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目的? 圍繞宮腔鏡息肉電切在復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展開全面探討與研究。方法? 選取青島市黃島區婦幼保健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間接收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病例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即手術方法的差異回顧性分組,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分別采取宮腔鏡刮宮術以及宮腔鏡電切術兩種差異性治療方式,圍繞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半年及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內膜厚度、隨訪1年的妊娠率、復發率相關指標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炎癥因子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患者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和內膜厚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隨訪1年的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組間應用價值差異顯著。結論? 實施宮腔鏡息肉電切在復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性,降低術中出血量和復發率,提高患者妊娠率,極具研究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宮腔鏡息肉電切術;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6-0184-03
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方法的選擇依據主要是息肉的大小,手術治療較為常見。傳統宮腔鏡刮宮術對子宮功能影響較大甚至導致患者術后生育功能產生負面影響,總體治療效果不足36%,術后復發率較高[1]。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可清晰觀察到子宮內膜病變情況,宮腔鏡下電切術的臨床效果更佳。在本文中,筆者選取青島市黃島區婦幼保健院內科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間接收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病例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基于手術方法的差異進行分組,旨在對比探討宮腔鏡息肉電切在復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青島市黃島區婦幼保健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間接收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病例資料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法回顧性分組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0例,年齡在34~48歲,平均年齡為(38.0±2.6)歲,不孕時間1~5年,平均不孕時間為(2.0±0.6)年,包括單發息肉17例、多發息肉13例;觀察組30例,年齡在33~48歲,平均年齡為(37.0±3.1)歲,不孕時間1~5年,平均不孕時間為(2.0±0.7)年,包括單發息肉19例、多發息肉11例。研究前為將相關研究事項詳細告知患者與其家屬并征得其自愿同意,且病例對象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經病理學和婦科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息肉直徑均>2 cm[2]。
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異?;颊?合并陰道及其他宮頸疾病患者;手術禁忌患者;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衰竭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表達障礙患者及之前接受激素治療患者[3]。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先對患者進行凝血功能、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常規檢查,在月經結束后的第7天進行手術。告知患者在手術前的6 h停止飲食飲水,并對手術前的工作進行準備,均使用米索前列醇(國藥準字H20000668,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對宮頸進行軟化,0.25片/次,0.2 mg/片;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膨宮,速率為100~120 mL/min,將宮腔壓力保持在100 mm Hg。對患者進行腰部麻醉,體位取膀胱結石位,先對外陰進行消毒并探測宮腔的深度和方向,進行擴張后置入宮腔鏡,緩慢扭轉宮腔鏡觀察息肉數量、位置、大小后進行手術治療。
對照組采取宮腔鏡刮宮術,用刮匙將息肉刮除,負壓對切割后的組織進行吸出,宮腔鏡檢查確保沒有殘留后用電凝血。
觀察組采取宮腔鏡電切術,電凝功率和電切功率分別是50 W和80 W,用電切環切割子宮內膜息肉基底部,使用宮腔鏡觀察息肉的切割情況,適度將息肉周圍5 mm的內膜進行切除,同樣用負壓對切割后的組織進行吸出,共將進酒檢查沒有殘留后電凝止血。
兩組患者在手術后均給予黃體酮(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劑量為2次/d,2粒/次,50 mg/粒,連續服用3個月,在術后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情況,記錄患者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月經后10 d內膜厚度及隨訪1年的妊娠率、復發率作為評判療效的標準[4]。
其中,月經量的記錄方法是患者在月經期間衛生巾使用后將其放入塑料袋中,并將收集的衛生巾交于醫護人員進行分類和評分。根據每個衛生巾的血染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并對遺失血塊進行評分,將衛生巾的數量、天數、評分情況進行統計,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即月經量越多,正常范圍為10~30分[5]。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若P<0.05,則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值對比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
觀察組患者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和內膜厚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妊娠率及復發率
觀察組患者在1年后的妊娠率、復發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是由患者子宮內膜增生旺盛所致,是一種良性增生性疾病。據統計,該病臨床發生率為0.6%,但近年來發病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6]。該病主要發生在青春期之后的女性群體中,以35~45歲之間的育齡婦女為主,在患病后易導致盆腔炎、宮腔粘連和子宮內膜息肉扭轉等疾病癥狀,病情長期發展會引發子宮出血、不孕甚至子宮惡性腫瘤,因此,在確診后須及時進行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在直徑不足1 cm或單發息肉沒有臨床癥狀,當直徑在2 cm以上或多發息肉會出現異常子宮出血,如不規則引道流血、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隨著年齡的增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該病的危險因素。臨床上對于體積較小或數量較少的息肉可使用少量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數量較多、體積較大的息肉,采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難以根除,易復發,因此,主要采取手術治療。
宮腔鏡電切術較傳統刮宮術有著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等優勢,并且在術后不會對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本文筆者通過選取在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入院確診并接收治療的6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臨床病例資料作為本次回顧性研究對象,按照手術方法的差異進行樣本分組,患者共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宮腔鏡刮宮術,觀察組采取宮腔鏡電切術;通過收集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內膜厚度、1年后的妊娠率、復發率相關指標,可以發現觀察組治療方式能夠顯著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術后半年、1年時間月經量、血紅蛋白量和內膜厚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控制炎性因子效果方面差異顯著;此外觀察組患者在1年后的妊娠率、復發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為66.67%、23.33%,對照組分別為93.33%、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復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實施宮腔鏡息肉電切術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可以大大縮短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節約治療費用,而且還能有助于患者預后康復質量的提高,提高術后的妊娠率,安全可靠,十分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皇甫政彤,蘇忠星.宮腔鏡電切術與負壓吸引清宮術聯合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剖宮產切口瘢痕妊娠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3):4292-4293.
[2]王麗,朱紅英.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宮腔鏡電切術、傳統清宮術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9):56-57.
[3]李經緯,顧榮華,王穎嫻,等.宮腔鏡電切術聯合LNG-IUS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效果及炎癥因子變化[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6):823-826.
[4]路平.宮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及術后應用孕激素預防復發的效果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10):1534-1537.
[5]陳淳淵,葉飛雪.宮腔鏡下行電切術結合刮宮術對多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0):1648-1650.
[6]李燕華,何瑋,吳小芳,等.宮腔鏡下息肉電切術對子宮內膜息肉合并不孕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復發及術后妊娠結局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