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存在于社會的藝術類相關行業可分為上百種以上。對于綜合類大學中的藝術專業院系來講,其開設的專業雖然不可能涵蓋所有藝術行業,但實際開設的已有十多種。高校資源有限,處理好多種專業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問題成為藝術專業院系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專業實驗室的分布和管理問題進行探討,發現了存在于各個專業之間的關于實驗室資源共享與矛盾的問題,并試圖從問題中找到解決方法,從而開展有效的多種專業實驗室集群建設。
關鍵詞:藝術專業;實驗室管理;實驗室集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0-0-02
在藝術學的學科門類中,下設美術學與設計學兩個一級學科,其專業多存在于綜合類大學的美術學院或設計學院中。美術學通常以純藝術類專業為主,如國畫、油畫、漆畫、版畫、現代藝術等;設計學涵蓋的專業通常有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數字媒體、攝影等。不同專業的授課方式又以理論型和實踐操作型來劃分。藝術類專業實踐操作型居多,這就導致其對實驗室和工作室等實踐平臺的使用相對頻繁,對實驗室的使用要求較高。
隨著我國各大高校相繼開設了藝術類相關專業,培養了大批藝術素養與動手能力能夠有效結合的優秀藝術專業人才。他們創作激情高,創新能力強,并能不斷地在專業上實踐探索。這離不開近年來國家對藝術類人才的重視,更離不開高校對藝術類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美術學院經過多年的摸索,分析了眾多專業的教學特色和未來學科發展趨勢,對實驗室進行了更具針對性的劃分。歷經多年的管理與建設,其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數量的多功能、混合型實驗室集群,力求為不同專業的師生提供高效的實踐平臺。把握藝術專業中的實驗環節、生產環節、實訓環節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環節,是推動地方高校藝術專業實驗室集群多維平臺建設的重要舉措[1]。
1 美術學院專業實驗室介紹
參照美術學和設計學的學科分類,美術學院劃分了多個專業實驗室。現有微格實驗室、版畫實驗室、漆畫實驗室、國畫實驗室、油畫實驗室、綜合材料實驗室、文化創意綜合實踐教學平臺、PC實驗室、蘋果電腦室、PC電腦室、視頻實驗室、攝影實驗室、雕塑實驗室、工業產品設計實驗室、首飾設計實驗室、服裝設計實驗室、視覺傳達實驗室、環境藝術設計實驗室等共27間,美術展覽館一座,多媒體教室30間,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
1.1 實驗中心
面對專業且劃分細致的實驗室群,學院成立了實驗中心,在實踐和教學上進行整體的統籌管理。同時又成立了公共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展覽部、中心辦公室等下屬部門,以滿足實驗室的基本功能,如制定實驗大綱和教學計劃、實驗課程教學輔助、實驗數據管理、實驗室日常維護、師生實踐作品收集等。
1.2 發展規模
通過多年的發展,實驗中心先后成立了多個校級、省級示范中心與實驗平臺。配備價值近千萬的專業教學儀器設備,有相關專業書籍60.8萬冊,專業圖書資料1.3萬冊,訂閱國內外專業雜志30余種,中心專職及兼職教師21人。
2 多專業實驗室并行帶來的矛盾
近年,隨著全國各專業藝術院校對學科發展的重視,陸續加大了實驗室建設的投入,還相繼開展了數字化與人力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并通過廣泛的普及使用得到了成功的案例。綜合類大學中的藝術專業院系也不例外,在軟硬件設施上也進行了及時的升級和加強,并根據不同專業的分類和特色,開設了數十間實驗室。實驗教學資源的升級固然重要,人力資源的配置也要相應地配合同步發展。實驗室數量多是好事,但是管理好是件難事,越多的專業種類,產生的問題也紛至沓來。
2.1 美術學專業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安全管理過程中,一些實驗安全隱患不容小覷。美術學專業多為純藝術類實驗室,其二至六層分別為版畫、漆畫、油畫、國畫、綜合材料等專業工作室。以上實驗室所處位置呈上下垂直結構,如有一間實驗室出現了管理疏忽,將會發生事故上下串聯的情況,危害可波及多個實驗室,造成嚴重的事故。例如,純藝術類實驗室的使用時間多為實踐創作,授課教師在結束課上教學后,更多的是留給學生完成作業和個人作品創作。學生的創作位置不會井然有序地排列固定,因為是藝術專業,更多的是需要自由釋放創作靈感,故從座位排列到使用工具擺放,都會形成比較混亂的局面,常出現室內行走不便,個人創作范圍里畫架、畫板、創作用紙等胡亂堆砌。雜亂無章的實驗環境,會對實驗室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第一,如果最后一個結束使用實驗室的學生離開時未關緊門窗,或其他人離開時所攜帶食物未做妥善處理等,會引來各種野生生物進入實驗室;第二,油畫專業在創作中會用到松節油等化學用品,用以調和顏料。如這種液體未做妥善封存,不慎觸碰到火源后極易燃燒,周圍雜亂的環境和易燃的紙張、畫板、木材等,將會成為最直接的導火索。生物入侵、火災事故,都會使呈上下結構分布的其他實驗室遭受其害,從而造成更大的實驗資源和創作成果損失。
除了消防安全意識亟待加強之外,危險塑形用具的規范使用也需引起重視。如雕塑實驗室,在雕塑創作時,會用到泥塑刀、木雕刀、竹刀等刀具,木槌、石塑錘等敲擊工具,還有鑿子、剁斧甚至是鋸子等。在制作大型雕塑作品時,工具的使用也是相當費力氣的,對于力度和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危險程度當然也會隨之加大,為避免受到外傷,創作過程要十分小心。此類問題又如首飾設計實驗室,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常會用到熔焊機、電動壓片機和熔金爐等危險設備。使用熔焊機時,要時刻避免燙傷;操作電動壓片機要警惕卷軸,因為易發生手與材料一起被卷入機器的情況;熔金爐在高溫工作狀態下會有被燙傷的危險。
同樣,化學品的使用也要格外注意。如漆畫實驗室中,學生創作常用到各種漆類,如大漆、腰果漆等植物用漆,通常是安全無毒的,但還是存在因個人體質問題而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過敏現象;又如某些少量使用的化學用漆確實有一定危害健康的成分,需進行身體防護,并保持通風,避免對師生身體造成損傷,危害健康。
2.2 設計學專業實驗室管理漏洞
數字媒體專業所屬的實驗室,常發生多專業方向共用的情況。如動畫設計、影視后期處理、視頻剪輯等方向,都需要在課下完成作品設計和處理。由于不同專業方向上課的時間不同,課程教學用桌又與實踐學習電腦在同一空間。當上下課時間發生疊加時,上課的師生和課下實踐的學生,一邊在講課,另一邊在使用電腦,在空間使用上極易產生矛盾,如此一來課程教學和實踐練習演變為互相影響的局面。另外,多專業方向共同使用設備,會出現交叉混合使用的情況,設備常不按照使用說明使用,不按照使用規范存放和保養,使得其損壞和老化程度嚴重。
不僅有因為場地和現場設備的使用而發生的問題,設備器材的課后借出也存在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同屬新媒體藝術實驗室管理的攝影和攝像器材,分別存放于“攝影工作室”和“視頻工作室”的儲藏間,學生常在課后借出進行戶外拍攝。但借出流程并不嚴謹,經常發生一位同學實施借取行為,其全組成員使用的情況,易造成歸還不及時或嚴重損壞后無從問責的局面產生。以上管理問題,除了給實驗室增加了不必要的維修費用之外,還損耗了珍貴的學習資源。
2.3 管理矛盾
從表面看,按照專業的不同將實驗室詳盡分類,是非常科學的管理方法。但所謂的“室”多了,管理難度也跟著加大了,這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純藝術創作實驗室與設計類實驗室,就管理模式來說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的。首先,實驗室管理人員在具備實驗室管理技術的基礎上,對藝術類作品的制作過程、存放標準都應有一定的了解;對于運用到多種設備器材的專業,尤其是大型的儀器,如虛擬仿真教學儀器、3D打印設備等,在操作管理上務必要掌握基本的原理方法。實驗技術人員,尤其是專業教輔人員,對實驗專業不應出現偏科對待,無論是美術學專業涉及的材料特性、存放知識,或是設計學專業中的設備儀器操作、管理,都應做到熟知和科學規范,能夠指導師生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同樣,實驗室的開放不僅僅是圍繞授課這一目的,這要求負責課上教學的專任教師,在課下實踐環節也要承擔起管理和督導的作用,不應只有實驗員擔此責任。無論是教師還是教輔,身為實驗室管理人員,都應當為實驗室的正常運作負責。
綜上所述,用單一的管理模式,解決自成系統的專業實驗室,是行不通的。實驗室空間利用不合理,設備使用、操作不規范,管理、維護難度高,甚至包括等同于理工科實驗室安全級別的危險隱患,都給實驗室的管理增添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3 藝術類專業實驗室建設
3.1 設備管理與安全維護
針對實驗室設備器材使用不合理、消防安全隱患、化學用品存放不規范等情況,美術學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操作標準,同時也借助電子管理系統實施監控,不再是單靠人力的被動監管。詳細的管理措施包括:第一,各實驗室樓層入口處設攝像監控,設立指紋門禁系統,對出入人員的管理有了可靠的數據支撐,有效減少設備損壞、丟失及學生私配鑰匙出入的情況發生。第二,設備借取采取指紋電子登記,包括借取日期、歸還日期、使用時間等詳細數據記錄,采取借出責任制,實驗室人員應對歸還的器材進行功能和外觀檢測,及時記錄損壞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追責。第三,定期排查消防安全設施,排除安全隱患,如定期檢查實驗室課程實踐情況、及時督促學生整理好自己的個人創作區域、排查室內外消防用品設施的使用期限、定期更換等。第四,實驗室有了出入電子登記,對最后一個離開的人員有了記錄,便于追責其是否妥善完成門窗關閉、斷電斷水等行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設備、創作材料更新換代的速度也隨之加快,這就要求在設備采購時要根據專業特點和實際使用需要選擇合適的儀器設備。同時,要有一定的前瞻性[2],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3.2 參考與借鑒
實驗室呈多專業分布、多實驗功能分布,不是美術學院所特有,這樣的難題在部分理工科實驗室中也會出現。如漆畫、油畫等專業用到的化學用品,雕塑、首飾設計等專業用到的危險塑形用具等。可在管理上借鑒理工科實驗室的規范和方法,如對危險用品的使用、擺放與儲備,指定科學的安全規范和使用須知、嚴格的材料使用定量標準和分類標準、合理地分配實驗教學資源、實驗室種類的合理配比以及對實驗室功能進行科學劃分便于統一管理等。
安全問題,是高校中每個學科實驗室都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稍有不慎將會釀成重大事故,需要授課老師和實驗室管理員共同監管和正確引導。在完成課上教學和課下實踐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3.3 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
高校的教學、科研等水平均是高校實驗室管理現狀的直接反映[3]。多專業實驗室共同管理需要更多的精力,實驗隊伍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應在技術上、管理素養上保持逐年提高的水平。實驗室分類越多責任越大,在軟硬件設施配套升級并保證正常教學、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建設一支卓越的實驗室管理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驗室的高效運轉需要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之間通力配合,相互補充[4]。盡力使不同專業的實驗室科學共存,共享實驗室管理成果。
4 結語
通常,實踐是高校建立實驗室的初衷,實驗教學是其主要功能。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對實驗室建設的大力投入,實驗室不再是單一的實驗場所,已成為集創新實踐、科學發展、人才培養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實驗室平臺對學科建設、一流專業的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申報等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近幾年的學科發展評估中,重點實驗室占比也納入了評估標準,實驗室的科學建設應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視。
高效的實驗室利用成為各學科長足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和開拓學生思維的必要條件。科技的進步和高校藝術專業的發展都對藝術類實驗室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科學完善的,并能夠結合藝術專業特色的實驗室制度體系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蔡成海,李明.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驗室集群多維平臺建設微探[J].藝術教育研究,2020(22):126-127.
[2] 李娟.高校設計藝術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6):206-209.
[3] 趙曉杰,甄明,魏臻.高校化學實驗室研究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2019,22(10):86.
[4] 蘭天宇.高校藝術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思考——以貴州民族大學陶瓷工藝坊為例[J].科技與創新,2020(16):111-113.
作者簡介:韓琦(1983—),女,河南鄭州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文化地理。