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敏 連萍 嚴俊梅
摘? 要:目的? 探討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對護理工作的影響。方法? 研究時間軸設置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醫院共80例接受靜脈給藥患者,將其作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隨機數字表法均等分組,依次設為對照組(n=40)以及觀察組(n=40),對照組由護理人員給藥,觀察由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給藥。以處方缺陷率、藥物配置時間、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為指標評價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處方缺陷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配置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效率,降低處方缺陷,保障用藥安全性。
關鍵詞: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臨床護理;處方缺陷率;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96-03
傳統的靜脈藥物配置由護理人員進行配置,配置環境處于半開放狀態,空氣標準不符合要求,難以保障藥物質量,且藥師無法對藥物全面進行審核,導致藥物搭配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影響患者治療[1]。這使得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受到關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臨床藥學服務機構,其通過設置符合國際標準的操作環境,并由高素質藥劑人員實施靜脈藥物集中配置。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臨床藥物的使用更為安全和合理[2-3]。我院按照分組研究結合數據統計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臨床護理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軸設置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醫院共80例接受靜脈給藥患者,將其作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隨機數字表法均等分組,依次設為對照組(n=40)以及觀察組(n=40),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7~88歲,平均(56.21±4.52)歲。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7~83歲,平均(55.14±4.01)歲。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對象的一般資料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影響研究結果,符合研究公平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用藥指征;②患者知悉研究且自愿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障礙、交流障礙;②對研究藥物過敏;③不配合治療。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由護理人員進行配藥,遵照醫囑說明自行拿藥。
觀察組患者則由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配藥:①醫囑審核。藥劑人員依據信息系統內的相關藥物信息對醫囑予以審核,確保藥物配置符合醫囑,保障用藥安全性。應用合理用藥檢測系統審核醫囑,依據系統設置的預警模塊及時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避免不合理用藥的發生。②藥物配置環境。靜脈藥物配置前將環境從半開放轉為封閉式,確保配置期間空氣清潔度符合相關要求。配置期間由藥劑科護理人員調節空氣潔凈度,使其與標準要求相符。配置前藥劑科護理人員需進入第一、第二更衣室,對其實施清潔消毒,并佩戴連體工作服、無菌口罩、雙層手套等,之后進入層流潔凈室,依據無菌操作原則進行配置,防止細菌污染。配置完成后配置人員需更換手套、衣物等,防止二次使用導致污染。配置完成后對使用過的物品徹底進行消毒,確保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保持潔凈。③條形碼管理。針對即將配置的藥物,貼置標簽,標簽中需包含病區、患者床號、姓名、用法用量等,同時還需涵蓋調配人員、審核人員、復核人員等人員姓名,設置條形碼,通過掃描為臨床醫師提供有關這組輸液的相關信息。用藥前通過掃描條形碼,核對藥物信息,確保用藥準確。
1.4? 觀察指標
①處方缺陷率、藥物配置時間。記錄處方缺陷的發生情況、藥物配置所需時間,并予以比較。②護理質量分值。自擬護理質量評價量表,內容包括病區管理質量、急救藥品管理、分級護理質量、消毒隔離管理、護理知識理論考試、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護理事故發生率等,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③護理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程序(SPSS20.0)處理此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由χ2檢測,輸出顯示為[n(%)];計量資料使用t檢測以及(x±s)的形式描述,P<0.05說明計數/計量數據間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處方缺陷率、藥物配置時間比較
觀察組處方缺陷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配置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分值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分值為(89.12±4.24)分,對照組的護理質量分值為(71.89±3.12)分。觀察組護理質量分值高于對照組(t =20.700,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上,靜脈輸液是常見的給藥途徑,通過輸液,可使患者生理平衡得到改善,補充機體營養。然而靜脈給藥期間,藥物可進入循環系統,若選藥不合理,可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甚至可誘發并發癥[4]。
傳統的藥物配置由護理人員依據醫師制定的醫囑、處方進行核對,并至藥房領藥自行配置,這期間容易發生配比錯誤、藥物污染等情況,甚至可導致交叉感染,影響治療效果[5]。同時,配藥期間護理人員長期吸入或接觸藥物,也可影響自身健康。而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集中對靜脈用藥進行配置,環境相對封閉,避免了傳統開放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組織專人配置藥物,減輕了對操作人員的影響。配置期間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確保了輸液質量,保障了治療效果。應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進行靜脈用藥配置,使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使其更加專注于臨床護理工作,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也規范了藥物的使用,提高了靜脈給藥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我院研究得出,觀察組處方缺陷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配置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靜脈給藥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護理質量。分析認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設置全封閉操作環境,配置無菌層流設備,且配置人員自身經過專業培訓,依據無菌配置技術配置藥物,避免了微粒、微生物的污染。同時審方藥師嚴格對用藥進行審核,為臨床用藥提供有效依據和指導,避免不合理醫囑的應用,使不合理處方現象得到預防。條形碼的配置也使輸液信息在輸液前得到及時核對,保障了輸液安全性。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醫療耗材應用率降低,縮短了配藥時間,使醫療機構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設立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保障了用藥安全性,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蔡自英.品管圈活動促進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藥物合理應用的價值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6):776-777.
[2]沈菲菲.淺析醫院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工作中常見差錯及預防措施[J].飲食保健,2018,5(50):7-8.
[3]余小花.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護理風險及控制措施[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7):109-109.
[4]程慧,方秀萍,陳梅,等.加強靜脈配置中心建設對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促進作用的優勢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189-189.
[5]馬蘭華.觀察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對臨床護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國際感染雜志(電子版),2018,7(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