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作為風景園林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有生命、有變化的要素,在整個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植物景觀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觀,如何營造出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觀成為當今討論的熱點。植物對于園林景觀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利用植物自身的特性出發,對風景園林中植物的景觀規劃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風景園林;植物景觀;植物造景;規劃設計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66
風景園林包括建筑、水體、地理和地形,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園林景觀,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園林具有獨特的植物特征和植物結構,以及豐富的色彩和優秀的整體設計。在擁有較好物質條件的今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更加靈活,同時也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植物景觀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現代城市形象的主要載體,因此加強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優化配置植物勢在必行。
1、風景園林中景觀植物作用
(1)生態功能。植物具有調節城市小氣候、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植物還可以消減噪音,使景觀密閉空間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以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此外,植物的生態效益也不容忽視,有些植物具有藥用價值,有些植物的果可以食用,花可以泡茶或提煉精油等。
(2)觀賞功能。植物可以觀花、觀葉、觀枝、觀果等,這些都是由植物本身的觀賞特性決定的,植物的色彩是源于自然的顏色,是人工所不能復制的。植物可以組合成景,可以形成孤景,也可以按照不同空間的功能需求制成形式多樣的植物雕塑。此外,植物還可以表達意境,渲染氛圍。植物的時序景觀也是別的要素所無法替代的,是有生命的動態的美,不同的時間展示不同的景觀,嚴格意義上來講,每一天的植物景觀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在發生變化。
(3)其他功能。植物可以在景觀設計中用以劃分空間、強調出入口、引導人流等,還具有框景、障景的功能和遮陰的作用。可以通過合理地配置植物,在視覺感官上營造不同的空間特點。
2、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設計原則
2.1因地制宜
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講究因地制宜,目的在于提高園林景觀設計的可行性和植物的適應性,這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在植物選種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其與擬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統一性,另一方面還應當結合環境條件合理選擇植物類型。比如,喜陰、喜陽植物的合理選配;有些植物耐寒,有些植物則具有較強的耐熱性特點。在植物景觀設計時,避免盲目選種,應當適應植物的生長規律。
2.2協調性
在規劃設計風景園林時,可供選擇的植物數量和類型很多,不同植物特性和自身特點使得園林設計更為豐富。在設計之初,應當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否則將影響植物的生長和設計效果,還會導致植物、環境顯得特別的突兀、不協調。在進行風景園林整體規劃設計時,不僅要合理選擇適宜植物,更要分析植物生長習性,確保植物生長周期內能夠與環境相匹配。同時,植物搭配應考慮四季性,確保各個季節都能看到“春色”。
3、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程序
3.1現狀分析
(1)資料收集。資料收集主要搜集地方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場地所屬地區的地域性植被分布;當地氣象、土壤、水文、地質的基本概況;古樹名木以及與植物相關的歷史故事。
(2)現場調研。現場調研是對場地現有的植物資源、地形、土壤、水文等地貌進行信息采集的過程。對于現有植物資源,需調研其種類、長勢、分布,估測植物的胸徑、冠福、高度等地形,對植物的種類及分布有很大的決定作用。
3.2概念及詳細規劃
(1)植物景觀概念規劃。植物景觀概念的確立是通過項目整體規劃的定位、主題思路以及實地現場狀態分析綜合提煉出來的。植物景觀概念規劃要先明確項目中植物景觀設計的意圖、基調,再從宏觀上把握整體植物景觀的結構和內容。
(2)植物景觀空間規劃。植物景觀在園林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植物尺度變化的范圍也決定了植物景觀空間類型的多樣性。在設計概念規劃階段,主要解決植物空間的疏密分布及序列性。
(3)植物景觀特色規劃。植物景觀特色規劃是對前期項目總體概念規劃的進一步細化,是豐富景觀植物和營造場地特色的重要手段。應把握好場地的功能定位,結合實際現場情況,合理搭配植物景觀,構建景觀特色區域,并協調好區域間的主次關系,進而形成有序的植物景觀特色規劃。
3.3方案設計
(1)空間設計。空間設計主要以特色場地分布為主線,通過功能、視線的分析,對規劃區域的空間組織關系做出進一步的細化及調整,將密林區、疏林區及開場草地區域的面積大小及位置范圍做出明確劃分。
(2)植物材料選擇。植物材料的選擇,先要確定不同群落單元的主要植物材料配置,同時明確基調樹種、主要樹種及各類植物在該群落的比例分配。
(3)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指的是植物群落組織空間在平面上的布局,反映了群落間的空間關系以及群落內植物的親疏遠近位置關系。植被樹種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于地面上形成的連線稱為林緣線,林緣線可以體現出植物配置,還可以把握空間的大小、景深、視線的規劃等,是植物景觀空間劃分的重要手段。
(4)立面設計。植物群落的立面設計包括群落結構和林冠線設計兩方面。前者體現群落的層次關系以及各個層次間的疏密與尺度,后者指植被立面構圖的輪廓線,它決定了游人的視線和圍合成的空間感受。
3.4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是在方案設計后進一步對方案做出的細化和調整。初步設計中要明確配置植物的種類、名稱、數量及位置株距等,并對植物的現狀進行標示。在實際項目實踐環節中,初步設計常結合方案設計或施工圖設計進行。
3.5施工圖設計
植物施工圖設計是對已經設計完成的方案設計進行整合微調,標出配置植物的種類、名稱、株行距、植物尺寸、種植密度、數量等信息。場地中保留的植物需要標明名稱和數量。關鍵植物要標出與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或地表上管線設備的距離。
3.6設計的現場調整
設計的現場調整是項目的施工圖與方案的整合再優化過程,工人依據圖紙現場施工,但施工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前期無法預料的問題,會影響到設計理念和最終景觀效果。因此,設計師要及時指導工人現場調整,確保項目達到預期效果。
4、風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法
在營造植物景觀時,應注意不同植物之間的對比感,如整體形態、花色、枝葉之間的對比,要做到既有對比又相互協調,同時也要考慮植物自身的特性,達成整體平衡。分層配置植物景觀往往更有節奏感,植物的起伏變化富有韻律。最重要的是植物景觀與整體環境的協調,配置植物景觀應充分考慮整體環境,包括區域的氣候條件、場地的周邊環境、場地內部的建筑風格及場地大小等因素,這樣才能達到和諧統一不突兀。植物的配置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組合植物景觀。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特點,可以通過組合不同的植物,營造植物景觀。在一定的景觀空間范圍內,植物配置要協調,與環境相符。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充分考慮到植物的時序變化,同時植物景觀的遠景多為高大樹木,近景則多為小灌木或低矮喬木,較遠景而言,近景植物更側重觀賞性,但整體色彩和種類不宜過多,有主次之分,富有變化才不會太過單一。還可以結合地形的起伏多變配以不同的植物,使整個植物景觀更富有空間感。
(2)孤賞植物景觀。植物作孤賞景觀也是較為常見的,作為孤賞的植物其觀賞特點往往較為突出。常用的孤賞植物或是冠大蔭濃、冠形優美,如臭椿、垂柳等;或是枝干優美獨特,如山桃、白皮松等;或是花朵艷麗、花香四溢,如山茶、玉蘭等;還可以觀賞葉的獨特,如銀杏、槭樹科植物等。孤賞樹往往需要較為開闊的觀賞空間,常以草皮為底,分支點較低的低矮喬灌木為背景植物來襯托,且不宜種植在中心位置,往往種植于偏移中心的位置。也有孤賞樹用于強調出入口種植于出入口旁的,較為醒目。
(3)人工植物景觀。運用單一的植物或不同的植物組合,制成植物景觀雕塑,可以放置于入口處作為障景;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場地配以不同主題的植物雕塑,可起到很好的景觀效果,且與植物整形相比較,風格更加多樣,后期的維護也較輕松。
(4)鄉土植物景觀。目前大多數的植物配置提倡利用鄉土樹種,這往往是根據綜合條件來考慮的。鄉土樹種的利用不僅能節省開支,還具有易存活、對場地原有的生態環境破壞程度低、體現地方特色景觀的特點。面對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觀,鄉土樹種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多了幾分地方特色,地方的才是最好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適用的植物景觀,才能生長得更好,達到的景觀效果也是最好的;因此鄉土樹種的充分利用可以為景觀貼上標簽,獨具特色。
結語:
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園林建設日益深入。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是園林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大規模的景觀設計是建立在科學、優良的景觀規劃設計基礎上,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必須科學。通過定義不同的階段規劃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園林作品的表現力,有效控制園林表現的效果,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植物景觀的預期藍圖。
參考文獻:
[1]申起明.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方法分析[J].現代園藝,2020(02)
[2]顏世海.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淺述[J].建筑知識,2017(17)
[3]顏富.分析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1)
[4]徐盼.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9(18)
[5]程鵬.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路徑分析[J].種子科技,2019(09)
[6]侯靜.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方法[J].現代園藝,2017(06)
[7]張贏.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現代園藝,2017(10)
作者簡介:
廖艷紅(1966.02-),女,漢族,湖南邵陽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城鄉環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