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靈(河南省漯河市):“黑名單”泛化亟待法治糾偏。全國政協委員李正國提交提案認為,“黑名單”制度是一種聯合懲戒舉措,本應達到嚴重失信行為才能予以懲罰。但目前一些機構將欠繳話費、水電費,錯誤垃圾分類等都隨意認定為失信并歸入“黑名單”,這種一有過錯就被“黑”的泛化、濫用情況,武斷地限制了公民的個體權利和生活自由,既有違罰當其錯的司法原則,有損“黑名單”制度的嚴肅與莊重,還有失依法懲戒應有的規范與有序。究其原因,是該制度踐行中還存在無章可循的法律空白,應盡快制定出相關上位法,明確實施主體、匹配相應懲戒措施、明確實施程序等。
王琦(河南省漯河市):違反防疫要求被解雇理所當然。近日,法院依法審結上海兩起案件,認定公司有權解除未做好防疫工作員工的勞動合同,對員工主張的解聘賠償金不予支持。疫情防控期間,政府和企業對員工做好防疫工作都有明確要求,包括如實報告個人行程、履行崗位防控職責等,員工理應服從大局,嚴格執行,這不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更關系到社會利益和單位利益。反之,很可能給用人單位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但個別員工認為防疫是個人私事,對各項防疫要求陽奉陰違,這種觀念大錯特錯。用人單位應對員工加強教育管理,督促其履行防疫職責,發現員工弄虛作假,應付了事,則可根據規定將其解除勞動合同,以儆效尤。
張淳藝(河南省漯河市):用“葛優躺”宣傳被判侵權是堂普法課。某超市未經授權便在其微信公眾號用“葛優躺”對商品進行宣傳,被葛優告上法庭,法院判處超市登載聲明向葛優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6000元。對此超市大呼冤枉,因為引用該肖像圖片并無明顯商業意圖,這是一種認知誤區。眼下濫用肖像權現象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源于“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就不算侵權”的刻板印象。其實,今年起實施的民法典已經不再將“以營利為目的”作為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僅僅作為侵權人主觀過錯程度的判斷標準。樂見葛優這樣較真的人再多些,讓侵權者付出代價,也給大眾敲響警鐘,自覺約束行為,尊重他人權利。
李英鋒(河北省灤南縣):移風易俗應該“軟約束”。近日,江西一村民訂婚時擺放了26萬元巨額彩禮,當地鄉政府將此事掛上移風易俗黑榜予以通報,引發強烈反響。巨額彩禮扎眼,鄉政府發出的黑榜也很扎眼。誠然,天價彩禮已成一種社會病,但法律對彩禮標準并未做約束。然而一些基層部門操之過急、發力過猛、伸手過長,直接發命令、定標準,引發民眾不解、輿論反彈。因此,提倡移風易俗是正確的,但不能靠硬干預、一刀切,而應用軟約束辦法予以規范引導,如黨員干部帶頭簡辦紅白事,社區村居紅白理事會組織集體婚禮,制定或完善村規民約對彩禮、宴請標準提出建議,在評選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時加分等。通過這些措施相互配合,久久為功,就能在移風易俗中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
張玉勝(河南省漯河市):歧視學生的教師不配教書育人。“你爸媽一個月掙多少錢啊?別怪我瞧不起你!”近日,天津一教師對比家長收入歧視學生引發關注。對此,當地教育局給予涉事教師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降低崗位等級,撤銷其教師資格,調離崗位。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有教無類是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尊崇和奉行的教育理念。拿學生家長收入作對比,強調“高官富商”和“平民百姓”的身份差別,甚至說出“我瞧不起你”這種露骨直白的歧視性語言,絕非一時“口誤”,而是其長期“三觀”不正的必然流露。師德師風建設引領教育方向,關乎孩子成長。教師理應拋棄“論出身”“分等級”“看家長下菜碟”的錯誤導向,用慧眼發現孩子優點,這是教師應有的職業素養和從業底線。德不配位者枉為人師,就該“下課”走人。
責任編輯: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