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褚雪嬌
摘? 要: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擇取76例山東省威海市立醫院納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18年8月~2019年8月作為本研究的時間范圍,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分為38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出院前后血糖指標、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結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血糖指標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出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出院后6個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可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患者;糖尿病;醫養結合;延續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79-02
“醫養結合”“延伸護理服務”是近年來提倡的一種新興人性化養老服務模式,是優質服務理念的創新拓展的延續,而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代謝異常綜合征之一,存在并發癥多、病程長、患者依從性差等特點,除了長時間接受藥物治療外也必須采取有效的醫療、護理干預[1]。鑒于此,本研究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措施加以分析,討論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山東省威海市立醫院納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6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其中分為實驗組(n=38)與參照組(n=38)。實驗組老年糖尿病男21例,女17例;年齡分布65~86周歲,均值(75.48±6.31)周歲;糖尿病病程時間3~22年,均值(13.28±5.02)年。參照組老年糖尿病男23例,女15例;年齡分布65~87周歲,均值(75.52±6.36)周歲;糖尿病病程時間2~22年,均值(13.25±5.00)年。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時間結果未見顯著差異性特征(P>0.05),其校準結果對比值與統計學要求一致。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本研究內容后批準本研究實施。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②糖尿病患者經由臨床診斷予以確診;③患者或家屬了解本研究內容,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認知能力異常;②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③無法配合臨床調查者。
1.3?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在患者出院前對其實施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疾病知識、治療方法、自我管理措施等內容,以便于提高患者的知識認知水平。
實驗組采用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具體措施:延續護理頻次及內容:全科醫師、專科護理人員,每星期上門隨訪1次,對老年糖尿病患一周者血糖指標評價,并根據其血糖水平調節其藥物劑量,根據患者文化背景及健康知識認知水平,對患者一周內飲食、運動、藥物服用及注射、并發癥等生活方式進行干預、指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咨詢師每月上門隨訪1次,應用心理學量表對患者進行情緒狀態評價,根據老年糖尿病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心理干預,如患者存在負面情緒,通過溝通和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產生原因,從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出院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問卷方式調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滿分3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5? 統計學分析
全部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案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之中,實驗組與參照組出院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及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6個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通過t檢驗, (x±s)是其表現方式。統計學判別差異標準:P<0.05。
2? 結果
2.1?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比較
對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后血糖指標數據,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血糖指標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出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6個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對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數據,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出院后6個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老年群體常見疾病之一,本病不僅單純需要通過藥物進行血糖控制,同時也需對其飲食、運動、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等生活方式的干預。醫養結合通過將醫療、養老進行有機結合,從而為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展科學、安全的延續護理服務[2-4]。鑒于此,本研究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結果顯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血糖指標具有一致性,實驗組出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參照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具有一致性,實驗組出院后6個月、1年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照護、管理形式進行分析十分必要[5-7]。醫養結合模式是指將醫療與養老進行有機結果,該種護理模式適用于我國國情,尤其應用于慢性病患者管理中效果顯著。通過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形式,可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同時也能夠提升護理效率,滿足現階段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緊缺的現狀。通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際情況及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評估,對其實施差異性的醫療、養老服務,不僅能夠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照護服務,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水平方面起到顯著效果,同時亦可通過合理優化醫療、護理、照拂資源配置,能夠極大程度上減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醫療護理壓力,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合以上結果,醫養結合模式下延續護理于老年患者糖尿病護理中具備臨床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呂小玲,章蘇文,鄒美君.延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價值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8):124-125.
[2]李曄韜.老年護理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126-126.
[3]葉春燕,陳自然,鄧瓊,等.以新媒體為中介的延續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及用藥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5):951-954.
[4]任文敏,劉良紅,張揚,等.社區延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6):185-188.
[5]付蓮梅.延續性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3):246-247.
[6]鐘燕文,顏云瓊,嚴彩鈴,等.延續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足預見性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36):109-113.
[7]張瑜.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6):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