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濤
摘 要:隨著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汽車后市場的整合速度繼續加快,繼而汽車維修業呈現優勝劣汰的態勢,行業也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本文通過簡要分析汽車維修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對于交通運輸維修行業的管理,最終推動維修行業的轉型和升級,提高維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價值及形象。
關鍵詞:加強完善 維修行業 管理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Vehicle Maintenance Industry
Jiang Hongtao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integration speed of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and then the automotive maintenance industry presents a trend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the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towards concentra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mpanies and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maintenance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intenance indust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brand value and image.
Key words:strengthening and perfecting, maintenance industry, management
當今中國汽車時代已經到來,人民群眾對汽車后市場服務和汽車文化、汽車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汽車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截至2020年6月,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7億輛,連續多年在全球銷量中排名第一,2016-2019年,我國汽車售后維修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售后維修市場規模約為6770億元。隨著車輛平均年齡的增長,在線零售的發展和政府法規是推動市場發展的直接動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汽車后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汽車后市場的整合速度繼續加快,繼而汽車維修業呈現優勝劣汰的態勢,行業也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市場秩序日益規范。只有通過加強對于交通運輸維修行業的管理,最終推動行業的轉型和升級,提高維修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價值及形象。
1 交通運輸汽車維修行業管理現狀
1.1 行業標準亟待完善
當前,我國汽車維修行業已成為 一個獨立的、社會化的集群,已經形成了以一類企業為基礎,二類企業為骨干,三類企業為補充的布局合理、服務便捷的汽車維修網絡體系。但是由于這幾年交通運輸行業的迅速發展,經營模式雖有所改變,但行業法律規范和標準不能及時跟上市場發展需求。與外國汽車維修行業相比,我國這方面尤為欠缺。盡管有專門的行業協會,但實際上形同虛設,難以真正起到規范作用。正因為我國汽車維修行業沒有有效的、規范的行業標準,所以導致汽車維修業運行過程中,往往出現虛報價格、以次充好、劣質產品多的維修零部件的情況時有發生。
1.2 維修技術相對薄弱
目前,汽車維修行業早已以綜合性能檢測為技術支撐,告別過去的單一式的綜合性維修模式,發展為目前的4S系統(授權經銷商)經營與快修(一站式服務連鎖)、汽車特約維修、專業維修、路邊個體修理店多種運營模式同時存在、相互競爭的局面,汽車維修企業不斷向大規模、高檔次、高水平發展,而傳統維修方式也在改變。由于現代轎車從結構到控制技術已經高科技化,再采用過去“手藝修車”的方式已行不通,單靠經驗大拆大卸的解體方法已不適應現代汽車維修,汽車維修由機械修理為主稍帶一些簡單電路檢修的傳統方式,逐步轉向依靠電子設備和信息數據進行診斷與維修。汽車維修業雖發展迅速,但與汽車技術的發展和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問題。想要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最重要的是應當提高維修技術水平和人員的綜合素質。技術是交通運輸維修行業發展的根本,如果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維修技術以及服務理念,會直接制約維修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國內較多廠家自身研制的基礎上,能產出一批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檢修設備,但總體水平相對國外發達國家而言仍較為落后。由于一些維修企業、網點還缺乏用于高檔汽車檢測、維修的設備和資料,難以適應品牌眾多的汽車市場需求。
1.3 技術人員有待提升
對汽車維修企業來說,從業人員的文化結構水平偏低的問題是個不爭的事實。以承德市為例,全市225家一、二類維修企業中,管理人員中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不到25%,而在三類維修業戶中,更是存在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專業知識匱乏的問題。在我國,稍微懂點技術的青年人都向4S店或其他行業流動。工資低、管理不規范、人員素質不一、機制僵化,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而這種現象已成為汽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由此看來,維修企業亟需有理論基礎,經過正規培訓的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通過實踐鍛煉后能夠迅速提高行業整體維修水平。
2 促進汽車維修企業發展的措施
針對汽車維修行業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維修行業未來如何發展的意見,旨在提高維修行業的服務質量。
2.1 加強維修技術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維修企業應不斷向大規模、高檔次、高水平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可以促進生產發展,而且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此,汽車維修行業必須重視維修技術,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能大大縮短維修時間,提高維修效率,而且能準確檢測和維修汽車,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客戶的滿意。隨著汽車維修的電子化水平越來越高,維修技術已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汽車維修正演變為“性能檢測—故障診斷—換件修理”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因此,汽車維修企業應加大對先進技術的投入,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維修技術。
2.2 注重技術人才培養
汽車維修企業在重視硬件投資的同時,也要注重軟件上的水平。在汽車故障的處理過程中,關鍵的環節是診斷。汽車故障診斷是修理作業的核心內容,它要求維修技術人員有相當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講,維修企業的技術人員的身份就演變成了“汽車醫生”。醫院的醫生需經正規的系統的培養,同樣維修企業的技術人員也需要經過正規、系統的培養。汽車維修企業應當積極改善從業人員的構成,建議主修人員原則上從專業教育中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選拔和培養,直接從事維修工作,從抓維修技術骨干入手,從根本上改變維修技術人員的構成,從而適應市場經濟和汽車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同時,也可在企業中開展“技能競賽”,加大激勵力度,提高員工學習先進維修技術的積極性。
2.3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
我國作為汽車消費大國,汽車維修安全和生產關系到汽車維修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廣大車主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不斷完善汽車維修安全生產監督機制顯得尤為重要。相關規范標準是安全監督的規范和依據,目前汽車維修企業在保證安全生產方面,應該嚴格執行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有效規范汽車修理作業,確保各項汽車修理生產活動有序進行,充分發揮汽車修理安全生產規范標準的規范和指引作用。對汽修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培訓是首要的。必須嚴格落實崗前安全生產知識培訓,主要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如何落實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訓,使其認識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其次,抓好員工安全生產培訓。安全生產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維修車間,但凡涉及到明火作業(如焊割、接、烤漆)的安全操作程序一定要完全了解并嚴格遵守。總之,安全生產管理就是要將“安全第一”放在首要位置,將安全與生產結合起來,減少安全事故的產生并促進汽車維修企業的健康發展。
2.4 建立環境保護措施
汽車維修行業是汽車后市場的重要細分領域之一。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首次將汽車后市場作為一個產業寫入國家政策層面中,此后,國家層面政策中多次提及推動汽車后市場產業發展,深挖汽車后市場產業潛力。在汽車維修領域,國家政策層面主要針對加強汽車污染治理、報廢汽車回收以及機動車維修和檢驗相關事項方面。2019年6月21日,交通運輸部對《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進行第三次修正,刪除了關于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的全部內容,并建立了關于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的制度體系,依法調整優化了有關事中事后監管措施,進一步規范了機動車維修經營行為,助推行業形成市場化運營機制,促進了行業良性健康發展。作為維修企業在維修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相應的生產規范處理廢氣、廢水等,同時集中管理采光、通風、吸塵以及凈化設備等,避免有害物質泄漏,造成環境污染,保持環境整潔。同時維修企業應定期對工作人員展開職業病防治教育以及維修知識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并使得工作人員在汽車維修工作推進過程中,始終嚴格規范各項工藝流程。
2.5 加快推進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
維修服務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是以車輛識別碼(VIN碼)作為身份標識,覆蓋汽車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的電子維修記錄,是為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建立以及公開維修標準方面的規定,標志著機動車維修標準化工作將成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機動車維修業要強化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走標準化、規范化發展之路。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行業管理部門智庫和機動車維修行業協會的力量,通過制定和及時修訂相關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技術規范等措施和手段,進一步規范維修企業經營行為,促進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確保行業良性發展。推進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推廣應用,能推動放心維修服務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汽車維修服務,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實現各類維修企業信息化服務全覆蓋,破解維修行業的技術和信息壟斷,進而提升維修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作為行管部門,要繼續加大推廣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力度,進一步促進維修信息公開化,透明化,推動維修竣工檢驗制度和維修質量保證期制度落實,切實發揮系統對加強行業事中、事后監管的促進作用。維修企業要切實加強維修質量管理,不斷完善企業內部質量體系,加強質量管理基礎工作,嚴格落實進廠、過程、竣工檢測制度、合同維修和出廠合格證制度、質量保證期等各項質量管理制度,要嚴格質量檢測方式方法,完善檢測流程,狠抓檢驗人員的培訓教育,以強化車輛技術管理,促進技術狀況良好。
3 結語
在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中,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維修業在我國汽車工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汽車維修技術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自身就要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引進高科技的維修、檢測設備,提高自身競爭力,促進企業上檔升級,找準企業發展突破口,走專業化發展路子。我相信,只要汽車維修企業不斷探索、實踐,尋求各種手段和措施,現代維修技術的質量必將提高,企業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新業績!
注:本文為2021年度承德市市級科技計劃軟科學研究專項資助課題《承德地區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102A04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