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


故宮,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皇家建筑群,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其紅磚綠瓦獨特的中國色彩以及威嚴壯麗的建筑特點,是中式美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自溫州的90后姑娘蘇清吾通過自學榫卯、斗拱、彩畫、地仗等技術,耗時半年,不用一根釘子和一滴膠水,憑一己之力仿造出故宮古井上的一座亭子,將“故宮同款”搬進自家院落。無論是建筑結構還是色彩搭配,都讓人驚嘆,不少網友留言“這姑娘實在太猛了”。
被故宮的亭子吸引
蘇清吾出生于溫州文成縣,從小喜歡傳統文化。大學時,她參加漢服社,學習各種手工藝,喜歡攝影。
盡管大學時學的是廣告策劃專業,但畢業之后她并沒有進入廣告公司,而是憑手藝吃飯,成為一名攝影師。蘇清吾的臉看著很清瘦,但是手掌卻比一般女孩要粗,手臂力量也大。她說,自己在做攝影師的時候,能扛一整天的穩定器。“我算是女漢子,還是不會輕言放棄的那種。”有單子的時候,她就在寧波工作。沒有單子的時候,她回到文成老家,陪陪父母,順便鼓搗她的短視頻號。
因為興趣愛好,畢業后她經常做些手工,也認識了一些手藝人。她把制作陶瓷、凳子、風箏等傳統手工物件的過程拍下來,放在視頻號上分享。“因為我特別喜歡傳統的東西,我覺得它們既代表著文化自信,同時傳遞著一種獨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美,這是我想要分享給大家看的初衷。”蘇清吾說。
她一個人干起了一個團隊的活,拍攝視頻、剪輯、配樂等等都由她獨立完成。每次拍攝時,她先調整好鏡頭,然后跑回去開始干活,來來回回好幾趟。
做木工也是蘇清吾很早就學會的手藝。2018年,有一位朋友做了一個佛光寺1:20的木工模型,用到了榫卯結構,很精致,那個時候蘇清吾不僅對木工產生了興趣,也對中國的傳統建筑產生了興趣。因此,她買了很多傳統建筑的書籍來讀,了解到中國的木建筑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桁檁(桁架檁條)、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構件。在中國建筑中,原則上采取榫卯連接的方式,必要時也會用鐵釘。可以說,榫卯工藝是我國工藝文化精神的傳承,其構件不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學原理,實用性極強,不易銹蝕又方便拆卸。由于對傳統文化和古建筑的喜愛,蘇清吾自學了榫卯技術應用到自己的木工制作中。
2020年4月的一天,蘇清吾在電視上看到《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驚喜地發現,現在修繕故宮的技術大多還是采用榫卯。她還被節目中出現的故宮古井上的一座亭子吸引,在心里盤算著:“如果把這座亭子移到自己院子里就好了,以前拍視頻的時候,背景只有一堵紅墻,配上這座亭子,意境就出來了。”
純手工打造一座故宮同款的亭子
心動不如行動,從2020年5月開始,蘇清吾決心在家仿造一座故宮同款的亭子。因為之前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大型的建筑,所以她特地查了很多資料,不斷上網翻閱論文、看論壇和別人的視頻,怎么做斗拱、彩畫等等,了解故宮亭子的建造技術。
老家的院子成為了她的“工地”,平時父母不在村子里,當蘇清吾將自己建造亭子的想法和父母說了之后,他們覺得,既然已經在做了,攔著也沒什么用了。
雖然學習了很多經驗,但到了真正上手的時候,又是另一回事兒了。需要精密計算的榫卯技術對于學文科的蘇清吾來說,著實有點頭痛,密密麻麻的數字有時候怎么也算不明白。“一旦計算錯了,榫卯不密實,就要推翻重做。”她說,包括計算比例、制作斗拱、調整柱子顏色,都是邊學邊試錯,然后才慢慢上手。
中途,蘇清吾遇到過瓶頸期,總感覺各個部件銜接不起來。為此,她特意跑到北京故宮專門找到圖中的亭子,仔仔細細看了它的建筑特色,回來后是信心滿滿,重新開始鼓搗。
對于亭子的上色,蘇清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我用的是丙烯顏料,也是第一次用這種顏料,有些調得不是很好,有的線條就會凸出來一點。經過反復調整,才讓它顯得不是特別突兀。”
在制作過程中,鋸子割到手、鑿木頭的錘子砸到手指都是常事。有一次,她爬上亭子頂部,準備蓋瓦的時候不小心踩空摔下來,手心被戳破,腳也扭了。
2020年11月,歷時半年,蘇清吾的亭子正式完工。她算了一筆賬,花費在一萬元左右。整個亭子是蘇清吾全手工打造的。她不僅用榫卯技術完成了主體建筑的搭建,包括打磨、粉刷、上油都由她親自完成。她用桐油、樟丹、石灰水、豬血、瓦灰燒制攪拌后,為亭子粉刷,用靛青藍、朱紅、土黃、米白等故宮色彩繪制圖案。看著曾經照片中的亭子如今被自己親手搭了出來,蘇清吾心里有說不出的成就感。一開始不理解她的父母也露出了驚嘆的神情。每次家里有客人來時,蘇爸爸總是會特意帶著客人去院子里參觀,然后自豪地指著亭子說:“這是我女兒親手做的。”
第一次出手,蘇清吾還是留下了些許遺憾。“很多尺寸比例還沒有掌握精準。”不過這次得到了寶貴經驗,以后再做就順手多了,也不會經常受傷了。
打算再做唐朝時期風格的亭子
為了在視覺上與這個故宮同款的亭子相匹配,蘇清吾將自己后院的墻壁粉刷成了故宮同款墻色,加上后院綠植和鮮花的映襯,還真有點置身故宮的感覺。蘇清吾在生活中也將這座亭子運用得非常好,她坐在其中畫畫、書寫,清靜優雅。
蘇清吾將亭子建造的過程拍了視頻記錄下來,直到2021年3月,她才陸續將視頻剪輯好發到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當一個穿著中式簡裝的女孩在院中擺弄著一堆木頭,最終建成了一座亭子,那畫面真的太有魅力了!
視頻走紅后,蘇清吾收到不少網友的反饋,有專家給她做技術指導,有人留言跟她討論榫卯技術,有人鼓勵她堅持做下去,這都讓她感動不已。不過,也有人質疑亭子不是她親手做的,蘇清吾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她說,除了大伯有時候會幫忙搬運一些特別重的木頭外,其余都是自己一個人動手完成的。“為了打破謠言,我還特意去買了一個監控器,下次可以全程記錄制作過程。”蘇清吾笑說。
接下來她還會做一些瓷器和漆器等工藝品。“我很喜歡故宮里的一些東西,所以會考慮做一些同款的瓷器等。”
除了這些工藝品外,蘇清吾打算在自家后院仿制唐朝時期風格的亭子。“現在這個亭子算是嘗試,自己做過一遍,已經了解了很多東西,后面做唐朝的亭子肯定會更難,也要更嚴謹一些,希望能做得比現在這個亭子更好一些。”堅持自己所熱愛的,這也是她和網友的約定。她曾在微博上看到有女孩給她留言:“你能通過自學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些我想做的東西,我一定也可以做到。”在蘇清吾看來,這是一種雙向奔赴的鼓勵和約定。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