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明
摘? 要:目的? 本次研究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黑龍江大慶油田總醫院在2019 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接治的5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將上述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研究組29例行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對照組29例行常規開顱手術。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手術指標(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結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術中出血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縮短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該治療方法可在高血壓性腦出血中應用。
關鍵詞: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高血壓性腦出血;治療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651.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61-02
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更多的老年疾病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老年性疾病[1],該病有著較高的死亡率,因此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引起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因素繁多,一般是因患者的情緒波動較大,在精神緊張的情況下較容易引發。若患者患上該病,則會對其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此,本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接治的5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采取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和常規開顱手術,探究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具體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黑龍江大慶油田總醫院在2019 年4月~2020年4月期間接治的5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將上述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男16例,女性13例;年齡67~82歲,平均年齡(74.56±4.32)歲;病程為1~8個月,平均病程為(4.32±1.23)個月。對照組男17例,女性12例;年齡66~81歲,平均年齡(75.32±4.54)歲;病程為2~7個月,平均病程為(4.56±1.78)個月。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0.05)。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滿足高血壓性腦出血指征;②患者自愿參加;③依從研究安排;④年齡≥60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器官障礙性疾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③不配合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開顱手術治療。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患者顳上行弧形切口,切開患者頭皮后剝離肌肉。對切口位置予以鉆孔,鉆孔結束后對骨瓣使用銑刀銑削處理,之后對硬膜切開皮質予以剪開,伸入血腫腔,將血腫進行清除,采取有效止血、留置引流管,對切口進行縫合。
研究組行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通過小骨窗心室鏡,找到最厚的血腫層,行切口切開頭皮,對肌肉、骨膜予以剝離。對切口位置予以鉆孔,鉆孔結束后使用銑刀對骨瓣予以銑削,大小約為3cm×3cm。對硬腦膜予以電凝,根據腦溝朝向對皮層予以切開,牽拉皮層,將小骨窗心室顯微鏡放置其中,將血腫取出后,對切口予以縫合。
1.4?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①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療效:顯效(血腫已完全消除)、有效(血腫有所消除)、無效(血腫無消除)。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x±s)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13.0中,分別用χ2、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
研究組治療有效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手術指標
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疾病,該病有著較高死亡率。高血壓性腦出血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著較高危險性,腦出血的發作較為突然,一般情況下患者無法較好的應對。在相關研究中得知,可按照早期發作的癥狀快速評估,如患者出現反復流鼻血、頭痛嚴重、病情加重的情況,且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患者在與其他人交流過程中突發語言障礙,以及生活中突發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患者頭暈目眩無法站立,嚴重可出現昏倒;患者的眼睛有重陰影情況,脖子僵硬,最終可發生行動能力障礙、四肢麻木、疲勞、流口水等。其中癥狀可為暫時性,同時也有重復性發作[2]。若發生以上癥狀時,需及時就診,并積極配合相關治療,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壓性腦出血帶來的傷害。
根據相關研究得知,采取常規開顱手術治療,患者死亡率較高。此外進行治療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大多出現昏迷、嗜睡等情況,可因意識障導致并發癥發生[3]。在采取常規開顱手術治療過程中,其手術創傷性較大,同時不能有效將腦血腫完全清除,并且還有可能發生其他并發癥,這些因素均能導致患者手術失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怎樣對患者生存率予以提高,且使手術成功率提高,已成為目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一大難題。在本次研究中,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采取了小骨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該術式有效避免上述常規開顱手術的缺陷,其能夠清除患者顱內血腫,同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予以有效提高。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得知,研究組治療有效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在楊有文[4]研究中了解到,高血壓性腦出血癥患者采取小骨窗腦血腫清除術治療后,可對患者的顱內血腫予以有效清除,從該結果中可以說明該術式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治療水平予以了有效提高。在吳波濤等[5]的研究中得知,采取小骨窗腦血腫清除術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清除血腫的過程中,需要確保顱內壓平穩的過渡,防止出現突然的波動,對血壓控制的過程中要緩和適度,確保血壓能夠保持穩定,防止出現波動對腦血流灌注產生影響,最大限度的保持恒定的內部環境,防止患者出現血鉀,血鈉和血糖不穩定。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縮短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該治療方法可在高血壓性腦出血中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心樂,孫玉琳,應國政.小骨窗腦室鏡下血腫清除術用于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8,025(013):1656-1659.
[2]葉建忠,張宏偉,王守利,等.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術與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的臨床療效[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021(005):530-533.
[3]蔡麗梅.小骨窗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9,017(019):197-197.
[4]楊有文.小骨窗微創手術與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療效研究[J].系統醫學,2019,004(008):92-94.
[5]吳波濤,徐學斌,溫安延,等.腦室鏡超早期血腫清除術對重癥高血壓腦出血并腦室鑄型療效[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9,055(00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