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迎著和煦的春風,玻璃墻面的大廈前,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國旗正迎風招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指揮部的指揮長、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東盟各國駐南寧總領事及商務參贊等領導嘉賓齊聚一堂,預示著即將在這里舉辦的活動不一般。
2021年4月25日,中國—東盟經貿中心(以下簡稱經貿中心)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舉行了揭牌儀式。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寫著“中國—東盟經貿中心”的金色牌匾正式亮相。作為廣西自貿試驗區的重大創新示范項目,這塊牌匾有著怎樣的分量,經貿中心的掛牌運營又將給企業帶來什么呢?
“南寧渠道”的新窗口、新起點
國之南疆,廣西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省區,在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中可以說不缺優勢、不缺平臺、不缺政策。從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驚艷綻放,到如今碩果累累,平臺成長的17年亦是中國—東盟關系良好發展的盛年錦時。而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自貿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重要政策的疊加,讓廣西在推動中國—東盟合作中更有干勁。
但隨著中國—東盟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陸續核準落地,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對推動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前沿的廣西,也需要加快東博會等平臺的升級步伐,為相關重大開放戰略平臺融合發展提供舞臺。整合資源優勢,提升服務水平,成為廣西以服務促貿易便利化的積極行動。依托廣西自貿試驗區,經貿中心應運而生。
“長期以來,廣西堅決貫徹國家關于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依托區位優勢和重大開放平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深化了與東盟的經貿合作。”中國商務部駐南寧特派員王德生說,“今天,在中國加速推進RCEP落地實施之際,成立經貿中心,必將為廣西與東盟合作開啟新的載體、提供更多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自貿辦專職副主任譚秀洪則表示,建設經貿中心是廣西自貿試驗區的系統集成創新舉措,也是中國—東盟合作“南寧渠道”的新窗口、新起點。
“我們已經有了東博會等平臺,再加上今天揭牌的經貿中心及其他一些平臺,廣西政府為促進開放做了很多努力,相信未來中馬兩國的經貿合作潛能非常大。”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阿茲利米表示,期待未來,外企能在開辦企業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指引服務。
而依托經貿中心,廣西服務投資企業的水平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據悉,經貿中心將通過“實體平臺+國際化+商業化”模式,打造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主要功能分為商貿投資、法務服務、金融、物流、數字信息、科創孵化、農經合作、文旅合作、人才服務、跨國組織等10大板塊。目前已吸引近30家中國與東盟國家商協會、知名企業以及國際機構等入駐。
以服務促貿易便利化
位于中國南寧市五象新區,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經貿中心,目前已經配備了功能完善的會議室、路演廳、多功能廳等配套設施,可以為入駐機構和企業開展視頻會議、現場會議、項目路演、培訓等工作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和配套服務。
走進位于經貿中心一樓的一站式服務中心,廳堂透亮,7個前臺窗口有序排開。通過“前臺窗口+后臺服務”的方式,一站式服務中心將為中國—東盟企業提供“走出去”“引進來”過程中的各項政策、商務、投融資等咨詢和辦理服務,促進企業貿易投資項目落地。
據悉,目前開設的7個窗口中,除了原產地證書服務窗口、跨境貿促機構(商會)咨詢窗口之外,剩下的都是由廣西國際博覽集團和南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聯合打造的,中國—東盟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五大平臺服務窗口,包括:產學研服務、國際人才服務、國際金融服務、內外貿服務、東盟大數據服務等。它們將助力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盟的前哨和東盟企業進入中國的窗口。
而位于經貿中心12樓的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將推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務全業務進駐廣西自貿試驗區,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優化廣西營商環境。
除此之外,經貿中心還正在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跨境物流綜合促進中心、平臺經濟及科技創新孵化基地、小語種跨境服務基地、國際標準化合作與交流中心等。
“經貿中心對中國與東盟,包括中國與泰國的經貿合作將非常有幫助,我們總領事館會作為中間的橋梁,積極向泰國的有關單位機構和企業宣傳經貿中心,讓他們未來到中心入駐,或者采用這里的一些服務。”泰國駐南寧總領事彬嘉瑪·塔維她雅濃這樣說道。
新平臺,新航程
隨著經貿中心的正式掛牌運營,新航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帶著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質升級的重要使命,經貿中心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漫漫征程,唯有奮斗。根據規劃,經貿中心將打造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服務平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樞紐;促進戰略平臺的融合發展,例如綜合運用廣西自貿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中馬“兩國雙園”等國際合作園區、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平臺,形成多戰略貫通、融合的整體效應,打造廣西品牌和廣西優勢;推動東博會和“南寧渠道”升級發展,通過東博會打造的展會價值鏈,形成日常的貿易投資促進機制,推動南寧現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提質升檔,帶動更多產業轉移和先進制造業落地生根。這是經貿中心的功能定位,更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殷殷期許,牢記在心。對建設好經貿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劉宏武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打造便利化平臺,共同提升經貿合作“一站式”服務水平,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二是要推進市場化運營,共同推動要素集聚和產業落地,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跨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是要開展國際化合作,共同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全方位深化經貿、投資等領域務實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經貿中心將加快引入更多國際機構、商協會、知名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等,深入推動RCEP規則的先行先試,全力打造服務中國、東盟和RCEP各國企業的‘一站通平臺,在自貿試驗區加快營造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譚秀洪說。可以預見,嶄新的經貿中心將為中國—東盟的企業、投資者帶來更高效的服務、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更有價值的投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