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泉
摘? 要:目的? 研究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小兒前臂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前臂骨干骨折患兒8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1例行有限接觸加壓鋼板復位,研究組41例行鎖定加壓鋼板復位,對比兩種手術效果。結果兩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骨痂評分、前臂握力、前臂旋轉角度高于對照組,VAS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能通過促進骨痂形成來改善術后腕關節功能及患兒預后。
關鍵詞:彈性髓內釘;加壓鋼板;小兒前臂骨干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156-02
前臂骨干骨折是臨床常見的小兒骨折類型,治療原則為解剖復位。有限接觸加壓鋼板通過于患兒骨折處放置鋼板,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骨折處解剖復位,但因其鋼板-骨界面間摩擦力相對較大,影響術后腕關節功能及患兒預后[1]。鎖定加壓鋼板強調減少內固定物與所固定骨間的接觸面,可充分保護局部軟組織血運,廣泛用于小兒骨折解剖復位[2]。基于此,我院選取前臂骨干骨折患兒開展鎖定加壓鋼板與有限接觸加壓鋼板復位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就診的前臂骨干骨折患兒8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8.38±1.95)歲;橈骨骨折17例,尺骨骨折19例,合并骨折5例。研究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齡4~11歲,平均年齡(8.73±2.21)歲;橈骨骨折14例,尺骨骨折21例,合并骨折6例。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無前臂骨折史;傷后5d內就診。
排除標準:病理性骨折;伴有長期激素藥物史。
1.3? 方法
對照組行有限接觸加壓鋼板復位治療:取仰臥位后行全身麻醉,于患兒骨折處放置加壓鋼板:解剖復位后擰入螺釘以鎖定,經C臂機透視觀察加壓鋼板解剖復位效果,檢查術中肘關節情況、前臂旋轉情況后,即行縫合、包扎傷口。
研究組行鎖定加壓鋼板復位治療:取仰臥位后行全身麻醉,行雙皮質固定鎖定加壓鋼板:橈骨骨折自遠端插入,尺骨骨折自近端插入,合并骨折先行橈骨側逆行穿入,后行尺骨側順行穿入,術中避免損傷橈神經淺支、減少骨膜剝離量,經C臂機透視下觀察彈性髓內釘復位效果。檢查術中肘關節情況、前臂旋轉情況后,即行縫合、包扎傷口。
兩組患者均隨訪8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②骨痂量:經X線統計兩組患者骨痂量,總分0~3分,評分與骨痂量正相關。③腕關節功能:統計兩組患者前臂握力、前臂旋轉角度、疼痛程度。疼痛程度經VAS量表評價,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指標
兩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骨痂及腕關節功能
研究組前臂握力、前臂旋轉角度、骨痂評分均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并發癥
對照組畸形愈合2例,延遲愈合3例,激惹癥狀1例,切口感染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84%;研究組延遲愈合1例,切口感染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7.32%(χ2=4.221,P =0.040)。
3? 討論
前臂骨干骨折是好發于青少年的骨折類型,有限接觸加壓鋼板與鎖定加壓鋼板是兩種常用的解剖復位方案,有限接觸加壓鋼板解剖復位治療具有療效顯著、操作簡單、適應范圍廣的優點,通過切開內固定可穩定患兒骨折斷端、促進患兒骨折愈合,但因鋼板-骨面間的壓力較大,可影響骨痂形成。鎖定加壓鋼板解剖復位治療中,鎖定螺釘與鋼板鎖釘孔形成鎖定單元,傳統螺釘與動力加壓孔形成加壓單元,鎖定螺釘與鋼板鎖釘孔可構成成角結構,在保證與骨面良好貼附的同時可盡量減少對骨膜的壓迫,改善骨折斷端的血運,同時有限接觸加壓鋼板的螺孔采取凹面設計,可增加應力分布的均勻性及可塑性,提高骨面-鋼板間接觸的緊密性;此外對人體組織親和性好,患兒機體對其異物排斥小,術后患兒異物激惹發生較少[3]。
本研究中,兩組患兒骨痂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前臂握力、前臂旋轉角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能通過促進骨痂形成來改善術后腕關節功能。鎖定加壓鋼板同時具有加壓孔及鎖定孔,可有效對骨折斷端行加壓固定,同時可通過鎖定裝置將螺釘與鋼板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增加穩定性的同時降低對骨骼的壓力,改善骨膜及骨骼血運,抑制破骨細胞的骨代謝作用;同時鎖定加壓鋼板復位治療后可形成骨折斷端不對稱的運動,保持1mm左右的微動,有利于骨痂形成;此外局部微動可緩解長期關節受限導致的肌肉攣縮,減輕因缺血缺氧導致的關節疼痛,從而促進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4]。
本研究中,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能顯著改善患兒預后。鎖定加壓鋼板采取鎖定單元結合加壓單元的形式,可提高軸向穩定性,減少畸形愈合的發生;通過降低對骨折斷端的壓迫來最大程度保留骨折處神經支配、循環供應,從而減少延遲愈合的發生;此外鎖定加壓鋼板對人體組織具有較好的親和性,從而減少激惹癥狀、切口感染的發生[5]。
綜上,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能通過促進骨痂形成來改善術后腕關節功能及患兒預后。
參考文獻
[1]李曉初,呂陽,王養發,等.鎖定加壓鋼板外置治療開放性脛骨骨折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20,35(2):222-224.
[2]肖保輝,趙宇,尹坤,等.彈性髓內釘與加壓鋼板治療兒童前臂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8,24(6):537-540.
[3]楊小中,王俊.微創鋼板內固定與交鎖髓內釘治療尺骨骨折效果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9(4):495-498.
[4]王太生.有限接觸動力加壓鋼板與鎖定加壓鋼板結合植骨對四肢創傷骨折骨不連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948-950.
[5]王彪.鎖定加壓鋼板手術應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