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莫多楊較瘦
我有個大學同學剛博士畢業。閑聊時,他跟我說了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非洲的根本問題是沒有根。他們的歷史斷層了,近600年的殖民歷史,脫離殖民統治,他們獲得了自由,也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道從哪兒來,怎么知道往哪兒去?
對于甲骨文,我更欣賞的是余秋雨所說的:那是一種聲音,文明童年的聲音。
1900年左右,那時候的中國正面臨八國聯軍的攻擊,清政府完全沒有辦法,只能靠義和團這樣鄉間的巫術與蠻力來和西方文明周旋。那時候,民族不可收拾,文化也支離破碎,所有人認為中國沒救了,中華文化沒救了。
就在這時,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并收集了一千多塊。但沒等他來得及研究,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王懿榮決定自殺殉國。
王懿榮死后,他的好友劉鶚(《老殘游記》的作者)接手了那一千多塊甲骨,然后寫下著名的《鐵云藏龜》,之后不久,他就被發配到了邊疆。
王懿榮確定了甲骨是古人的占卜,劉鶚確定了這是來自商人的刀筆。劉鶚死后,甲骨就傳到了他兒女親家羅振玉手上。羅振玉的貢獻是打聽到了龜甲出土于安陽,并在小屯村實地挖掘,開創了中國現代考古學。
再到后來,甲骨文的巔峰就是王國維了。他對甲骨文的最大貢獻是通過破譯甲骨文,證明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里寫的商代譜系基本正確,證明了我們古代歷史是可信的,可依賴的。
從八國聯軍始,近代中國支離破碎,人們似乎也找不到為腐朽清朝拼命的理由。甲骨文的出現,如同一種聲音,把人們帶入了文明的童年,告訴大家我們是一個古老的文明,我們的文明從未斷過,所以現在也命不該絕。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聲音,才喚醒了人們,大家的拼命有了新的理由:不是為了清朝,而是為了中華文明。
1839年瑪雅文化被發現,它已經消失了幾百年了;1871年特洛伊文明被發現,它也消失了三千多年了;1899年古巴比倫文明被發現,它也滅絕了3000多年了;1900年,也就是甲骨文被發現的那年,古希臘的克里特文明被發現,而它早在3600多年前就沒了;還有被發現的古埃及文明也消失了。
為什么甲骨文這個聲音會在中華文明最危急的時刻出現,除了天佑中華,我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老天或許還怕這種聲音不夠響亮,不久后,莫高窟也出世了!更玄的是,在那種風雨飄搖,偌大中國容不下一張書桌的時代,仍有一大批巔峰學者去解讀古老文明的聲音。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滅絕和斷層的文明,就是因為這種聲音不斷地出現。在中國,隨便找一個兒童,就能從他嘴里聽到兩千多年前孔子說的話,放眼全世界,這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的。
我們有自己的根,知道自己從哪里來,所以我們也知道該往哪里去。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是我們應該堅守的,也是應該相信的。
(秋水長天摘自作者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