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我國城市發展中為了保證園林景觀觀賞性在園林綠化建設中通常進行科學的植物配置,本文就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應用意義及原則,而后就其具體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園林植物配置;園林綠化;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65
園林綠化工作中植物配置的科學性影響較大,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要綜合分析當地的歷史人文特色,因地制宜進行植物配置,但是部分綠植配置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應根據各季節特點選擇合理的植物,并進行動態化綠化景觀設計。
1、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效果
1.1 創造多重效益
現代城市規劃中,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想要園林綠化達到符合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需要對園林植物在園林綠化中進行科學的配置。園林植物的科學配置能夠讓景色更加和諧,更容易將符合地區文化的風貌展示出來。科學合理的配置能夠讓城市更加具有魅力,讓身處其中的居民能夠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變換。園林綠化的景色特點不僅能夠裝點城市,而且具有相當重要的社會意義,更能讓身處其中的居民感到舒適和愜意。
1.2 改善城市環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的不斷擴張,城市帶給自然生態環境和有限的資源以更多的壓力。汽車,空調等眾多家用電器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致使城市的熱島效應逐年升高,城市的空氣質量每況愈下。這對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產生了較多的負面影響,使得城市的生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園林植物的科學配置因為采用了大量的綠色植物,一方面能夠調整控制空氣質量,也能夠有效地將環保效應的產生抑制作用。
2、園林配置的原則性
2.1 因地制宜原則
城市中園林景觀設置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一般在進行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通常會依照城市中的不同地勢來進行規劃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是,一方面能夠降低項目投入,如果對城市地勢進行改造設計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其中難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也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初衷。所以,依照自然的地勢進行園林景觀布置,依照園林景觀項目的目的地的地勢開發園林景觀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可以通過融入一定的現代高科技園林綠化技術,在原有基礎上依照當地的氣候環境增加新的植物種類,以此來防止在園林植物的配置上出現不符合氣候特征的配置組合。
2.2 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城市各方面建設的核心思想,園林景觀植物配置也同樣應當遵循這種原理。要通過在園林景觀中添加園林植物,使得城市園林綠化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大程度的發揮了植物在城市可持續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配置中,設計人員不僅要考慮到該地區的環境因素,還要考慮到該地區的發展趨勢,當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實現了科學化,合理化,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執行力度。
2.3 歷史人文原則
每個城市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歷史人文特征,因此對于園林景觀的歷史人文原則,應當遵循以下的設計思路。首先,園林中植物的種類是否能夠符合當地的園林風格。不同的植物擁有不同的特性,如生長環境和外觀特點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該植物是否符合當地的氣候特征,還要考慮到植物是否能夠和城市的人文特色有所關聯。其次,每一種植物都具備不同的特征內涵,比如松樹就是一種常綠植物,其文化特征就是松樹的品性,假設城市中的某個園林特征是偏向藝術型的,那么松樹的氣質就很難符合該城市或者地區的整體特征,就要排除在栽種清單中。
3、園林綠植植物配置常見的缺陷問題
3.1 植物自身的特點被忽視
在對不同城市的不同景觀進行跟蹤觀察后發現,不少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對于美觀性的重視超出了其他的所有元素的重視程度,例如對于植物自身特征的忽視致使某些生命周期較長觀賞性較弱的植物沒有應用到景觀植物中。例如果實類植物就是生長周期長,但是容易生長為較為健碩的粗大植物,因為對于植物的配置不科學,致使周期的植物無法吸收陽光而枯萎。因此設計人員應當將觀賞性較強的與藝術性較強的植物融合起來,要突出植物本身的特征美感,這更容易吸引身處其中的觀賞者的目光。在園林景觀中將盆栽與草坪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提升園林景觀的觀賞性,而且能夠使得植物互相之間得到優勢互補,輔助不同植物的生長能力。
3.2 新奇植物的應用頻次
某些園林設計人員為了突出自身的設計水平,有時候會在某些實驗性的園林設計中添加一些較少應用的罕見植株。更有甚者有些設計人員會引進一些非本土的額國外植株。這種應用方法的弊端是新物種新特征首先會破壞我們數千年來延伸下來的具備較強民族特色的植株失去了存在價值,并且外來物種很難與我國本土的植株進行融洽的結合,無論從生長特性還是從觀賞性來講都無法進行統一,并且因為外來植物的特殊性,導致在后期的維護保養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對于這種較為冒進的設計方案,設計人員應當有所警惕,并進行及時的整改,園林設計仍然需要沿襲我國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當地的人文氣息為主要設計思路。
4、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4.1 保證配置的協調感
城市景觀中的園林設計思路通常就是為了降低不同因素之間的不和諧不統一的特性。最好的園林景觀設計思路應當是將植物的特質有機的組合起來形成自然的,不突兀的景物交融。所以,當園林景觀進行配置的過程中,應當找到看上去突兀不屬于該城市文化特征或者和其他植物無法和諧搭配的植物,并將其剔除。整體園林設計應當保證植物選擇范圍中的每一種植物都能體現出自身的特質,并且要保證植物之間的特質不能互相干擾,這樣才能保證園林綠化的整體協調性。
4.2 保證色彩的鮮明感
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配置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當對植物色彩的搭配進行考量,要充分的將植物的外觀狀態,顏色加以利用和配置,在此過程中還應當考慮植物在不同的季節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除了外觀顏色之外,還應當對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考量,要使得園林景觀能在不同的季節中產生不同的表現,產生不同的視覺體驗。因為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征不同,因此非地區原生植物的生長環境也略有不同,園林景觀設計人員應當依照植物的生長特征進行植物配置,防止因為配置不科學導致在未來的維護過程中增加維護保養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4.3 保證植物的多樣性
通常在對植物進行景觀配置的過程也是對植物進行重新認識的過程,因為想要減少錯誤的配置,就要對植物的生態原理進行分析研究,不同的而植物將會給景觀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植物的配置過程中不僅僅要保證配置植物的多樣性,并通過這種多樣性來對園林景觀的植物生態進行平衡。植物與植物之間并不是毫無聯系的,相反植物之間對彼此產生著不同的作用,要達到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最優解的同時還應當將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
4.4 保證主體的適格
在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過程中,也是一種對植物習性和外部特征的統一協調過程。所以,除了要實現植物自身特性,園林設計人員也應當考慮不同植物與整體設計風格是否統一。應當根據不同的植物特征,搭配不同的景觀模式,這是園林綠化工程中大局觀的體現。
5、園林綠化中各季節植物配置的實踐分析
5.1春季的園林植物配置綠化應用
園林景觀設計中,春季的植物配置綠化應用應當結合植物的花期進行相關植物的栽種,把不同的花期在栽種時按照不同的時間進行,最終保證花期的同步協調和錯落有致可以使得園林景觀的觀賞性更加充分。設計人員應當對植株的綠葉顏色進行科學配置,使得不同的花朵色彩進行排列和強調,將綠植組合配置發揮出植物之間最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
5.2 夏季的園林植物配置綠化應用
夏季的園林景觀設計背景相比較其他季節更加復雜,因為夏季通常為高溫季節,而南北之間的降雨量又有較大的區別,北方可能面臨著降水量較少的干旱情況,因此在北方的園林景觀夏季設計中應當盡量的增加遮陰性較強的植物,為進入園林景觀的游覽者提供一個較為涼爽的環境,這種設計的主要思想便不再是觀賞性為主,而使結合實用性以及部分的公共設置便捷性的功能,此舉能夠增加城市居民在夏季的舒適性,也將園林景觀的社會價值體現了出來。
5.3秋季的園林植物配置綠化應用
秋季對于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配置主要應該體現在植物的生長條件方面,不僅要將植物的綠化環境展示出來,而且應該考慮到植物在進入冬季前凋敝時產生的落葉問題,以此來減輕落葉枯枝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問題。
5.4冬季的園林植物配置綠化應用
冬季園林景觀植物搭配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植物的凍傷和落葉問題以及植物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的把控問題,如何在冬季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是重要的內容,將園林景觀的生態型效果增強,為城市居民提供季節變化帶來的不同美感。
結語:
隨著我國的經濟騰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的居住環境越來越成為市民的一項重要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園林景觀在進行植物配置過程中,應當全力民眾對園林綠化的需求,引進,提高更加科學的植物配置手段,增強園林景觀對城市生態的美化和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麗華.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20(22):129+131.
[2]李彥民.淺談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24):130-131.
[3]張鈺舒.簡析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9,50(21):286-287.
[4]毛國玉.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9,39(16):161-162.
[5]李雪,劉翔如.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9(0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