳的樹木不能有效監測,因此在進行間伐的過程中無法及時砍伐一些病木及危害大的樹木,從而影響到樹木的整體生存狀況[2]。
3? ?森林培育過程中的間伐措施
3.1? ?增強森林培育過程中對間伐的認識
林業工作人員并不能充分認識林業間伐工作,簡單地將林業間伐工作視為林木砍伐工作,在進行采伐的過程中,不加甄別地進行砍伐,并且未能及時進行樹木的培育工作,一味注重經濟效益,沒有站在更高的社會層面看問題,就無法發揮森林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針對這一現狀,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對于自身工作的認識程度,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林業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培訓的內容要涵蓋植物生長知識體系、科學合理的間伐方案以及培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培訓,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糾正自身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專業的知識進行間伐培育工作,合理地采伐、高效地培育,從而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2? ?完善森林培育過程中的間伐理論知識
林業部門應建立森林培育間伐工作的理論知識系統。建立健全理論體系,可以使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際工作時有據可依。
可以在本地進行相關的試驗研究,在森林內部分成幾塊試驗基地,對不同的試驗基地采取不同的培育及砍伐方案。可以在其中一塊試驗基地采取以往的砍伐培育措施,進行正常的砍伐計劃,在砍伐時對樹木當下的情況不做過多的檢測記錄,在砍伐后培育工作不采取特別的手段。
在另一塊試驗基地采取先進的間伐培育措施。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對砍伐的樹木進行各個指標的測量工作,將生長狀況不好的樹木作為主要砍伐對象,在砍伐后及時進行培育工作。對于培育的樹種,主要選取適合森林發展的樹木,以便更好地推動樹木生長,形成良好的互助循環作用。通過試驗觀察發現,采取必要措施的試驗組在林木的培育方面要優于采用傳統手段的方法。由此可以得出,采用科學合理的間伐培育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人員可以將通過試驗得出的結論推廣到森林培育的實際工作中,通過系統完備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推進森林培育工作[3]。
3.3? ?增加森林間伐工作的經費投入
想要推進森林間伐工作的高效落實,并取得良好效果,相關部門應及時給予充足的經費、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保證在實際落實工作的過程中措施落實到位。首先應該給予經費的支持,保證有足夠的工作人員投入到森林間伐工作。在砍伐樹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應對要砍伐的樹木進行必要的測量,對于一些病樹、殘樹進行砍伐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森林樹木眾多,為保證每棵樹都能測量到,需要投入足夠的工作人員,因此足夠的經費能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要投入足夠先進的設備,如測量工作。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開展砍伐工作,工作人員在檢測時能夠準確獲得砍伐與培育的數據,通過數據指導工作進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森林系統的健康發展。
4? ?結論
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森林建設事業的發展,這是一項有益于當下和未來的事業,必須要高度重視。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技術支持不到位、未能充分與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銜接、工作人員素質不高、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地進行優化解決,通過深入實踐,確立一條適合森林建設發展的道路,推動森林資源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臧慶光.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初探[J].南方農業,2019,13(30):81-82.
[ 2 ] 劉旭軍,程小琴,田慧霞,等.間伐和凋落物處理對華北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態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9,39(20):357-367.
[ 3 ] 商添雄,韓海榮,程小琴,等.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對撫育間伐的響應及其與土壤因子的關系[J].林業科學研究,2019,32(6):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