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蕊 劉念
摘要:近幾年,玄幻風格的電影在我國越來越受歡迎。其憑借科技手段,在其中融入中國本土元素,創造出了迥異于現實世界的人物、時間、空間等,在空間敘事上尤為生動、廣闊,不受限制。本文從國產玄幻電影的空間敘事出發,探討玄幻電影中將現實和想象結合起來的重構場域。
關鍵詞:玄幻電影;空間敘事;文化
中圖分類號:J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0-00-02
早期的特技電影時期,西方便誕生了“奇幻”一詞,奇幻電影繼而發展起來。受西方奇幻電影元素的影響,中國的文藝工作者也開始著手創作類似奇幻類型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為了使此舶來品能更好地適應本土文化土壤,我國創作者在已有基礎上大膽創新,融合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精神,協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西方幻想藝術,創作出了帶有中國特色的影視作品。這類作品名為“玄幻”“仙俠”。2004年周星馳的《功夫》和張藝謀的《十面埋伏》上映,中國玄幻電影開啟了真正的發展之路。
經過不斷的學習和進步,我國電影創作者摸索出了契合國產玄幻電影的獨特的敘事策略。其中,空間敘事是電影敘事策略的重要維度之一。電影的敘事空間來自生活,是承載著人物、事件或事件中的事物的活動場所,它可以將觀眾的視野范圍拓展至熒屏甚至是想象之外。電影中的每件事都可以在特定的空間中完成,空間的變化推動著劇情的走向,塑造著每一個角色。對于玄幻電影來說,大致可以從自然空間、社會空間、文化空間、心理空間四個方面進行敘述。
1 借景抒情:自發的自然空間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中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也。”[1]玄幻電影借自然界自發形成的、不受人為控制的環境展現東方審美,書寫江湖俠氣。其中,樹林花海是各路高手過招或渲染曖昧氛圍的重要空間。樹林場景一般會選取高大凌厲、樹葉叢生的樹木或茂盛的竹林。因為不論是樹還是竹,都常與人的品性、情調相聯系,在干云蔽日的樹木之間穿梭是在電影中展現中國武俠文化的途徑之一。花海類的場景在玄幻電影中則常用來渲染情人間的愛恨別離。這類場景與樹林不同,更具浪漫主義色彩,可以突出體現玄幻電影的幻境之感,觸及人們內心的柔軟之處。在《十面埋伏》片尾處,章子怡、劉德華和金城武在一片花海中做最后的決斗,小妹拔出插在心頭的匕首射向劉捕頭,漫天飛雪,情人訣別。雖然這是一場驚險刺激的打斗場面,但是并沒有使用高頻率的動作鏡頭,而是刻意放緩畫面切換速度,并搭配能展現環境全貌的全景鏡頭,三人置身其中卻散發出純凈之感,締造了詩意情懷。
選用自然空間自然少不了山河湖海,玄幻電影中與人們日常生活距離遙遠,不常或不易觸及之處,如山崖洞穴等往往不可或缺。這類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場景極易喚起人們的好奇心理。山崖高聳,深不可測,玄幻電影中的角色因其自身的特異功能,往往可以在懸崖峭壁之上隨意飛騰,受眾跟隨角色的移動和鏡頭的轉換一同探尋神秘之地,充分滿足了人們的想象。例如,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中,反派霍義跳下懸崖躲藏起來,狄仁杰猜測崖底可能有藏身之處,便命眾人順繩而下,他們僅靠一根細繩牽扯身體懸吊于崖壁之上,導演使用全景鏡頭展現出情形危險之極,觀眾也隨之驚心動魄。自然空間是電影空間敘事中最不可或缺的場景之一,除了輔助敘事之外,也經常被用作空鏡頭,作為故事發展的動因推動故事的進程。雖然玄幻電影的特點是假定性,但是利用自然環境營造心理真實感,可以使受眾更好地接受此類特殊的電影形態。
2 敘事依托:復雜的社會空間
在電影敘事空間中,社會空間與自然空間相互呼應,自然空間決定了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地域,社會空間則決定了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社會空間從側面表明了穿梭其中的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表現出他們所屬的不同階級、身份,決定了他們的性格、特點等。電影《四大名捕》塑造了四個身懷絕技、智慧超凡的捕快形象,他們所查的案件大多牽連江湖中人或位高權重者,電影中不同空間的出現暗示這些人的身份、生活方式等與普通百姓存在巨大差異。“在影片總體結構的意義上,敘事結構與通常所說的電影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它表明了一部電影的總體架構方式。”[1]空間結構的出現服務于影片的整體性,需要全面結合周圍的多元元素進行理解。
如今許多國產玄幻電影都將時間背景設定為較早的時期,在這些時期出現的場景空間通常充滿時代特色,體現出了東方古典韻味。客棧、集市、酒樓等是最富有戲劇性的場所,因其屬于開放性場所,人群聚集,且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生都具備不可預測性,所以容易激化沖突和矛盾。如《捉妖記》中的酒館賭場,《赤狐書生》中蓮花精出場的青樓等等。在《西游降魔篇》中,因普通人無法識別妖精的幻術,所以在進入食肆后都被豬精殺害,而玄奘進入食肆后看到表面生意興隆的食肆實則遍地血腥,皆是幻象。此部電影利用古典客棧中常用的擺設營造了恐怖氛圍,如蠟燭壁燈中,蠟燭燒盡就會露出可怖的尖刺;赤火燃燒的壁爐中實則掛著被殺害的人類等。類似的封閉空間可以壓縮人們的活動范圍,能夠使影片節奏更加激烈緊湊,背景變化愈加豐富多彩。
玄幻世界中充滿著神奇和冒險,身懷異能的能人居士們不追求名利俸祿,只想鋤強扶弱,逍遙自在。但是在展示特定情節時也會涉及朝廷官府這類社會空間,這類空間具有極強的規訓性,可以在形式上形成文化隱喻,給予受眾強烈的暗示和訓誡。《陰陽師》中,私欲和良知的抗衡在皇宮內部展開,法師鶴守月捏造出假人女皇來控制整個朝廷,試圖釋放禍蛇以滿足自己長生的欲望。公主身為統治者,身負保護天都百姓的責任,雖然有擁有強大異能的法師的幫助,但是在皇朝的空間框架下絕不能靠犧牲百姓滿足一己私欲,最終只能以自我犧牲的方式結束一切。
玄幻電影沒有回避現實問題,而是以夸張變形的手法更為直觀地反映現實生活。雖然人們的想象能超越熒幕空間,但空間也可以作為一種枷鎖限制影片中人物的行為和語言。類似的場所還有衙門、官府等,這是捕快、錦衣衛等正面角色出沒的地域,這類角色習武、善輕功,比普通人活動范圍大,針對這類人物,影片往往還會增添鬼魅、仙巫、妖獸等虛幻的反面角色,會在正反兩派的斗爭中建立起想象和現實的橋梁,將畫面展示的社會空間擴展至更加廣闊的心理空間,最終給觀眾傳遞出邪不勝正、正義永存的正確價值觀。
3 精神寄托:架空的文化空間
“文化空間是符號的空間,它是建立在人類語言、表象活動、秩序觀念之上的空間形態,是其他動物不具有的一種空間形式。”其可承載電影敘事,具有隱喻性特征。通過創造文化空間,可以展現其背后所蘊藏的歷史文化內涵、社會倫理價值。在國產玄幻電影中,文化空間以異于現實世界的形態存在,成為人們夢想觸及之地。這類空間可以容納不同形式的角色,它們并不一定都是人類,但都以人為原型,具備基本的人性。電影中融入了天馬行空的想象,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碰撞能夠產生更加豐富的情節和情感。
例如,“江湖”一詞在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玄幻電影中被頻繁使用,它區別于達官顯貴的活動之所,泛指遠離官場朝廷的民間,是行俠而不求回報之人飄然遠去、不可尋訪之地。江湖中人員復雜,有時危機四伏,無處安身,有時也存在浪漫的忠貞情誼。在電影《誅仙》中,少年張小凡拜師青云門下,在經歷了七脈會武、死靈深淵、流波除魔等滄桑坎坷后,仍不忘懲奸除惡、匡扶正義的初心,最終獲得圓滿結局。這一路的故事其實都發生在文化空間“江湖”之中,沒有官府的參與,沒有權政的干涉,可以更為清晰地展示人類最初情感的單純以及人性本善的奧義。
除了“江湖”,還有一類常見的文化空間便是一系列虛構的世界,如魔域、神界、妖山等。這類空間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融合了中國古老的神話、志怪、民間故事的描述,依托人們的想象進行創造的。近幾年的玄幻電影中這類文化空間幾乎以程式化的形式出現,如魔域通常建于山崖峭壁之中,周圍黑氣纏繞,遍布陰森恐怖的氣氛。中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許多神話古籍,如《山海經》《聊齋志異》等,其中塑造的妖魔鬼怪的形象通常不崇尚道德禮法,不食人間煙火,也缺少人間的七情六欲。所以這類空間也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空間大相徑庭,觀眾觀看時會產生較強的距離感,但與此同時也能使人產生獵奇心理。神界通常有富麗明亮的色彩,常有白云纏繞,終日明亮平靜。神界空間的塑造是為了撫慰現實世界中人們的心靈,是追求形而上的慰藉和心理寄托的表現[2]。例如,在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就出現了許多郁郁蔥蔥的天界圣樹、永不凋零的花朵和朦朧詩意的云煙,令人心向往之。
總之,文化空間的存在使得自由理想匯聚整合,將人類社會中的道德、精神、行為方式、價值標準等放大化、極致化,將其更加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是電影敘事空間中不可或缺的表現內容。
4 思想升華:超脫的心理空間
畢爾生說,只有當把感覺—印象聯合成群,并在知覺中把它與其他群分開時,我們才認為它“存在于空間中”[3]。如周登富所說,在電影中,心理空間是通過場景空間不同的構造和關系,利用環境氛圍中的聲、光、色,并融合觀者私有的社會經驗、審美傾向等,塑造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內心活動等[4]。心理空間不像物質空間那樣可以直接作用于觀眾的感知器官,在玄幻電影中,其可展示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直接表達。《西游記之女兒國》中在渲染女兒國國王和唐僧之間愛而不得的情感時就是采用的這種方式。二人苦海行舟,不曾想女兒國的大門就在苦海盡頭。國王毅然決然想隨唐僧離去,她說:“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守你的戒律清規。”演員在詮釋這段內容時眼神堅定,展現出要拋卻一切的決心。當悟空問到唐僧確定要帶她一起走時,唐僧只幽幽一句“走吧”,便表現出守一人,不問眾生的堅決態度。受眾在觀看這段劇情時,被他們的情真意切所打動,導演以虛幻的空間構造了真實的意境。[5]在畫面和聲音全面發展的今天,這種方式最為直觀地延伸了人們對虛幻世界的想象空間。
二是運用平行、交叉等蒙太奇鏡頭。玄幻電影通常會涉及神界、妖界、冥界等與現實世界平行的時空,這些時空是創作者虛構出來的,但是主人公可以在不同時空中自由來去,進而推動劇情發展。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夜華和白淺共放孔明燈的片段就使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將在天界和在凡間的同樣場景并列表現,并將其統一到完整結構之中。夜華在凡間和渡劫的白淺共度了一段平淡美好的時光,沒有天界的繁文縟節,以至于夜華說出“我愿落入凡塵,永不為仙”。天界和凡間多重空間雜糅,烘托出男女主角向往簡單真摯的情感,寄予了對烏托邦式的美好社會的愿望。
三是通過記憶建立心靈聯系。“記憶是對過去事件的感知,人類的記憶形成空間,視覺記憶和觸覺記憶稱為空間記憶,它們是感知空間的主要方式。”[6]現實時空中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觸發人類潛藏的記憶,電影通過回憶畫面的使用將人物的內心想法和真實情感外化,反映出潛意識想法。《陰陽師》中晴明將公主帶進師父的記憶中,讓公主與自己的愛人道別,雖然師父已經殞身,只留下了最后一段記憶,但是通過如此虛幻的手法,卻能讓公主在這段感情里不留遺憾,為公主在結局中為大義犧牲做好鋪墊。這種留存在潛意識里的精神支柱,是展現人物美好心靈世界最原始的力量。
5 結語
空間敘事的多層維度是建立電影敘事的根本依托。將不同空間中的人物、事物等進行聯系、處理、整合,可以增強玄幻電影的可行性、真實性。完全脫離現實空間的玄幻電影是不存在的,玄幻電影需要平衡虛幻與真實,通過陌生化的手法激發受眾情感。與此同時,在國產玄幻電影中還有許多未被充分利用的中國古典元素,創作者除了要關注封閉式框架內的內容,還要更加注意開放式聯想,提升空間利用率,為電影的中心敘事服務。
參考文獻:
[1] 何思穎,何慧玲.劍嘯江湖:徐克與香港電影[M].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社,2002:265.
[2] 陳友峰.神界·人間·人——現代西方戲劇在三個層面上對人生苦難的追問[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2(01):33-40.
[3] 陳曉輝.敘事空間抑或空間敘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3(03):156-159.
[4] 周登富.銀幕世界的空間造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312.
[5] 向莉莉.徐克電影的空間敘事[D].汕頭:汕頭大學,2010.
[6] 馮雷.理解空間[M].北京:中央翻譯出版社,2008:195.
作者簡介:朱素蕊(1996—),女,山東東營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
劉念(1996—),男,江蘇徐州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