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銳
【摘要】混凝土裂縫一直以來都是工程師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看,現階段的多數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幾乎已經成為常態化,只是其中部分裂縫較為淺顯因此極難被人們所發現,并且不會對整體結構造成明顯的損傷,因此允許其出現。部分裂縫長期處于高強度的荷載狀態下,且在物理與化學因素下不斷擴大,長此以往將會增大鋼筋銹蝕或混凝土保護層剝離等不良現象的發生風險,甚至影響到結構的強度與剛度,縮短結構的使用壽命,因此根據不同裂縫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處理措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應用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影響因素;施工處理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03
混凝土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施工工程的質量。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當中,許多建筑項目經常會出現混凝土裂縫的情況。混凝土出現裂縫會導致許多后果。并且在工程中出現混凝土裂縫的情況之后,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其裂縫會越來越大,對工程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成因
1.1溫度影響
在一般的情況下,周圍的環境,尤其是溫度的變化,會給施工場所的大部分材料都帶來一些影響。因此,溫度的變化也會給混凝土的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即溫度變化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現象。在一般情況下,物體受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膨脹現象,而當溫度下降時,物體又會出現收縮的現象。因此在一天當中,如果晝夜溫差或一段時間內的溫差過大,那么混凝土的內在結構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波動。在建筑項目進行施工的時候,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包裹鋼筋材料的。但是鋼筋材料的膨脹系數與混凝土的膨脹系數相比十分大,因此在經受了同樣的溫差之后,鋼筋材料的膨脹程度會大于混凝土的膨脹程度,這就導致了混凝土會被漸漸拉伸,最終產生裂縫。除此之外,混凝土滋生的溫度變化也會導致裂縫的產生。在配置混凝土的時候,水與水泥進行混合會釋放出熱量,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對此進行注意。并且一般混凝土材料兩面所接觸的材料是不相同的,這就導致了混凝土兩面硬化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最后,混凝土兩面的溫度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靠建筑內部較近的混凝土的熱量不容易釋放,而外側的則較容易釋放,因此內側可能會出現持續膨脹的情況,最終導致裂縫的產生。
1.2材料質量影響與配比影響
混凝土材料是由水泥、凝膠材料、水、砂、石子等材料按照專業的比例調配而成的一種材料。因此,如果相關的施工人員沒能夠在調配混凝土的過程中使用質量合格的材料,或者在調配過程當中沒有按照合理的比例、順序調配各種材料,那么混凝土的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而質量不過關的混凝土就會非常容易出現裂縫的現象。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許多施工人員、施工小組為了節省原材料的費用,選擇使用劣質但價格低廉的產品,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雖然這種行為為施工隊伍節省了原材料費用,但造成的后果是十分惡劣的。
1.3施工環節的影響
在考慮了以上兩種因素的影響之后,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那就是施工過程當中有不當的舉措。施工技術對整個工程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在施工過程當中,如果相關的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指定的工序施工,或者沒有嚴格按照施工圖上的指示施工,又或者施工人員沒有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施工,都有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除此之外,在施工完成之后,相關的驗收人員在驗收過程當中態度不嚴謹也有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最終導致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下降。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有許多施工人員對施工環節并不在意,沒有意識到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對裂縫現象所需要采取的舉措也不是十分熟悉,這些都非常容易導致混凝土裂縫現象的出現。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施工處理技術措施
2.1合理控制相關溫度
在施工過程當中,相關的企業、施工組織應該做好提前的調查工作,對施工地點的溫度以及溫差做相應的記錄。并且在施工開始之前,選定較為適宜的溫度進行工作,制訂好施工計劃,盡量避開高溫以及低溫天氣。在進行混凝土配置的時候,可以對石子進行噴水、降溫的操作,這樣在混合材料的時候可以降低實際溫度,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裂縫的現象出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混凝土當中安裝冷卻水管,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減少內部的持續膨脹從而降低裂縫現象出現的概率。
2.2提高材料質量
施工企業或者施工組織不能為了節約成本使用了廉價的原材料,而更應當注重原材料的質量,這樣才能夠制作出高質量的混凝土材料,減少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概率。并且施工組織應當綜合分析施工場所的特點,及時調整調配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的比例,調配更加適合施工場所的混凝土材料。在制作混凝土的過程當中,嚴格按照比例進行,選用合適的緩凝、減水等外加劑,以此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3規范施工過程
在施工之前,如果察覺到最近的天氣比較炎熱,那么應當提前制定施工計劃,將不容易受到溫度影響的環節提前,減少溫度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在施工時,如果恰好遇到夏季施工,那么相關的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材料做好防曬工作和降溫工作。在運輸原材料時,也要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可以采用遮蓋、灑水降溫的方法,將原材料的溫度控制在28℃以內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保養、護理,以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具體操作為,在澆筑結束之后,分配專業的人員對其進行護理,工作包括在混凝土澆筑面鋪設一層薄膜,并且要1天對混凝土的澆筑面進行灑水操作1~3次,此薄膜需要留置的時間為兩周左右。以此來保證混凝土的充分凝結,減少裂縫現象的發生。
3、混凝土裂縫常見修補方法
在混凝土裂縫修補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修補方法為表面處理法,施工人員在修補時應對混凝土表面的污垢殘渣處理干凈,將混凝土結構層暴露在外,然后借助修復材料將混凝土裂縫表面修復平整,再用角磨機對其修復表面進行打磨,對表面中存在的油污等雜質予以清除,使混凝土表面出現嶄新的結構層面。施工人員在采用涂刷底層涂料修補方法時,需要按照底層涂料的分配比例進行稱重,然后將稱重好的底層涂料均勻攪拌,使用滾筒刷將已經攪拌均勻的底層樹脂材料均勻涂抹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到底層樹脂材料將混凝土表面全部覆蓋才算修補合格。等樹脂材料自然風干以后,施工人員需要用手指觸碰檢驗樹脂材料是否風干,待確定樹脂材料完全風干以后,再用打磨機對其表面進行打磨。施工人員在使用粘貼碳纖維修補方法時,需要依照修補實際情況剪裁碳纖維片,同時配置好所需要使用的樹脂材料,然后用滾筒將樹脂材料均勻地涂抹在裂縫表面,并對其進行樹脂修復,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粘貼碳纖維布粘貼在下層,再用滾筒刷進行來回滾壓,使二者得以有效黏合,確保碳纖維布與樹脂材料完全融合。待粘貼30min以后,施工人員需要使用滾筒在碳纖維布上繼續涂抹樹脂材料,并采用相同的滾刷方法實施上層樹脂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操作過程必須在自然風干情況下進行適當養護,以此確保混凝土裂縫修復質量符合相關要求。
結語:
在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出現裂縫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的原因:溫度因素、原材料質量與配比因素以及施工環節不當的因素。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施工的組織應當格外注意這三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混凝土裂縫現象出現的頻率,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雯.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華建設,2011(08):146-147.
[2]劉賀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